近來,「囤藥」成了大家最關心的問題。
魚叔所在的上海,也有不少藥店一藥難求。
布洛芬、對乙酰氨基酚顆粒等,已經基本賣斷貨。
就連黃桃罐頭,也差點脫銷。
每個人都在擔心「陽」了沒,「囤」了沒。
與此同時,假消息、僞科學也遍布全網,混淆視聽。
而前幾天,一則名為《醫生陽了,居家用藥一次說清楚》的視頻火了。
視頻中的醫生列出多項治療新冠病情的藥物,被許多人種草。
700 萬播放量,并有數十萬人收藏、轉發。
但很快,他被錘了。
不少人對他的「羟氯喹 + 阿奇黴素」方案,提出質疑。
并指出,WHO 已明确反對使用此藥物治療新冠疾病。
關于該買什麼藥,該怎麼吃,一直衆說紛纭。
魚叔今天就借一部紀錄片來講講,真真假假之間,我們該如何自保——
《藥箱的真相》
在囤藥時,我們考慮最多的就是藥物的功效。
但,市面上不少非處方藥,都存在誤導性。
不加辨别,很容易造成用藥不當。
紀錄片《藥箱的真相》中,醫生克裡斯将以實驗的形式,揭開最常見的 5 種非處方藥的真面目。
第一種,止痛藥。
在市面上,針對不同部位的疼痛,都有相應的止痛藥。
頭痛、牙痛、經痛、關節痛 …… 可謂五花八門。
其中,布洛芬是最常用的一類。
但克裡斯揭露,這些止痛藥其實沒有靶向性——它們不會隻流進身體的特定部位。
為了更直觀地驗證這一點,他決定用自己的身體做實驗。
他吞服了一台微型攝影機,記錄了藥物進入體内後的變化。
先是在胃部被碾成粉碎。
随後,便噴射進小腸,并在那裡被血液吸收,很快就會遍布全身。
「你的大腳趾和頭部的含藥量是相同的。」
再看這些藥品的外包裝,它們有着完全一緻的産品許可證号碼。
這意味着,不管包裝怎麼樣,它們都是完全一樣的布洛芬。
而商家所宣傳的「不同功效」,不過是誘導顧客、提升銷量的營銷手段。
相比上當受騙,更嚴重的是潛在的安全問題。
如果你恰巧頭痛 + 牙痛 + 關節痛,服用三樣止痛藥,就會導緻藥物過量。
此外,千萬不要長期服用止痛藥,對人體有副作用。
2015 年,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 ( FDA ) 更新了包括 NSAID 在内的藥物标簽。
并指出,該藥物可能會增加心髒病發作或中風的風險。
第二種,止咳藥。
而這部紀錄片要告訴你:蜂蜜檸檬水一樣可以止咳。
「這和那些非處方糖漿差不多。」
克裡斯請來了一位呼吸道疾病專家,做了一個測試。
他們利用胡椒粉,模拟病毒攻擊。
吸入之後,克裡斯立即産生劇烈咳嗽。
而在喝下蜂蜜檸檬水後,即使再猛吸胡椒粉,也沒有出現咳嗽的情況。
這并非偏方。
喉嚨的後端都有咳嗽末梢,對感冒病毒和刺激性物産生反應。
而蜂蜜糖漿的黏性較大,可以在咽喉發炎處覆蓋一層膜,從而抑制咳嗽。
此外,還能起到消毒、殺菌的作用。
而蜂蜜含糖濃度高,是一種高滲透性溶液,可以使病毒脫水死亡,有效降低炎症反應,使咽喉受損處盡快修複。
紀錄片并沒有否定市面上的止咳藥。
克裡斯實驗了其中幾款,也的确成功止咳。
但問題在于,是藥三分毒。
患者在服藥過後會因個體差異出現不同副作用。
在克裡斯身上,體現為焦慮、心跳加速。
對于蜂蜜檸檬糖漿,他本來也嗤之以鼻。
直到親身測試之後,才放下了傲慢。
「醫生的傲慢很有意思。」
近來,黃桃罐頭成了囤藥的香饽饽,引來不少人的懷疑。
其實,這與蜂蜜檸檬糖漿的原理可能也有相似之處。
第三種,感冒藥。
感冒是最常見的疾病。
僅在英國,人們一年中就會為此花費超過3.47 億英鎊(約 29.3 億人民币)。
其中,供應量最大的,是多合一型感冒藥。
因為這種藥最為方便,也較為便宜。
而紀錄片對此給出的建議是:千萬别買!
為了找出最有效的感冒藥,克裡斯又來到了醫學研究流感營。
在這裡,感染了普通感冒和流感病毒的患者,都被單獨隔離分别監控。
研究表明,即使感染同一種病毒,患者呈現出的反應卻截然不同。
有的人隻是頭疼,有的人流鼻涕、咽喉疼痛,有的人卻一點症狀都沒有。
盲目選擇多合一型感冒藥,很可能無法有效治療,同時也帶來了加倍的副作用。
感冒是一種自限性疾病,普通感冒一般不需要吃藥。
多喝水,多休息,一周左右即可自愈。
如果感冒後 3-4 天症狀沒有好轉,或出現發燒、影響工作生活,則建議在醫生指導下,選擇服用針對自身感冒症狀的感冒藥。
在制作紀錄片初期,克裡斯保持着職業醫生的懷疑态度。
但随着實驗的進行,他逐漸意識到,自己同樣也會是病人,也會購買非處方藥。
用藥不當,是我們每個人都需要重視的問題。
據第三次國家衛生服務調查顯示,我國每年有約250 萬人因此住院治療,19 萬人因此死亡。
其中,還有超過7000名兒童(數據源自《2016 年中國兒童用藥安全調查報告白皮書》)。
保障安全,必須仔細辨别包裝信息、閱讀使用說明。
但僅靠自知自覺,還遠遠不夠。
一部分人的别有用心,更需要警惕。
有的人,在刻意隐瞞。
美劇《成瘾劑量》中,就記錄了一出震驚全球的鎮痛藥濫用事件。
奧施康定,是美國最常見的鎮痛藥之一。
它是作用于中樞神經系統的阿片類藥物(阿片即鴉片),理應受到嚴格管控。
但,制藥方卻刻意掩蓋了它的成瘾率,
藥店銷售員,也知情不報,并誤導醫生和病患。
這場合圍,催生了美國「曆史上最緻命的毒品流行」,導緻超過 280 萬病人深受其害。
還有的人,在造謠斂财。
電影《傳染病》中,未知的病毒席卷全球。
不計其數的感染者喪生,造成巨大恐慌。
一名記者,卻在其中瞄準了商機。
他妙筆生花,把「連翹」報道成了解藥。
不知情的群衆湧入藥店,橫掃一空。
而他早已與制藥方達成協議,賺得盆滿缽滿,并全身而退。
「一個人死了,另一人靠賣棺材掙錢」
如今,關于「新冠特效藥」的消息仍不絕于耳,有的被炒上了天價。
這樣的情形,早在近三年以前,我們就曾經曆過。
2020 年 1 月 31 日,某報發表一則消息,聲稱「雙黃連可抑制新冠狀病毒」。
因其權威性,大批民衆被誤導。
一時間,口服液被賣斷貨,就連雙黃蓮蓉月餅也脫銷。
直到官方下場辟謠,這場搶購熱潮才得以平息。
但,相關制藥方早已大賺了一筆。
買傘的人在制定天氣預報。
大衆最不願意看到的事,卻成了這三年的常态。
「命就是錢」
傳播學中有一個理論,叫「子彈理論」。
意思是,媒介對大衆的刺激,如同子彈射入大腦。
細數我們所經曆的,正是一場長久暴露在病毒與子彈下的戰争。
有的人選擇站在持槍人的一邊。
他們自覺充當起人肉喇叭,将病毒妖魔化。
最愛攻擊的,是國外的放開政策,是「資本」。
可轉過頭來,他們向「資本」獻媚得比誰都積極。
變臉似的呼籲囤藥,賣着屢遭質疑的藥物。
靠着帶節奏,他們博來了流量,也大發橫财。
近來,更是有人曬出了自己的财富密碼。
「曬曬收入,感謝這個時代」
有的人,甘願直面槍口。
不少良心媒體,向大衆輸送科普、傳遞真相。
結果,等來的卻是所謂的獵巫運動。
一句「屁股歪」,給他們扣上了禍國殃民的帽子。
當今的互聯網,日益割裂。
作為普通人,我們究竟該怎麼做?
至少,我們可以尊重科學,不被妖魔化的言論帶偏。
正視新冠病患的同時,給予更多的同理心。
至少,可以保持警惕與懷疑。
面對刷屏的「囤藥寶典」時,不要輕信與轉發。
新冠病毒,固然要防。
但,對自己的健康負責,不能靠盲目囤藥。
更應該在心智上建立起對「假科普」的免疫力。
越是緊張,越要保持理性。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