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韓永昌
編輯|李勤
據微信公衆号 " 中國消防救援 " 消息,10 月 31 日 12 時 36 分,在浙江省嵊州市剡湖街道,一輛小鵬新能源汽車發生冒煙起火,當地消防部門接警後,對火勢展開撲救,12 時 57 分,火勢被撲滅,事故未造成人員傷亡。信息顯示," 中國消防救援 " 公衆号認證主體爲國家消防救援局。
中國消防救援報道頁面
從文章公布的視頻中可以看到,事故車輛在掉頭時車身下方滾進一塊石頭,随後車身有明顯的上下晃動,底盤大概率受到損傷。中國消防救援也披露起火原因系車輛撞到石頭,電池受到外力撞擊,導緻熱失控起火。
據了解,小鵬汽車的動力電池主要由甯德時代、億緯锂能、中創新航三家供應。此次起火事件的車型并未公開,因此也未能确定電池供應商。
事故現場(圖源:中國消防救援)
此前 36 氪曾在《電車自燃,如何撲滅這把火?|PowerOn 未見》一文中詳細報道過新能源車起火的原因以及車企與電池廠的處理方式。
電車起火在業内被稱之爲熱失控,起火的原因不一而足,但都可歸結爲兩大類。
第一類起火原因被稱爲内因,主要有電芯短路導緻起火。短路更多指向電池企業。電芯制造過程中混入粉塵雜質、極片邊緣毛刺,枝晶、析锂等都是可能引起短路的原因。
因此,每一家電池企業都在努力提升電池的一緻性與良率。近年來,由于電芯制造工藝的愈發成熟,由内因導緻的熱失控事件已經較爲少見。
而造成熱失控的外因則指向車企,車輛碰撞,過充過放,高溫都有可能是起火的元兇。此次涉事車輛顯然由底部碰撞導緻。
根據中國交通事故深度研究對車輛起火事故統計情況,由于碰撞導緻的起火事故案例中,底部磕碰造成的比例高達七成左右。此次起火事件顯然也要歸類于此。
一位整車工程師也曾對 36 氪提及這種情況,他談到,我們在開發整車做測試時,幾乎會測試到消費者一輩子都開不到的裏程數。但如果是極特殊情況,比如一塊不規則的石頭,在防撞梁處一卡,翻滾進底盤下面,對底盤造成擠壓,導緻電池包變形内部電芯短路起火,這種情況是極小概率事件,是很難預料的。
當然,車企逐漸開始考慮到了這種情形,吉利銀河 L7 在上市前對電池包的測試中便有 " 底部碰撞測試 ",該車型進行了整車車速 40km/h 正向刮底、整車車速 7km/h 後向刮底、整車 20km/h 負坎沖擊和整車托底四項整車級試驗并順利通過。
目前,新能源車增速雖快,但事故發生數量也随着保有量變大而增多,越來越多的 " 小概率事件 " 成爲了起火的元兇,而爲了解決這些 " 小概率事件 ",車企需要在整車設計上多做安全冗餘設計。這樣雖然會導緻成本變高,不利于在競争中取得優勢,但長遠來看,安全永遠是一家車企在價格戰中必須要保住的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