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新品略财觀
作者|吳文武
大衆投資小鵬,大衆想要 " 小 ",小鵬想要 " 大 ",好朋友相互拉一把。
01
大衆投資小鵬 50 億
汽車行業迎來了一條重磅新聞。
7 月 26 日晚,德國大衆汽車集團對外官宣,将向小鵬汽車增資約 7 億美元(約 50 億元人民币),以每 ADS(美國存托股票)15 美元的價格,在交易完成後持有小鵬汽車約 4.99% 的股權,大衆汽車集團将獲得一個小鵬汽車董事會觀察員席位。
大衆汽車與小鵬汽車達成技術框架協議,在合作初期,雙方計劃面向中國的中型車市場,共同開發兩款大衆汽車品牌的電動車型,計劃于 2026 年問世。
同時,奧迪與上汽集團簽署備忘錄,深化現有合作。兩項合作均将聯合開發專屬中國市場的電動智能網聯汽車,新增車型将補充現有産品組合。
大衆汽車集團負責中國區業務的管理董事貝瑞德表示:" 與本土夥伴的合作是我們‘在中國,爲中國’戰略的重要基石。我們正在加速拓展本土電動汽車産品組合,同時爲下一步的創新變革做好準備。與小鵬汽車的攜手,讓我們在中國的關鍵技術領域有了另一個強有力的合作夥伴。"
小鵬汽車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何小鵬表示," 大衆汽車集團和小鵬汽車将互相分享智能電動汽車的技術,和世界一流的設計及工程能力,并相互學習。"
當晚,何小鵬在微博上曬出了自己與大衆中國 CEO 拉爾夫 · 布蘭德施太特的合影。何小鵬稱," 期待大和小的攜手,将最好的技術、最好的産品,最好的品牌帶到全球。"
消息一出,小鵬汽車美股一度高漲超過 40%,股價創一年以來新高。
大衆将成爲小鵬汽車的第三大股東,持有股份僅次于何小鵬(20.50%)與阿裏巴巴集團控股有限公司(11.10%)。
大衆投資小鵬是 2023 年全球汽車行業的一起重磅投融資大事件。
那麽,大衆爲什麽會選擇投資小鵬,而不是選擇其他造車新勢力?小鵬喜迎大衆投資,又會給小鵬帶來哪些利好?
在新品略财觀看來,大衆投資小鵬,猶如一頭體型龐大的大象和一隻身體輕盈的鵬鳥牽手共舞,是一場各取所需的聯姻,大衆想要 " 小 ",而小鵬想要 " 大 "。
這是一次大朋友和小朋友的牽手合作。
02
大衆投資小鵬,想要 " 小 "
成立于 1938 年的大衆集團,是歐洲最大的汽車公司,也是全球汽車行業中最具實力的跨國公司之一,2022 年,大衆集團全球銷量爲 785 萬輛,是全球第二大車企。
在中國汽車行業發展初期,1984 年,大衆率先進入中國市場,先後與上汽、一汽成立合資公司,此後大衆憑借着南北大衆,不僅搶先占領了中國消費者的心智,更是在中國市場賺得盆滿缽滿。
據大衆集團在 7 月 14 日公布的數據,今年上半年,大衆汽車集團在全球範圍内的交付量同比增長 12.8%,達到 437.22 萬輛。
其中,今年上半年,大衆集團在中國市場的銷量爲 145.19 萬輛,中國市場占大衆集團全球銷量的 33%。
但如果看同比數據,大衆集團上半年在中國市場的銷量同比下降了約爲 2%,市場份額也從去年同期的 38% 下降到了 33%。
盡管大衆集團今年上半年全球銷量保持增長,但作爲大衆集團全球最大的單一市場的中國市場的銷量卻出現了微跌,很顯然大衆很焦慮。
過去幾年,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迎來爆發期,傳統車企比亞迪率先轉型發力,如今上半年的銷量已經超過了大衆品牌。
以蔚來、理想、小鵬等爲代表的造車新勢力的出現并崛起,加速推動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
然而,在這場聲勢浩大的中國新能源汽車狂飙潮中,曾經作爲行業領頭羊的大衆,和其他國際車企一樣,步子慢了很多,沒有跟上行業發展步伐。
後來,大衆隻能先是倉促地進行發布油改電車型,接着發布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大衆在 2019 年的 MEB 平台才姗姗來遲,才推出純電動車型。
今年 6 月,大衆宣布最新的純電平台 SSP 正在研發,未來将會替代 MEB 平台,不過要到 2026 年才會推出,三年之後的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肯定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除了整體電動汽車平台研發緩慢之外,大衆還有一個超級短闆就是落後的車載生态系統。
大衆此前想發力軟件研發,投入巨資,兩年虧損了 258 億元,但進展仍不及預期,最終在今年 5 月,大衆軟件部門高管全體裁撤,此事成爲大衆前 CEO 赫伯特 · 迪斯 " 下課 " 的一個原因。
大衆集團在中國市場的兩家合資企業上汽大衆、一汽大衆都推出了新能源車型,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整體上較中國車企的表現還是很遜色的。
此外,大衆原本希望借助大衆在中國市場的第三家合資公司江淮大衆,能扛起新能源汽車業務的新大旗,但江淮大衆發展十分緩慢,也沒有激起一點浪花。
因爲銷量下滑,市占率下降,自家平台車型的市場表現不佳,以及車機互聯網生态方面 " 落後 " 等諸多原因,大衆很焦慮,不想等,也不敢再等下去。
當前,大衆在中國市場急需要一個新抓手,急需要講出新故事,需要一個合作夥伴,并不是此前坊間傳言的華爲,而是選擇牽手小鵬。
大衆有品牌影響力和市場影響力,也有自己的平台,而大衆目前急需要彌補的短闆,這些正好是小鵬能給的。
03
小鵬喜迎大衆,想要 " 大 "
成立于 2014 年的小鵬汽車,在大衆面前顯得很年輕,兩者是兩個不同時代的産物。
小鵬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了,成立時間早,産品率先上市,上市前共融資 6 輪,總融資額近 26 億美元,美股港股雙上市,曾一度引領行業發展,與蔚來、理想,合稱爲 " 蔚小理 "。
小鵬汽車在 2021 年經曆了巅峰後,從 2022 年下半年開始就進入了至暗時刻,面臨銷量下滑、營收下降、虧損面擴大、股價暴跌等一系列難題,深陷困境。
原本在 2022 年推出了旗艦 SUV 車型 G9,但因爲定價混亂等一系列問題,小鵬并沒打赢翻身仗,小鵬後來進行了内部大調整,今年 1 月請原長城汽車總裁王鳳英加入,今年 6 月,小鵬又請了林志穎代言。
目前小鵬正全力主推 G6 車型,據媒體報道稱,小鵬 G6 上市後訂單非常火爆,截至 7 月 3 日,小鵬 G6 全國訂單量約爲 2.8 萬台。
小鵬一直很重視研發,在研發上投入巨資,小鵬五年累計研發投入超過百億,今年一季度小鵬的營收 40 億元,卻将三分之一投入研發。
但小鵬的銷量表現,并不能将自己的研發成果進行快速商業轉化,小鵬的一大核心優勢就在于智能化,比如在智能座艙、智能網聯和智能駕駛等方面。
今年初,小鵬汽車發布扶搖架構,該架構下車型将标配 800 伏高壓碳化矽平台,采用了 CIB 電池車身一體化技術,并具備高速和城市智能輔助駕駛能力。
在技術研發方面的積澱和能力,讓小鵬在國内車企中具有領先優勢,而且小鵬的智能化技術已經落地,而且已經經過了小鵬自家産品的市場檢驗。
小鵬智能化方面的優勢,正好是大衆的短闆,大衆與小鵬合作,一是能更好地繞開種種限制,二是能以較快的速度面向中國市場推出具備領先的智能化産品車型,爲大衆在中國市場的産品競争力加分。
大衆投資小鵬,對小鵬來說也是多赢。
第一,從技術層面看,小鵬在智能化研發、技術成果等多方面,無論是在造車新勢力,還是在整個中國汽車行業來說,都表現得不錯。
大衆願意投資小鵬,表明大衆這樣體量的老牌汽車巨頭對造車新勢力小鵬的技術認可。
第二,小鵬一直以來持續投入資金進行技術研發和布局,已經落地在了産品層面,但僅靠小鵬自身的銷量,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内很難覆蓋前期研發投入成本。
第三,對當前急需改善财務狀況,還沒有盈利的小鵬來說,能與大衆合作,不僅能強化未來在智能化層面優勢和能力,還能改善财務狀況,增加營收來源,最終能增強生存能力。
第四,大衆投資小鵬,還有其他方面的影響,能提升小鵬的品牌形象,提升無形商業價值,還能進一步提升小鵬的綜合實力,也利好小鵬在資本市場上的表現。
大衆投資小鵬,是想彌補自身短闆,試圖發力中國市場,捍衛市場地位,守住自己的錢包,大衆看起來想要 " 小 ",實際上還是想要中國的大市場。
對小鵬來說,想要 " 大 ",想要發展壯大,除了做好自己之外,也需要探索更多發展路徑,如果未來與大衆合作能取得雙赢,能加快讓小鵬成長成 " 大鵬 "。
04
結語
先有奧迪聯合上汽集團合作加快電動車研發,緊接着又迎來了大衆投資小鵬的消息,前段時間據媒體報道,零跑汽車正在與一家印度汽車公司洽談技術合作,已經有了實質性進展。
無論是造車新勢力,還是傳統中國汽車品牌,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領先優勢走在世界前列,也赢得了全世界的認可。
大衆投資小鵬,雙方合作将推出針對中國市場的新車型,也預示着未來合資車企将會進一步加速中國汽車市場的本土化。
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國際車企會選擇與中國車企合作,開展更多形式的合作,中國汽車品牌也會加速走出去。
新品略财觀入駐全媒體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