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上的異質感,并不一定隻是制造裂痕、距離,也可以産生好奇、吸引,人們應當以平和開放的心态,去看待廣闊地域裏的多樣性
2 月 21 日,網傳 " 廣東佛山一公司有員工因講粵語被罰款 " 的消息,引發網友熱議。當日,涉事公司就此事回應稱,爲了方便工作交流,公司實施了 " 國語(普通話)溝通政策 "," 被罰的三名員工是因爲多次在項目辯論賽中使用粵語 "。
而根據當地警方最新通報,網傳的消息爲不實信息,系劉某傑(男,21 歲,網傳涉事公司負責人)爲吸引眼球、博取流量而編造并傳播。劉某傑的公司實際上隻有其一人,沒有其他員工,不存在所謂員工因講粵語被罰款的情況。目前,劉某傑已因散播不實信息被刑事拘留。
不得不說,炒作者是很懂流量的。他利用 " 廣東公司不能說粵語 " 這個故事,精準地撩撥了一根敏感的神經——地域對立,這也是互聯網的流量爆點,隻要和這個沾邊,就能迅速奔着熱搜而去。
而事實上,炒作者也确實達到了這個目的,在通報到來之前,網上已經吵得不可開交。方言很容易就引導至地域特征、身份焦慮、方言式微等種種宏大議題,變成本地人和外地人之間帶有某種使命感與崇高感的論辯。畢竟,方言很容易被聯想,并關聯到一地民衆最基礎的身份認同,一旦觸碰到這些,就很容易引發劇烈反彈。
值得琢磨的是,這次被編排的是粵語、也是廣東——中國經濟第一大省,一個常年被光環籠罩的區域。這或許也說明,隻要地域對立的思維模式存在,任何一種特征都可以拿來做文章,哪怕隻是方言;而從東北到河南,再到今天的廣東,也沒有地方可以逃過地圖炮、地域黑的無差别攻擊。
這也是所有人都應當反對地域對立的理由,誰都不知道下一個被掃射的對象是不是自己。2023 年 11 月,中央網信辦印發通知,在全國範圍内啓動爲期 1 個月的 " 清朗 · 網絡戾氣整治 " 專項行動,打擊問題中就包括 " 煽動地域對立 "。而地域對立在此前專項整治中也經常被提及,它是互聯網流量的 " 富礦 ",卻也是 " 頑疾 "。
而從這起假新聞中,廣東網友激烈的反應也可以看出一些人們共同的心理特征——渴望被尊重。任何人都不希望包括方言在内的身份标識被區别對待,受到他人不懷好意的審視。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任何地方的人又何嘗不是這樣?任何一種外人覺得 " 好笑 " 的地域攻擊,對本地人而言又何嘗不是殺傷力巨大?
當然,在現實中人們并不總是被地域對立所蠱惑,很多人在真誠地欣賞彼此。人們在粵語歌曲中認識廣東,在電視劇《繁花》裏學到了幾句上海話,就在前不久還有那麽多南方人去東北感受冰天雪地……這些事實讓人欣慰,地域、文化上的異質感,并不一定隻是制造裂痕、距離,也可以産生好奇、吸引,人們應當以平和開放的心态,去看待廣闊地域裏的多樣性。
這起旋生旋滅的 " 禁說粵語 " 風波,相信可以起到一個很好的警示效果:煽動地域對立不是毫無風險的流量密碼。但更重要的,是人們要在這起事件中認識到,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驕傲和自豪,有 " 被認同 " 的需要,我們來自不同地域,但也可以彼此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