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花》大結局
你打幾分?
" 天知地知,黃河路知,但是黃河路不響。"" 不響頂大。"
王家衛的劇版《繁花》從 2023 年火到了 2024 年,昨晚終于落下了大幕。
最後兩集裏,每個角色依次退場,或流淚揮别或悄然隐去,仿佛一切早有注定。
《繁花》目前豆瓣定格在 8.2 分。從開播到收尾,圍繞《繁花》的争議其實一直沒有斷過,關于它的人物塑造,關于它對于一個時代如微縮景觀般的還原。
在這個過程中,身邊有許多和我一樣的上海本土觀衆,對劇集的觀感緩慢攀升,從 " 這一點都不上海 ",到追完還舍不得故事結束,一根大陽線。
實事求是講,這可能是近兩年來少有的能引起如此大規模社會反響的影視作品,用一個老詞 " 萬人空巷 " 來形容并不爲過。
昨晚大結局播出時,我的一位北京好友正在等飛機起飛,他發朋友圈說前後左右每個人都在看《繁花》,少有的奇景。
等到今年過年上海人跑親眷,再生疏的遠房親戚都能爲它聊上半天,光憑這點我們就該謝謝王家衛。
小樂惠的大戶們慨歎:寶總這樣一走,黃河路再沒第二個腔調那麽好的人了。
這句話也說到了許多人心坎裏。無論觀感好壞,《繁花》播完,都不知何時才能再看到那麽講求腔調的劇了。
以下内容包含劇透
每個人都是自己的碼頭
" 寶總完成了對所有人的承諾,從和平飯店走出去,我便又是阿寶了。"
阿寶在和平飯店一共住了七年,故事的最後,他從衣架上取下了每一件定制西裝,退房。
不像七年前的那般張揚潇灑,也沒有黯然神傷,隻站在那道熟悉的電梯拉門前回頭看了一眼,揚長而去,隐入人海。
郵票李說,寶總變回阿寶蠻好,什麽煩惱都沒有了。蔡司令笑他,戆大(傻瓜)才沒煩惱,侬想當戆大伐?
男人伐甘願當戆大,在資本市場殺個你死我活,最終分出勝負。
但觀衆們更愛看的,可能還是這些女人。
在不久前和金宇澄的對話中,他回憶說,當年《繁花》出版時,很多女孩子喜歡看這本書,問爲什麽,說 " 正因爲你是男人,想看你怎麽寫女人 "。()
這次加上另一個最會拍女人的王家衛,劇裏每一個 " 她 " 都成爲了自己的碼頭。
李李賣了至真園,了完人間事,和小說結局一樣出家了。
玲子飯店火爆,借開分店機會去了香港,夜東京留給小和尚看家。
小汪跟着 " 怪麽事 ",把公司搬到了光秃秃的陸家嘴,不嫌江邊汽笛吵,他們說這是時代的聲音。
朋友依然是朋友,江湖再見,陌路人還是陌路人。小汪開着凱迪拉克回到黃河路,一切都變了,至真園在拆招牌,金美林已經變成了 " 金櫃 KTV"。
景秀阿哥把煙紙店變成了鮮花水果店,取名 " 過客 " ——黃河路的老過客都不見了,盧美琳被紅根接走,外來小姐妹們去定西路開了自己的餐廳,潘經理回了花園飯店。
每一個人的謝幕,都看得人眼淚汪汪,背後太多遺憾事。
一部 90 年代上海 " 武俠 "
整部劇播完,回看從頭,違和感依然在,隻是我們已經習慣了這層濾鏡。
《繁花》的違和感,一方面來自于王家衛拍現代劇一貫的鏡頭風格,昏黃、朦胧的窺探視角和反射重影,營造了極其 " 夢核 " 的 90 年代上海。
另一方面,它畢竟是一部棚拍戲,黃河路的街景是車墩搭出來的,加上了大量虛拟特效。
這一點就決定了它沒法像《愛情神話》那樣,帶給觀衆如此真實的城市生氣。拿它和《股瘋》比,更是不公平。
從叙事風格來看,《繁花》的主要角色都是謎語人,講話隻講一半,動機隻露一半,山窮水盡自有機械降神,一不當心就看得雲裏霧裏。
這兩人莫名其妙就吵起來了?那一對怎麽就鬧翻了?賭氣成這樣至于嗎?
當放在兩個小時的電影長短裏,這樣的留白和解讀空間足夠人回味,但拉長到一部 30 集的劇集中,一定會産生審美疲勞。
于是,我們看到了王家衛一改往常的文藝片慢節奏,快刀剪輯,讓劇情推進足夠緊湊,加上每集都有插入時機恰到好處的回憶倒叙,牢牢抓住了觀衆的注意力。
與其說這是一部商戰片、愛情片,倒不如說他在用拍武俠的方式來拍《繁花》。
阿寶的 " 經風雨,見世面 ",多像《一代宗師》裏 " 見天地,見衆生,見自己 ",最後脫下西裝從寶總又變回阿寶,大夢一場,孑然一身。
劇中的幾段離别戲尤爲動人,莫裏康内《La Donna Romantica》配樂一起,李李轉身,手中分明就握着葉問留給宮二的大衣扣子。
90 年代上海和 30 年代香港,冬日街頭飄起一樣的霧氣。
" 繁花熱 " 隻是開始
說到配樂,其實我并不喜歡《繁花》中處理大多數時代金曲的方式。
偶爾爲之是畫龍點睛,例如東京片段裏《突如其來的愛情》就很讓人感動。
但大多數情況下,這些歌插入得都有點尴尬。每集再來幾個 MV 模闆,歌詞在左側一放,有點用力過猛。
真的很像文藝中年人年末在朋友圈曬自己的年度歌單," 我是不是很有品味?"
尤其是一些經典老歌還變成了塑料感極強的翻唱版,沒了陳百強和姜育恒,《一生何求》《再回首》被曾比特唱得稚氣不堪,實在出戲。
以及,我們至今仍未可知,爲什麽陳勳奇老神仙會把這部上海戲的片頭曲做得如此《繼承之戰》。這樣的古典主義華麗感和巴洛克味道,顯然不存在于 90 年代的黃河路上。
總體而言,《繁花》還是非常成功的,它能在不同人群中都構建獨有的情感連接。
有人愛看商戰主線,看霸總從底層打怪升級的爽文;有人愛看若即若離的愛情,求而不得各自心傷;老上海觀衆找到曾經的回憶,告訴我們當初大王蛇有多豪橫。
更重要的是,圍繞着上海故事,如此高段位配置的上海演員陣容,如此認真地對待滬語台詞,都足以觸動大多數本土觀衆的鄉情。
上海的鄉情是非常獨特的一種情結,不在于離鄉多遠,而是現在即便身處上海也找不回的那種曾經的上海氣味。
從這一點上來說,《繁花》的影響力可能遠遠超過了曾經爆火的《愛情神話》。許多上海之外的朋友也主動切換到滬語版來看劇,某紅書上求教相關上海話成了風潮。
劇中這些成名已久的演員,念普通話對白和滬語對白是截然兩種狀态,不僅是因爲方言感情色彩的緣故。
這些科班演員從小苦練口條,普通話台詞功盤得包漿。回到上海話裏,他們才能卸去滿身的上戲味中戲味,呈現出更天然去雕飾的真實狀态。
可以預見的是,滬語版《繁花》的爆紅會引起一波方言影視作品的熱潮,不僅是上海話,其他地方很快也會出現更有當地風味的方言作品,成爲新的流行趨勢。
劇中的普桑、虎頭奔、凱迪拉克,角色的衣服配飾,成了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
這股 " 繁花熱 ",已經蔓延到上海無數角落。黃河路人山人海,苔聖園變成了又一個武康大樓,雲南路排骨年糕排起長隊,和平飯店的 " 繁花 " 打卡點熱鬧非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