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 | 千章說
2023 年,對于很多人而言其實充滿了期盼,也許它不會發生質的改變,但是很多關于未來的希望其實孕育在疫情過去的 2023。
而對于包括電子簽名在内的數字化工具而言,2023 年或許也意味着許多,沒有了疫情這個 " 催化劑 " 的影響,整個數字産業在這一年或許也将發生非常大的改變和突破。
單打時代結束:數字協同成為産業 " 主旋律 "
伴随着數字經濟的爆發,産業結構迎來了新的調整,全球範圍内都吹響了數字化轉型的号角。而在過去幾年時間裡,我們也看到許多垂直領域誕生出一些優秀的數字工具。
例如在雲服務方面,阿裡雲、騰訊雲、華為雲、天翼雲等産品已經進入越來越多的行業裡;遠程辦公會議方面,釘釘、騰訊會議在過去三年裡已經被許多政府工作人員、企業員工、學校學生所接受;遠程簽約方面,電子簽名已經被越來越多的場景所接受,越來越多的政策開始鼓勵電子簽名發展。
事實上,過去三年的疫情期間我們看到許多不同工具 " 各顯神通 ",通過提供自己的解決方案幫助各行各業可以在疫情防控期間盡可能地正常運作,大量企業開始熟悉學習了解數字化,很多很難改變的行業也在這一時期得到了數字化普及。而在後疫情時代,工具本身是一方面,我們已經感受到了它的作用,但是我們更要追求更高的效率才行。
疫情防控期間,數字化不是可選可不選,而是必須。但是對疫情嚴防死守的時候過去了,我們也應該考慮下一步該怎麼走,尤其是一些還沒有養成習慣的場景。換句話來說,行業階段變了。要想留存,老章的看法是産品應該超越預期。當工具本身尚不能實現大的突破時,組合效應不失為一種好的選擇。
于是,我們似乎會看到類似消費互聯網一般的場景,那就是産品矩陣的 " 組合效應 ",但在本質上二者卻又有着明顯不同。
在消費互聯網時代,阿裡的運營,百度的技術,騰訊的産品,這是它們成功的原因,也造就了後來的【基因論】盛行。事實上,在消費互聯網時代,企業以單點為突破口展開,然後再逐漸摸索相适應的商業模式即可,這一套模式屢試不爽,堪稱 " 萬金油 " 也一點不為過。但随着時間的推移,彼此之間開始向對方的腹地挺進,而這種變化是為了更多的流量,通過更多的功能覆蓋進而留住用戶的注意力和時間。
而在企業市場,其實也存在着類似的一種變化,那就是各路玩家從各自單打獨鬥、聚焦某個垂直賽道,開始尋求更多的生态合作。同樣的功能矩陣,在消費互聯網時代是競争,而在産業互聯網則是合作。
或許有人會有疑問,現在為什麼 TO B 玩家們為什麼不自己做而是選擇合作呢?
在老章看來,那是因為企業服務需要很深的内功積累。産業互聯網所涉及的領域技術門檻都非常高的,每一項工具其實都很複雜。包括技術層面的機器、設備、傳感器,信息和數據的采集和傳遞以及安全性等。還需要 TO B 玩家懂行業懂用戶,在用戶調研上做足功課才行,做深一門行業需要時間,更别提兼顧多個行業了。
當然了,從理論上來說其實也可以做很多業務,關鍵要看是否能夠實現兼顧。TO C 是模式創新,隻需要照抄照搬商業模式,然後各種活動地推即可,而 TO B 是技術創新,這不是說說就能學習到的,貪多的話往往隻能是嚼不爛。
同樣的,TO B 産品的組合效應也會帶給企業客戶更高效的體驗。
從政府的角度來看。無論是疫情防控、企業群衆辦事、金融監管、房地産監管,還是促進消費、拉動投資、支持中小企業發展壯大,數字化毫無疑問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解決了很多過去無法解決的問題,讓社會治理變得更加科學、精準。優化業務流程、優化運作流程,實現扁平化管理、實現區域乃至全整個社會層面上的互聯互通。
從企業的角度來看,全方位的數字化工具矩陣對于企業的影響也将是全方位的。不隻是降本增效,而是一種新的生産經營方式,讓企業的信息化從銷售端延伸到了企業内部,從企業自身拓展到上下遊合作夥伴。融入企業的業務模式、生産運營、産品與服務當中,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幫助企業創造新的核心競争力。
可以預料的是,在未來一段時間我們會看到不同數字化工具的合作蔚然成風,而且這種合作往往不是一家兩家的簡單對接,而是一個數字服務生态的搭建。從單個數字工具的降本增效,到數字協同下的價值創造。
知易行難:數字協同該如何實現?
如今的數字化,絕不是十多年前李彥宏說雲計算那樣的 " 新瓶裝舊酒 ",而是通過 " 在線 "" 同頻 " 的連接工具幫助企業、政府進行協作經營,實現數據智能和網絡協同的 " 雙螺旋 "。
然而很多時候一些事就是知易行難,那麼對于數字化的産業協同而言,我們究竟應該制定怎樣的發展策略呢?
在老章看來,首先企業自身一定要擁有顆開放的心,從思想上去認識和改變。真正認可隻有合作,才能實現共赢,主動去擁抱更多更優質的合作夥伴。而幫助别人,其實也是在給自己 " 借力 "。數字化要想快速發展,就需要建立一個共赢合作生态圈,未來是屬于生态的,隻有開放合作才能共赢。
其次,單個工具的兩兩合作意義不大,最關鍵的或許還是借力底層 " 底座 " 的入口整合價值。
就像 PC 互聯網,浏覽器整合各類網站的鍊接就是這樣一種底座入口,豐富的網站入口也提升了浏覽器的價值。還比如移動互聯網時代,支付寶、微信、美團等 APP 就是超級 " 底座 ",是消費互聯網各類服務的入口,以此為基礎,不僅可以獲得更多優質的生态資源,同時也可以以此為基礎,實現自己業務層面的拓展。
而在 to B 領域,目前看來釘釘、藍淩、用友,還有各行各業自己的數字化 OA 系統就屬于數字化時代的 " 底座 ",通過工具的整合滿足企業級客戶更多更全面更複雜的數字化需求。同理,這些 " 底座 " 與數字工具是一種雙向選擇,不少優質的數字化工具産品會以 " 拼圖 " 的形式融入到這些底座中去,方便中小企業去使用,而豐富的産品功能也會反作用提高 " 底座 " 的商業價值和社會價值。
電子簽名其實就是如此,尤其是疫情期間的市場教育,再加上各行各業的政策支持,它也因此會是很多企業進行數字化轉型的第一步。而且通過入駐釘釘等生态底座,這其實也在加速更多還沒有接觸數字化的企業去使用電子簽名。
對于數字生态矩陣而言,電子簽名毫無疑問是優質的數字工具,這會吸引很多 " 底座 " 關注。以 e 簽寶為例,目前已經融入前面我們提到的那些 " 底座 " 當中,成為它們非常重要的一塊拼圖,進而更好的賦能千行百業。
此外,打鐵還需自身硬,和優秀的品牌合作,首先自己要是優秀的産品。強者之間的合作會産生乘數效應,實現 1+1>2 的效果。而強弱之間的合作對于強者而言會是一種拖累。就像微信的九宮格,騰訊業務這麼多,哪能都放上?非高頻、非優秀的産品放上面隻會傷害用戶體驗,同時也會降低其他優質産品的品牌逼格。
所以說,過去幾年數字工具的垂直聚焦,其實也是一個提高自身實力的過程,高築牆、廣積糧,這樣以來到了生态矩陣打造階段才能有自己的選擇權和被選擇權。
最後,接着前面産品矩陣對品牌的影響。TO B 企業營銷一直都不是件容易的事,它不像 C 端消費,有太多的入口可以讓他們投放廣告,信息都爆炸了。而通過生态合作、品牌矩陣的加持,确實有利于打造高逼格的品牌,有利于建立自己的品牌号召力和影響力,進而更便于拉新和留存。
企業服務工具,從某種程度上或許比消費互聯網工具更需要品牌層面上的高級感。
未來,企業服務市場勢必會誕生許多新的偉大的公司。
物競天擇,适者生存,在這一過程中,市場環境改變倒逼着整個生态環境在變也在改變,玩家們或許也需要不斷重組和進化着自己的基因。而在數字協同系統的搭建過程中其實也在推動着一個個垂直賽道的洗牌,真正與時俱進并且有能力的企業也将脫穎而出。
更多精彩内容,關注钛媒體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載钛媒體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