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虎嗅科技組
作者 | 王欣
編輯 | 苗正卿
頭圖 | 視覺中國
台積電創始人張忠謀說過:" 全球化已死。"
随着不同國度間貿易壁壘正在不斷加深,這股逆全球化 " 寒氣 " 也傳導到了最前沿的科技行業—— AI。AI 領域的大國競争日益激烈。
今天,改變全球遊戲規則命運走向的曆史時刻已經到來。特朗普帶着 " 美國優先 " 的政策,重新入主白宮。
作爲強勢打壓中國科企的始作俑者,特朗普的重新歸來,也讓中美的 AI 競合關系更加撲朔迷離。
有中國 AI 公司創始人向虎嗅表示:" 特朗普上台可能會帶來更多不确定,也讓将導緻他們在美國的研發投入更加謹慎。"
特朗普曾表示,他已經了解到矽谷的 " 天才們 " 爲了與中國競争,需要更多資源來推動 AI 發展。爲此,他放寬了對 AI 的監管,以應對與中國的競争。
也有 AI 從業者擔憂,特朗普會重提 2019 年時的國家級 AI 戰略,達到 " 美國 AI 第一 " 的目标,加劇中美 AI 的不公平競争。
美國正收起全球化的吊橋
春江水暖鴨先知,五年前就出海美國的彩雲科技 CEO 袁行遠,早就感受到了暗流湧動。民粹主義擡頭之下,美國用戶對中國公司也會開啓 " 資格審查 "。
袁行遠就向虎嗅講了這樣一件啼笑皆非的故事——因爲産品免費且來自中國,被美國用戶誤認爲是間諜公司。
袁行遠在美國市場推出了 AI 續寫産品 Dreamily,并在全球積累了 400 萬用戶。" 會中英文的 Dreamily 美國用戶,發現我們是一家中國公司,将我們公衆号的推文翻譯成中文貼到了美國貼吧 reddit 上,導緻有用戶懷疑我們是盜竊隐私的間諜軟件。用戶不理解爲什麽 Dreamily 不收費。" 更令袁行遠哭笑不得的是,在他轉變産品爲收費模式後,依舊收獲了 reddit 用戶滿屏的 "meme(表情包)攻擊 ",他們湧入 App Store 打低分,表達對産品收費的不滿。
在拜登任上,美國政府已經逐步築高逆全球化的壁壘,建小院高牆。
美國政府 10 月 28 日宣布,限制美國企業和美國人在半導體、人工智能(AI)和量子領域向中國投資的新規将從 2025 年 1 月起生效。
啦噜智能 CEO 何明明顯感受到這一限制。2017 年他作爲英偉達獎項的獲得者,參加的 GTC 大會,在矽谷中心聖何塞,多位美國投資人主動與他攀談,那時美國 VC 關注重點依舊還是技術業務本身,國籍身份并不會成爲他們的考率範圍。
近期他再度重返矽谷,尋找投資,但無功而返。
實際上,自 2024 年 2 月 9 日,紀源資本、金沙江創業投資基金等五家投資機構被美國國會調查後,美國投資者就愈加風聲鶴唳。
何明調查後才發現,即便是美國公司,隻要有中國股東,都會被美國投資者因規避風險而拒絕。
他向虎嗅舉例,有款百萬月活用戶的 AI 生圖産品,由于背後有中國股東,成爲那期 a16z 孵化器唯一沒有融到資的公司。
除投資限制外,随着中國在 AI 領域的崛起,美國的 AI 焦慮日甚一日,也在企圖通過技術封鎖來抑制對手發展。
5 月 7 日,拜登政府計劃對 ChatGPT 等先進大模型設置出口管制,通過相關法案來防止外國競争對手使用美國的 AI 技術。
随後,美國兩黨議員小組公布了一項法案,該法案将使拜登政府更容易對人工智能模型實施出口管制,來防止外國競争對手使用美國的 AI 技術。
美國政府擔心,對手國家可能會利用這些人工智能模型來發動侵略性網絡攻擊,甚至制造強大的生物武器。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的話稱,美國這一新的限制措施将針對中國、俄羅斯、朝鮮和伊朗。
如果獲得批準,該措施将消除《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中規定的開源模型出口監管障礙,并賦予美國商務部監管權力。
陰影重現?
特朗普上台之後,加劇了在美國經營 AI 公司的不安全感。
中國投資者 Steve 向虎嗅透露,他所投資的一家美國 AI 公司近期急迫 " 斷臂求生 " 防範風險,正在跟他談判将股份變爲個人代持或買斷。
" 曾經我給他的項目提供了辦公場所和工程師,付出了很多 ",退出并不是 Steve 的本意。但現在的局勢讓他們擔心特朗普是否會繼續‘查漏補缺’,将曾經能夠規避的路徑也堵住,他認爲 " 最差的情況是連個人股東代持情況都穿透審查。"
實體 AI 企業也擔憂會受到更大沖擊。"2018 年 7 月,特朗普宣布加關稅後,我們被迫通過渠道、供應鏈改革再次壓低成本。近年來也有友商在墨西哥設廠以減免關稅。" 某掃地機器人公司 CEO 回憶起,2018 年得知特朗普針對包含機器人的中國商品加征 25% 的進口關稅時的場景,而這樣的貿易保護主義可能還會升級。——上月演講中,特朗普提倡将對來自中國進口商品的關稅提高到 60%。
這樣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也懸在中國本土 AI 企業頭上。随着 xAI 計劃從十萬卡翻倍到二十萬卡,算力競争的門檻進一步擡高," 今年十萬卡已經成爲國内外的算力競争的門檻," 某 AI 大廠從業者這樣對虎嗅推算:" 按照 Scaling Law 來推算的話,現在的 GPT5 集群卡數大概在十萬量級。",據他透露,具體卡數可能十萬不到,可能是 5-10 萬之間,從參數的級别會提升大概 3-5 倍。
這種情況下算力可能成爲一個更大的競争變量。他認爲,特朗普上台之後,理論上會進行 " 極限施壓 ",加劇國内 AI 公司獲取先進算力的難度。
" 如果特朗普出台了針對雲服務器的限制政策,那我們在谷歌雲上布局的 TPU 訓練成本可能會白費。" 海外 90% 服務在谷歌雲上的 AI 創業者,向虎嗅表達了自己的擔憂。
但也有人對此持相反觀點。對此上海人工智能技術協會首席顧問尹智認爲:" 特朗普本質仍然是商人,他或許會出于利益,放松對 A100 等低端 GPU 的出口限制,畢竟相比 GB200,A100 的競争力差距明顯。"
但可以肯定的一點是,爲了保持 " 美國在 AI 領域的先進地位 ",特朗普反對 AI 領域的過度監管,最大程度減少 AI 技術開發與應用的障礙,以同中國開展全面競争。
清華大學智庫中心、法學院助理研究員劉雲告訴虎嗅:" 特朗普從第一次當選開始,就提出了‘一進兩出’的市場主義政策,在 AI 監管方面減少政府幹預,采取市場自治的政策基調。"
有傳聞稱特朗普可能會廢除,10 月 30 日拜登簽署的《關于安全、可靠和可信地開發和使用人工智能的行政令》——白宮對 AI 的首項監管規定。
對此,劉雲表示,三權分立之下,美國總統的行政令與立法無關,特朗普可能并不會廢除該行政命令,而是在繼承的基礎上發布新的有關 AI 的行政命令。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特朗普團隊正在拟定新的行政命令—— "AI 曼哈頓計劃 ",旨在推動 AI 的快速發展,其中包含 " 讓美國成爲 AI 領域第一 " 的部分,着意味着特朗普會推行有利于科技巨頭的 AI 政策,放寬監管以應對中國的競争。
這樣的政策,也讓特朗普相較 2016 年大選,獲得了更多來自美國科技界的支持。
破局
持續關注中美市場科技投資的華映資本海外合夥人邱諄認爲,從長期來看紅藍兩黨對 AI 政策在核心上并無區别,隻是特朗普的一些對華針對性政策可能會動作更快,而民主黨更傾向于逐步加碼。
正如《芯片戰争》一書的作者克裏斯 · 米勒所說:" 特朗普和拜登在擔任總統期間都針對芯片行業推出了類似的政策,我預計下一任總統也會做同樣的事。"
特朗普緻力于推動與中國 " 脫鈎 ",哈裏斯也表示," 在未來的關鍵行業,美國不能袖手旁觀,将領導權拱手讓給中國。"
但世界是開放的,這樣的固步自封常常會南轅北轍。實際上,美國的一些限制行爲并不能對國内 AI 産業産生實質性影響,更多是象征性的。
比如上文所提到的模型出口限制法案,雖然看似殺傷力較高,但實際操作中,美國政府難以對開源大模型實施出口監管。
在開源模型領域,中國的人工智能模型在某種程度上确實依賴美國開發的開源模型。很多國内公司在 LLaMA 等開源模型基礎上,通過私有數據訓練進一步精調出自己的行業模型。
有大模型技術專家告訴虎嗅:"LLaMA,GPT 都是基礎大模型,基于 Transformer 架構訓練,使用了不同的方法,有 encode-decode 結構的,也有像 GPT 類 decode only 的。所以從零開始的話,就是要基于像 Transformer 這樣的架構重新開發,并自己訓練,各大廠商自研大模型都是如此的。還有一類就是基于現有的基礎大模型,有 Continue Pretrain,finetune 等方法,進行再訓練或者微調,基于 LLaMA 這樣的開源架構,有很多團隊在上面做工作。"
也就是說,基于 LLaMA 訓練大模型,是國内大模型創業的主流形态。
但是,現階段對 LLaMA 這樣的開源模型進行出口限制幾乎是僞命題。
這是因爲:目前 LlaMA 3 模型完全開源,意味着任何用戶都可以通過 Hugging Face 等開源社區獲取和使用,因此很難找到有效措施來針對性地禁止某個國家或地區使用開源模型。另外,經過再訓練和微調的 " 改頭換面 " 後,也難以分辨出該模型是否是基于開源模型架構開發的。
特朗普上任或許會帶來新的挑戰,但大部分中國 AI 企業,特别是 AI TO C 賽道,仍然認爲美國是個 " 風浪越大,魚越貴 " 的市場,并且含金量還在上升。那個沒有拿到融資的 AI 生圖公司,也因爲跑通了 PMF 而在美國市場活得很好。
在美國做 AI 出海,在某種程度上意味着要直接與全球頂尖大模型公司如 OpenAI 競争。邱諄的建議是核心價值主張——找到自己的差異化撬動點,有步驟地建立自己的門檻,發揮對供應鏈和大規模用戶運營的理解優勢。最好的應對措施是有自己的底層技術路線,在預訓練、微調、RLHF 等之外,回到技術源頭做原生性的創新,某種層面上減少對 Transformer 和英偉達的技術依賴。
袁行遠認爲,不管外界環境如何風雨飄搖,破局方式是在不确定性中保持技術競争力,因此他在改進 Transformer 底層架構的同時,提升 Dreamily 的故事創作能力,以完成更爲複雜的任務。
他最終發現,在絕對的實力面前," 那些影響因素 " 不值一提。
出海五年後,他的感悟是:" 對于年收入少于 1 億美元量級的産品,最重要的還是要提升軟件自身的競争力。比如說我就在 Apple Store 看到有這樣的用戶評論——‘雖然我覺得 Dreamily 是個間諜軟件,但是它真的很好用。’ "
Tips:我是虎嗅科技醫療組的王欣,關注 AI 及創投領域,行業人士交流可加微信:13206438539,請注明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