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華爲合作,岚圖汽車能夠快速提升在智能領域的實力,同時也能增加品牌的曝光度和吸引力。
撰文丨 MANGO
責編丨 DAN
設計丨 PinZow
1 月 22 日,岚圖汽車正式官宣 " 牽手 " 華爲,雙方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并計劃推出合作車型。消息一出,東風汽車股價飙升,可見資本層面非常看好岚圖汽車與華爲的深度合作。
作爲參考,此前與華爲合作的車企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包括賽力斯、北汽、奇瑞、長安等,都在銷量規模以及智能座艙、智能駕駛等技術領域邁上新台階。那麽,車企與華爲合作是否穩賺不賠?華爲專挑弱者聯合是真的嗎?帶着種種疑問,不妨重新審視岚圖汽車與華爲的 " 聯姻 "。
岚圖汽車爲何會選擇華爲?
作爲東風汽車旗下的高端新能源子品牌,岚圖汽車在 2019 年正式誕生,并在短短幾年時間内迅速擴張。最新數據顯示,岚圖汽車 2023 年累計銷量爲 50552 輛,較 2022 年翻了 1.6 倍。據轱辘哥了解,岚圖汽車原定年銷量目标 5 萬輛,是少數幾個能夠完成年度銷量目标的汽車品牌。
不過,從全年的銷量數據來看,岚圖汽車并非穩步增長,期間波動起伏不小。低谷時期的岚圖汽車,在 2023 年 1 月和 2 月,僅有 1000 多輛的銷量。其在 5 月和 6 月的銷量也有所回落,直到 7 月份才有較爲明顯的上升勢頭。2023 年 12 月的表現則尤爲突出,單月交付了新車 10017 輛,幫助岚圖汽車順利邁過 5 萬輛年銷大關。
目前岚圖汽車的在售車型中,包括了岚圖夢想家、岚圖追光、岚圖 FREE 三款車型。其中岚圖夢想家在 12 月單月交付新車超 5000 台,是岚圖汽車的銷量支柱。總結岚圖汽車的發展現狀,其單車售價不低、産品定位較高,能夠突破 5 萬輛年銷量實屬不易。
由于品牌的整體銷量基數還有待擴大,且在電動化、智能化大趨勢下,岚圖汽車還存在着一些短闆。因此,岚圖汽車的危機意識如影随形,而與華爲合作,能夠快速提升其在智能領域的實力,同時也能增加品牌的曝光度和吸引力。
岚圖汽車與華爲如何開展合作?
根據雙方簽署的戰略合作協議,岚圖汽車與華爲将根據各自領域優勢,圍繞用戶需求共同打造極緻的智能出行體驗。通過合作車型在多領域創新探索,加速智能化技術大規模商業化落地。
目前雙方具體的合作模式尚未透露,但華爲此前公布的鴻蒙智選合作夥伴名單中沒有包括岚圖汽車,轱辘哥猜測岚圖汽車與華爲的合作模式很有可能是 HI(Huawei Inside)模式,即華爲将爲岚圖汽車提供包括華爲自研的智能駕駛系統、座艙系統、電機等,但主導權仍在岚圖汽車手上。
據轱辘哥了解,承諾不親自下場造車的華爲,選擇了另一種方式深度參與汽車行業産業鏈,即通過三種合作模式與車企進行深度綁定。其中最深入的合作形式是鴻蒙智行,華爲深度參與産品設計、硬件系統、終端等," 含華量 " 最高。二是 HI 解決方案模式,華爲提供中度技術支持;三是 Tire 1 模式,華爲僅作爲零部件供應商參與合作。
雖然鴻蒙智選被調侃爲 " 抽走車企的靈魂 ",不過目前已經有多個車企選擇了這個合作模式,例如華爲與賽力斯合作的智選車品牌 " 問界 ",華爲與奇瑞合作的智選車品牌 " 智界 "。由于華爲深度參與,從産品定義、設計到渠道銷售等環節都有很大的話語權,車企往往被邊緣化。而 HI 模式則仍是車企主導産品定位、策略、研發等,轱辘哥預計,岚圖汽車很有可能搭載華爲的鴻蒙 Harmony OS 智能座艙和 ADS2.0 智能輔助駕駛系統。
" 國家隊 " 車企積極擁抱華爲,原因何在?
除了東風汽車旗下的岚圖汽車外,還有北汽旗下的極狐汽車,長安汽車旗下的阿維塔科技,都選擇了擁抱華爲。值得關注的是,目前與華爲合作的車企中,大多數都是 " 國家隊選手 ",而不是民營車企。
衆所周知,有國企背景的傳統車企在轉型電動化的過程中,都相對謹慎一些。這也導緻了新能源汽車快速起步時期,它們錯過了先期的技術積累和時間優勢。随着智能電動汽車快速普及,部分傳統車企的短闆也展現出來。
據轱辘哥了解,座艙的智能化程度不高,智能駕駛技術不夠先進,制約了傳統車企的發展。相反,蔚來汽車、小鵬汽車、理想汽車等造車新勢力,卻在短短幾年内迅速成長爲國内新能源汽車的領頭羊。也就是說,要追上造車新勢力或者是比亞迪、吉利、長城等車企的進度,部分有國企背景的車企隻能選擇與華爲合作,快速提升智能駕駛、智能座艙的競争力。不過,這一招治标不治本,長期以往,很難與其它車企拉開競争優勢。
" 出賣靈魂 " 續命,還是僅允許華爲提供技術支持?究竟哪種合作模式更優越至今沒有定論。不過,華爲新公司成立,長安、江淮、奇瑞、賽力斯等車企積極響應,已經釋放出信号——和華爲一起,才有 " 錢 " 途。
( 本文僅爲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 My 車轱辘立場。 )
用車丨半隐藏式門把手、電子後視鏡等,新能源時代的友好設計盤點
行業丨保時捷跌倒,自主吃飽
熱點丨廣州拟 " 高峰限行 ",爲促進汽車消費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