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刀郎出的新歌《羅刹海市》引發全網熱議,那英、楊坤、汪峰等人的評論區紛紛淪陷。
那英評論區數量已經暴漲到 200 多萬。
楊坤的動态是三月份發的,但是評論已經多達 50 萬。
汪峰的動态是五月份發的,留言也已經達到 20 多萬。
當年,各路明星到底是怎麽評價刀郎的呢?其實比起來,那英算是相對 " 溫和 " 的。
從 2004 年三聯新聞周刊的一片報道中,我們可以窺探一二。
汪峰抨擊的最激烈,他說:" 都是媒體的惡炒,才成就了刀郎的虛假繁榮。"" 大家都去捧他,實在讓人感到悲哀。"
楊坤說:" 他有音樂嗎?他那是音樂嗎?"
高曉松說,刀郎的成功,是士大夫階層的失敗,唱片業的核心挺霸道的,我們把持太久了。
他說得很過分的一句是:" 刀郎的專輯我會直接丢進垃圾桶。"
而那英說的是:" 刀郎的歌曲沒有音樂性,如果他和劉歡相比,我肯定選劉歡。"這麽一看,那英是不是很委婉了?
但劉歡顯然比那英情商更高,他被記者問到刀郎時,隻說:" 我認爲我們不應該過多的評價他。"
其實不難發現,這些都是北京音樂圈的那些人,他們有着自己的一套審美體系,而刀郎這種樸實且帶着野性的 " 老百姓式 " 歌手的成功,顯然讓他們臉上挂不住了。
那麽,主流音樂圈就沒有認可刀郎的人嗎?當然不是!刀郎之所以能被大家聽到,也在圈中遇到了很多貴人!
一、宋柯
刀郎是朋友推薦給宋柯的,宋柯是北京音樂圈裏前幾個見到刀郎,并且認可刀郎的。宋柯說" 刀郎的第一嗓子就抓住我了",後來他成爲了刀郎的品牌合夥人。
刀郎曾說:" 我帶着專輯到内地找音樂公司,幾乎都被拒絕了。"
幸好宋柯慧眼識珠,他賞識刀郎,并開始對刀郎的第一張專輯《2002 年的第一場雪》進行包裝。專輯一經問世,就賣得相當火爆,成爲當年的唱片銷量冠軍!
可以說,刀郎是千裏馬,而宋柯是他的伯樂。
宋柯作爲音樂公司太合麥田的老闆,他認爲:" 音樂沒有高低貴賤之分,隻有好聽和不好聽之分。我特别痛恨以編曲方式、類型是否新鮮作爲評判音樂的标準。"
雖然宋柯和高曉松是好友,但顯然兩人對于音樂的理解,以及對刀郎的評價是截然不同的。
二、張藝謀
刀郎專輯問世後,面臨很多非議,不少人都覺得他 " 難登大雅之堂 "。
但是在 2004 年,張藝謀舉辦《十面埋伏》音樂會時,他就真誠的邀請了刀郎。
當時,音樂會有劉歡、韓紅等重量級歌手,而刀郎是自卑的,他怕自己作爲草根歌手," 上不了台面 "。
但張藝謀很真誠,他的誠懇讓刀郎放下心防。而刀郎參加完音樂會後,知名度确實又上了一個台階。畢竟張藝謀是國師,在 2004 年的影響力不容小觑啊!
三、羅大佑
2005 年,台灣著名音樂人羅大佑做客《超級訪問》,在節目裏,李靜大贊羅大佑的歌曲能紅幾十年,《童年》《光陰的故事》等影響了幾代人。
然後李靜問羅大佑:" 現在市面上的流行歌曲你聽嗎?"
羅大佑搖搖頭,說自己已經好幾年不聽流行音樂了。
李靜問 "SHE 呢?",羅大佑搖搖頭;李靜再問 "twins 呢?",羅大佑還是搖搖頭;李靜再問 " 刀郎呢?"。
羅大佑迅速回答:" 刀郎我聽。刀郎最大的優點在于他的嗓子,聲線特别好,天生就是唱歌的。刀郎能把歌唱得像說話一樣,每一個音的收尾都很特别。"
談到刀郎,羅大佑侃侃而談,可見他對刀郎是真的有研究的。
當所謂内地主流音樂圈在排斥刀郎時,音樂教父羅大佑卻力贊,對刀郎來說也是莫大的鼓勵吧。
四、譚詠麟
2004 年,譚詠麟當時和刀郎同屬于一個經紀公司,他在北京街頭聽到刀郎的歌,非常喜歡,後來通過朋友聯系到刀郎,還專門飛到新疆,請刀郎爲他寫歌。
因爲寫歌需要時間,譚詠麟就先翻唱了刀郎的《2002 年第一場雪》。
後來,刀郎真的爲譚詠麟創作了那首享譽大江南北的經典名曲《披着羊皮的狼》!
譚詠麟還把刀郎的《講不出的告别》改成粵語版,本來他還想把《2002 年的第一場雪》也改出一個粵語版本的。
2012 年,譚詠麟在香港紅磡體育館開演唱會時,又請到刀郎擔任演唱嘉賓,兩人的友誼維持了很久。
要知道,譚詠麟是樂壇絕對的大佬啊!有他的力挺和賞識,會給刀郎更多的信心!
五、小沈陽
2012 年,正值事業巅峰期的小沈陽,帶着老婆沈春陽多次在舞台上演唱歌曲《愛是你我》。
《愛是你我》是刀郎和雲朵在 2006 年發行的歌曲,2012 年,刀郎的熱度已經大不如前了。
可是小沈陽一唱,又把刀郎的人氣唱上去了。刀郎錄節目時,被記者問道:爲什麽小沈陽這麽喜歡唱你的歌?
刀郎回答:可能因爲我們都是老百姓吧。言下之意就是,草根出身的人,更懂得彼此。
此後,刀郎和小沈陽成爲了好朋友,兩人還在 2014 年合唱了歌曲《情人》。
其實娛樂圈,還有一些人誇贊過刀郎,比如劉德華就說:能和我的《忘情水》比肩的就是刀郎的《沖動的懲罰》。
李健也說:" 很多人覺得網絡歌曲上不了台面,但其實隻要是大衆喜歡的,就有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