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車企間競争的愈發激烈,大佬們争吵的重點也不再局限于事件本身,而是轉化爲一種更易獲得流量的 " 帶貨 " 方式。
車企互怼年年有,2023 年尤其多。在卷到無極限的 2023 年汽車市場,車企大佬間的 " 罵戰 " 形式多種多樣," 硬剛 " 與 " 暗諷 " 一個不少。而伴随着車企間競争的愈發激烈,大佬們争吵的重點也不再局限于事件本身,而是轉化爲一種更易獲得流量的營銷方式。
要說車圈掐架第一人,非理想汽車 CEO 李想莫屬。縱觀 2023 年,李想發言的次數可不少。
2023 年 1 月,李想評價小鵬 P7 日行燈爲 " 純種殺馬特 "。
2023 年 6 月,長城汽車總裁穆峰評價理想是 " 微博之王 ",對于這一評價,李想表示:" 可惜了,無法收購微博 …… 這麽大一個金礦,隻有 36 億美元的市值,比汽車之家都便宜。"
2023 年 7 月 11 日,理想汽車公布了 2023 年第 28 周的周銷量數據榜單。榜單顯示,理想汽車銷量爲 0.79 萬輛,位列中國市場新勢力品牌銷量第一位,小鵬汽車銷量僅爲 0.12 萬輛,位列中國市場新勢力品牌銷量第八位。對此,小鵬汽車産品營銷總經理黃泓霖表示,請大家關注官方信息," 路邊社 " 确實不太可靠。小鵬汽車自動駕駛總監劉毅林也評論,朗朗乾坤,無奇不有。針對小鵬的反攻,理想汽車回怼:數據的獲取合法合規。此前已向有關部門進行過說明。
2023 年 5 月,理想 MEGA 渲染圖在網絡上瘋傳,李想對此表示:" 真設計成這鳥樣,我就把設計團隊都幹掉,順便自己跳樓。" 後來網友發現,理想汽車發布的 MEGA 的官方設計圖與網上傳播的渲染圖非常相似。11 月,李想在微博上發布一段 AI 換臉跳樓視頻,理想 MEGA 也因此被網友調侃爲 " 跳樓款 "。
2023 年 12 月,有博主表示:特斯拉的銷售費用率數據是最好的;理想從 2023 年開始一步步接近特斯拉的水平;而小鵬和蔚來目前銷售費用率仍然保持高位。李想轉發了此微博,并表示自身營銷和傳播的費用全國最低。針對這條微博,蔚來汽車品牌與傳播助理副總裁馬麟用數據進行了回怼:1、 根據 " 天(星)眼(圖)" 系統,理想今年 3 款車抖音内容投放應該在 9000 萬左右,花費最大的不是微博。2、大家最關心的不應該是研發費用和費效嗎?
馬麟對李想的回怼,更多是想借與理想汽車的對峙,讓用戶更加關注蔚來的研發投入。在今年的各大發布會上,蔚來都在頻繁強調自己的研發投入,借與理想争吵的流量再強調一遍,對蔚來而言是個 " 穩賺不賠 " 的選擇。
多吵架好賣車嗎?看看理想 2023 年的銷量—— 376030 輛,位列造車新勢力交付量排名第一寶座,可見分曉。當然,理想汽車銷量再創新高必然是産品、技術、服務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但吵架确實以最低的營銷成本爲産品賺取了一波流量。
前有 " 微博之王 " 的成功示範,車圈大佬們自然不會放過這一高性價比的營銷手段,紛紛下場親身示範。
2023 年 8 月,比亞迪在第 500 萬輛新能源車的下線儀式上喊出 " 在一起,才是中國汽車 " 的口号,長城汽車 CTO 王遠力直接回怼:" 如果隻是口頭上強調在一起,那一定是嘴上蜜糖,内心砒霜,那還不如先打一架再在一起吧。"
2023 年 4 月,沃爾沃大中華區銷售公司總裁欽培吉發言:" 新勢力會的,我們三年就學會了。我們會的,新勢力十年都學不會。" 蔚來汽車創始人兼 CEO 李斌對此言論十分不樂意:" 這明顯不符合事實,我們會換電,它不會;不能睜着眼睛說瞎話,我們那麽多同行都非常優秀,每家都有獨門武器,它肯定沒有都學會吧?"
當車圈的唇槍舌劍進一步深入到技術領域,就不再是單純的 " 口水戰 ",而是進一步升級到更具鋒芒的 " 攻防戰 "。
2023 年 3 月,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針對無人駕駛發表言論:" 都是扯淡,都是忽悠,就是一場皇帝的新裝,自動駕駛隻是被資本裹挾和炒作的一個概念,最終就是一個高級輔助駕駛。" 智能化一直是造車新勢力宣揚的賣點之一,王傳福這一言論無異于觸了造車新勢力的逆鱗。
對此,華爲常務董事、終端 BG CEO、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BU CEO 餘承東在新車發布會上表示:" 說無人駕駛是扯淡有兩個原因,或者是對行業不了解,或者是故意這樣說的。"" 說這話的大佬應該是故意打擊這個行業,遙遙領先不是随便說的,隻有做到了才能吹牛。"
何小鵬也強調:無人駕駛絕非扯淡,今天可以說沒有一個自動駕駛真正做得好,一是因爲在城市裏面難度大,第二很貴,第三支持的車型很少,但五年内這些問題全部都會解決。
何小鵬與餘承東 3 月剛剛一起怼了王傳福,到 2023 年 11 月,這兩個人又吵了起來。
起因是何小鵬在接受采訪時表示:" 友商講了 AEB,我認爲 99% 是假的 "" 我們的人也問了,它的 AEB 根本不能開,路上誤刹車的情況太多了。"
餘承東第一時間發朋友圈回怼:" 連 AEB 是什麽,居然有車企的一把手還根本沒搞懂呢!"" 一些人根本就沒有搞懂 AEB 是何物!跟有人說智能駕駛就是扯淡、忽悠,幾乎如出一轍!對行業技術進展與未來發展,缺乏基本認知!有的車企,整天忙着做智能駕駛,AEB 主動安全測試結果非常差,一問才知道他們卻連 AEB 基本功能居然都沒有做,這讓我十分吃驚!要麽讓手下忽悠了,要麽是對汽車行業的發展缺乏最基本的認知!"
餘小鵬反擊:" 行業沒急,非行業的倒急了,不知道他急什麽。"
此後,其他車企高管也參與進來,包括騰勢銷售事業部總經理趙長江、哪吒汽車 CEO 張勇等,或是闡述自身對 AEB 的看法,或是借機宣傳自家産品。這場罵戰,最終以何小鵬在微博發文,與餘承東握手言和劇終:" 感謝老餘的建議和大度 ",小鵬汽車會 " 通過 OTA 拓展 AEB 功能 ",小鵬将與華爲 " 一起努力引領智駕科技創新 "," 我相信這種技術的争鳴最後定能讓用戶受益 "。
伴随着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一路 " 狂飙 ",多元化的技術路線嶄露頭角,不管是餘承東與何小鵬的罵戰,還是各大車企高管趁機下場帶貨,關于技術的争論的本質在于——新能源賽道玩家對于 " 智能駕駛 " 話語權的争奪。
寫在最後
在傳統燃油車時代,車企也有罵戰,但與新能源汽車時代的罵戰相比,頻率和戰鬥力都相差甚遠。爲什麽在新能源汽車時代,車企罵得更兇了?
在汽車觀察看來,新能源汽車時代,跨界參與汽車制造的玩家越來越多,這些跨界者多出身于互聯網和數碼圈,對于流量密碼的掌握更加精準。通過大量話題引發用戶關注,并将其轉化爲品牌流量和知名度,屬于互聯網營銷的常規操作。當這些跨界者将互聯網的營銷方式搬運到汽車圈,所吸引的更高的熱度和話題度使得傳統車企也開始模仿和學習。
當然,有争論才有進步,當各大汽車品牌的長短都被大佬們拿到明面上互怼的時候,也意味着汽車營銷生态已經發生了新的變化,這種看似 " 口水仗 " 的商戰模式最終會成爲鼓勵車企在産品、技術上下功夫的新方式,從這個角度來看,最終獲勝者依然是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