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 6 月,蘋果在 WWDC 2023 上公布了它們的「跨時代」産品—— Vision Pro,憑借出色的交互性和頂級的硬件堆疊成爲當時熱度最高的産品,也讓不少消費者開始去了解 MR 頭顯市場。近期也有人爆料,蘋果将會在今年 12 月正式量産第一代 Vision Pro,首批備貨 40 萬台左右,2024 年的銷量目标 100 萬台,第三年達到 1000 萬台。
(圖片來源:蘋果官網)
但說實話,3499 美元的售價對于絕大多數消費者來說都是「可望不可即」,很難有人真的會花三萬多塊錢去買這麽一台噱頭大于實用性的産品。庫克曾在采訪時表示,他希望 Vision Pro 能引領蘋果未來的發展方向,并在未來 10 年内替代 iPhone 成爲公司新的核心産品。
也因此,對于蘋果來說,它們需要一款價格更親民的産品,才有可能在 MR 市場中快速占領相關市場份額并成爲市場頭部。正巧,台灣電子時報透露蘋果已經開始準備二代 Vision Pro 的生産計劃,相比起一代,它最大的提升是「價格親民」,而且目前蘋果還在同步開發 AR 眼鏡。
看來,蘋果這波是真的打算一鳴驚人。
根據爆料來看,Vision Pro 二代(暫命名)擁有四款型号,可以确定的是四款中起碼有一款是走得親民路線,在物料成本方面僅爲初代的 50%(初代物料成本爲 1800 美元,折合人民币 12877 元),也就是 900 美元上下(折合人民币 6436 元),再加上組裝和各種運輸成本,小雷猜測其價格大概在 15000 元上下。雖說這個價格對比起 HTC 和 Pico 等廠商仍沒有多少價格上的優勢,但蘋果擁有更加先進的硬件配置以及更完善的生态系統,相信能在最重要的體驗上拉開一定的差距。
不過成本的降低就意味着它的體驗肯定是不如 Vision Pro 二代普通版和 Vision Pro 初代,根據 Mark Gurman,親民版本的 Vision Pro 會在顯示屏、芯片、攝像頭、揚聲器、3D 攝像頭、框架上縮水,甚至可能會放棄能夠大幅降低藍牙延遲的 H2 芯片。
而普通版本的 Vision Pro 二代則會在一些細節上進行調整,重新設計的電池模組也有可能大幅降低它的體積和重量,但最終的結果都指向一個方向:「降價」。
是的,不管你的産品有多麽出色,甚至斷崖式領先了同類産品,但高昂的價格就注定它隻有可能成爲小衆群體的「玩具」。但矛盾的地方在于,蘋果認爲 Vision Pro 會是「下一台 iPhone」,所以推出更多低價親民的「Vision」才是正确的抉擇,最起碼要讓那些願意爲其适配軟件的開發者們買得起,才有後續的生态可談。
雖說目前蘋果尚未公布關于 Vision Pro 的生态應用,但根據同市場産品的表現來看,小雷個人認爲并不樂觀,該領域的開發者數量并不多,更别說那些高質量開發者,比起這個全新的領域,他們更願意把自己的時間和資源放到傳統移動平台上。英國計算編輯 Christian Guyton 也表示 Vision Pro 在 VR 遊戲領域可能難以有建樹,主要原因便是蘋果的相關限制太多,開發者實在是難以下手。
不得不承認,蘋果今年公布的 Vision Pro 在技術和效果上讓人無比驚豔,雖說三萬多的售價确實有些「誇張」,但它的确可以提供現階段花費同樣成本難以實現的體驗,同時其成本占比與蘋果産品平均水平相當,位于合理範圍之内。可以預見,即使以 3499 美元的售價開售,也肯定會出現「一機難求」的盛況,大家想要第一時間買到,大概率會面臨大幅加價的情況。
不過這種現象也會引起一波新的市場發展,正如我們所見,Meta、雷鳥、Pico、NOLO、HTC 等廠商正在逐步提升自己的産品力,相信蘋果 Vision Pro 的面世也會讓更多消費者和開發者注意到這個處于快速發展期的新市場。至于 Vision Pro 能否成爲下一台 iPhone,小雷還不敢下定義,但可以肯定的是,明年會是 VR/MR 市場爆發的一年。
(圖片來源:Meta 官方)
除了曝光的 Vision Pro 二代外,還有外媒表示蘋果正在開發一款增強現實(AR)眼鏡,它可能包含了 Vision Pro 的許多功能,但體積更小,價格也會更加合理。近年來,蘋果不斷加強在 AR 領域的研發力量,頻繁收購和投資相關初創公司和技術專家。此外,蘋果還積極與全球的開發者社區合作,共同推動 AR 技術的發展和應用。這一切都爲蘋果的下一個新市場奠定基礎。
那麽蘋果 Vision Pro 能否給蘋果帶來一片新的綠洲?要回答這個問題,或許爲時尚早。但可以肯定的是,Vision Pro 的出現是爲了進一步鞏固蘋果自己強大的生态,讓不同的蘋果設備之間的互動性和聯通性越來越強,好讓用戶越來越離不開蘋果硬件全家桶。而定價更低更親民的 Vision Pro 或許能帶動更多用戶成爲忠實的蘋果用戶。
但蘋果真能再做出一台「iPhone」嗎?在小雷看來很難,相比起蘋果,Meta、HTC、Pico 的入局時間更早,擁有更豐富的産業網絡,而各項功能對于普通需求的消費者而言,或許更具有性價比。
蘋果雖說擁有更強的号召力和财力,但僅靠蘋果一家就想完善 MR 生态和相關産業鏈還是十分困難,目前 MR 産業鏈的參與者還比較分散和孤立,缺乏領導者和驅動者的引領和協調,導緻産品的設計、開發、生産、測試、銷售等環節整體效率并不高,這或許也是 Vision Pro「難産」的原因之一吧。
Vision Pro 必然是 2024 年熱度最高的産品之一,但能火多久、Vision Pro 二代的表現如何、還會不會有第三代産品,就得看市場和消費者願不願意買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