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網 記者 陳姗 低利率環境下,在理财産品打破剛兌、深入淨值化改造的大背景下,金融機構如何在政策監管允許的範圍内,利用衍生品投資工具打造具有各自所在機構特色的理财産品?10 月 13 日,在第十五屆申萬宏源衍生品論壇上,來自銀行、保險、信托、公募、私募五類機構的投資人士就這一問題展開探讨。
交銀理财多資産投資部投資經理徐迪鷗在論壇中表示,交銀理财運用衍生品發行了一系列 " 固收 +" 衍生品的理财産品,形式包括 " 固收 + 期權 "、" 固收 + 收益互換 ",等等。目前主要是通過運用衍生品收益與風險不對稱的結構,以及對沖風險的功能給投資者提供一些風險偏好較低、收益相對較穩健的理财産品。
徐迪鷗還表示,相較于 " 固收 + 權益 "、" 固收 + 商品 " 的理财産品來說," 固收 + 期權 " 的理财産品的風險敞口僅僅是期初付出的權利金,絕大部分是以低波固收的資産作爲打底資産,整個風險敞口可預知。這類産品結合較低的風險偏好以及彈性的收益空間,在低利率環境下,成爲風險偏好較低的投資者的一個較好選擇。
" 我們希望運用衍生品對沖風險的功能去平滑我們的産品淨值以及降低産品波動,從而提升投資者持有體驗。同時,我們也計劃運用一些衍生品去挂鈎一些大類策略配置的指數,這樣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之下,爲投資者提供更多的配置标的,滿足投資者資産多元化配置需求。" 徐迪鷗補充說。
對于衍生品在保險資金運用中的定位,光大永明資産多元投資部總監潘靜在論壇中表示," 衍生品是保險資金風險管理的必備工具,是絕對收益的可靠選擇,是多元策略的有益補充。"
據潘靜介紹,由于保險資金的特性 , 保險機構多頭套保力量可能是衍生品市場最主要的參與主體和交易主體。他舉例到,壽險公司存在比較大的資産負債久期缺口,國内壽險公司的負債久期大約在 15 年附近,而資産端久期平均隻有 7-8 年,缺口比較大。久期缺口比較有效的管理方案是國債期貨的多頭套保。
對于衍生品在财富管理産品中的運用,在上海信托投資研究總部、組合投資部負責人簡永軍看來,近年來衍生品工具發展非常迅速,但在社會層面,推行開來的最大困難是社會認知問題,即認爲其具有高風險、高收益的特點。同時他表示,衍生品最大的作用也在于管理風險,應用場景非常多,盡管推行有阻力,恰恰也非常有必要性。
據國聯基金研究總監寇文紅在論壇中介紹,在公募基金的幾個投資部門裏,量化投資部利用衍生品工具設計了宏觀對沖産品,以對沖系統性風險,獲取阿爾法收益;絕對收益部購買國債期貨來進行對沖;專戶部門則會設計一些風險中性的産品。而公募基金重要組成部分的主動權益管理卻很少進行衍生品投資。究其原因,寇文紅認爲,一是人才問題,基金經理普遍缺乏對衍生品的系統研究和實踐經驗;二是機制問題,公募對于杠杆的使用,流程的審批等都存在不少障礙。
寇文紅表示," 随着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建設,公募基金行業及其投資人員也在不斷進化,未來在投資中也會越來越多地考慮絕對收益,特别在市場不好的情況下,通過衍生品去博取一些收益或者對沖一些風險。"
相比于上述機構,私募因爲體制問題,在衍生品上的運用相對更爲靈活。上海思勰投資合夥人、總經理吳家麒在論壇中介紹,私募機構使用衍生品主要分兩類,一類是直接作爲投資标的,比如 CTA 策略,就是非常典型的以商品期貨衍生品作爲投資标的的投資策略;另一類是作爲工具,即通過衍生品工具的靈活運用,解決不同客群在不同場景下的不同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