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柴旭晨
編輯 | 周智宇
兩年前,長安汽車、華爲、甯德時代巨頭初次同框,共同締造了阿維塔品牌,市場期待如此豪華的組合,将如何攪局新能源汽車市場?
去年 8 月,阿維塔首款車型 " 阿維塔 11" 上市,又經過 4 個月的打磨後,帶着長安的厚望最終趕在年底向車主開始了交付。一年後,市場天翻地覆,面對極度内卷的市場,年銷 10 萬的 Flag 沒能達到,但三巨頭沒有退卻,依舊選擇爲接下來的爆發加注豪賭。
11 月 17 日,作爲今年國内最後一場 4A 級車展,各廠商都聚在廣州争相亮牌,新品、改款等車型卷意十足。 價格戰的戰火也在延續,壓價态勢明顯。
作爲阿維塔的第二款産品,影帝梁朝偉簽名的 " 阿維塔 12" 也登上台前。阿維塔董事長譚本宏在介紹 12 時,用了數次 " 天花闆 "。按照友商近期的慣用 " 劇本 ",本該打出驚爆價博取歡呼、收割訂單時,譚本宏卻亮出了 30.8 萬 -40.8 萬元的定價。
有點意外。在人人争當價格屠夫,爲銷量低頭的市場中,居然有車企敢 " 置身事外 ",成了價格戰中 " 逆行 " 的局外人。
反觀近期沖入市場的明星車型,都有意避開了 30 萬元的區間向下探。
與華爲 " 同源 " 且同樣定位純電轎車的智界 S7,預售起售價隻有 25.8 萬元;問界的新 M7 也從去年 30 萬 + 的姿态,主動下調價格到 24.98 萬元;就連去年用 30 萬 + 價格,最高月銷 1.1 萬台的極氪 001,也因副總裁林金文一句 " 競争過于激烈 " 而降價退守,同一戰線的還有小鵬 24 款的 G9、p7i 等車型。
這背後的事實,是還沒有人可以在 30 萬元以上的市場取得定價權;新能源汽車在這個價格帶,更缺乏一款成功的标杆産品。
這一切都讓阿維塔的高價逆行,愈加明顯。不過,市場會驗證一切。阿維塔 12 上市 6 天,狂攬 1.5 萬台大定訂單,均價也超過了 35 萬元。
這款車的底氣,來自于智能化傾囊相助的華爲,以及長安汽車、甯德時代兩大股東組成的豪華班底。
華爲給阿維塔 12 準備了 " 滿血版 " 的 ASD2.0 硬件配置,包括 3 顆激光雷達、12 個毫米波雷達、MDC 810 算力平台等,并且還将能在鄉村道路無圖使用的 LCC Plus 智駕功能留給了它。按餘承東的話說," 其他的車廠、自動駕駛團隊都開不了這樣的路 "。
此外,阿維塔 12 還有鴻蒙 4.0 座艙、電子後視鏡;三電方面,與甯德時代定制的下沉式 94.5 度電池,準 800V 高壓平台,以及華爲第二代 DriveONE 電驅等等,都是阿維塔圍繞 30-40 萬價位打的基礎。
梁朝偉爲阿維塔代言,則是品牌向上進一步錨定。
譚本宏向華爾街見聞透露,此次請來梁朝偉爲新車阿維塔 12 代言,目的就是爲了觸達有真正有意願且有實力花 35 萬 -40 萬元買電車的消費群體。他表示,阿維塔的用戶畫像定位在 40 歲左右,梁朝偉與阿維塔有一定的品牌契合度。
面對價格戰成爲主流的汽車市場,譚本宏并不希望通過降價消耗品牌,來換取規模短期内的提升。
在譚本宏看來,阿維塔在這場馬拉松式的比拼中,節奏最重要,不能受友商的影響而動作走形,導緻體力被提前透支掉。所以即便阿維塔 11 月銷量徘徊在三、四千左右,譚本宏也依舊堅持不讓阿維塔 11、12 的售價 " 破三 "。
譚本宏也坦言,現在市場的挑戰很大,阿維塔今年最多隻能實現 3 萬 -3.5 萬台的銷量。
死磕高端,不願降價換量的背後,是阿維塔需要通過目前兩款車型完成品牌高端定調,這也是三巨頭聯手的一場豪賭。
有業内人士向華爾街見聞指出,阿維塔想做的,是在這兩年完成品牌向高端的錨定,便于再爲後續 " 高舉低打 " 沖銷量做好準備。
譚本宏向華爾街見聞透露,明年将上市代号 "15"、"16" 的兩款新車,同樣采用華爲、甯德時代、長安合作的 CHN 模式。當被問到是否有規劃增程、MPV 車型時,譚本宏沒有否認,表示 " 都在路上 "。
有接近阿維塔的人士向華爾街見聞補充道,阿維塔大概率将上馬增程産品,目前長安汽車的兩江工廠一廠區已經開始爲此改造;并且明年兩款新車的價格區間,将向下調至 20 萬 -30 萬元,以 " 準備走大量 "。
也就是說,阿維塔也将在明後年,借助過去兩年積累下的品牌力,以推動銷量迅速逆襲。
在阿維塔 12 開了個好頭之後,目前銷量态勢能否持續,是衡量阿維塔是否站穩高端的一次檢驗。譚本宏對該車的長期期望,是在 35 萬元的均價做到月均 5 千台的成績。也就是說接下來,阿維塔要憑借 11 和 12 兩款車做到每月近 1 萬台左右才算是及格。
多年來,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一直以來的夙願,是要撕去自身低端标簽,阿維塔也因此肩負重任被長安推向了 C 位。
這不僅是譚本宏和朱華榮的一次豪賭,也驗證着甯德時代和華爲技術的領先性,更左右着長安汽車高端夢的走向。
三巨頭合力下注,這會是阿維塔、長安汽車不容有失的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