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演藝圈,有一種快速成名的方式。
你不需要摸爬滾打,和同期演員搶資源,也不需要苦熬多年,經曆衆多冷眼嘲笑,更不需要有作品加持,直到被人們稱爲 " 遺珠 "。
一步登天,一夜成名。
那就是,正好長在老謀子的審美點上,成爲萬衆矚目的謀女郎。
從《我的父親母親》裏的章子怡;
到《山楂樹之戀》的周冬雨;
再到《一秒鍾》的劉浩存;
還有最近《滿江紅》裏的王佳怡。
多少年了,emo 的審美從來沒變過啊!
飽滿的小臉,舒展的五官,清純的眼神,笑起來賊靈動,特别适合 emo 喜歡的村花角色。
無論男女,看了都有種初戀般的心動。
曆任謀女郎,可以說是見證了中國電影的發展史,而這其中,也有一位很冷門的初代謀女郎。
那一年,emo 還沒有如今這麽老練狠辣,爐火純青。
樸實的鏡頭,把她拍得如此動人——
《幸福時光》
二十年來,中國電影迎來了飛速發展。
投資越來越多,制作越來越大,場面越來越牛,畫質越來越高清,演員陣容提起來全是天價片酬的頂流。
但,有什麽意義呢?
靈魂,卻越來越空虛。
當廠長打開了這部 2000 年,老謀子最冷門,最小成本,最不受關注的早年電影(即便六公主曾播過好幾遍),更加認同那句話——
一個好故事,一群好演員。
即便是拖拉機,也能拍出法拉利的效果!!!
這部電影,取材于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的小說《師傅越來越幽默》中的一個小片段。
最好的編劇,最好的導演。
演員陣容,放在如今演藝圈,那是相當炸裂的程度——
趙本山,傅彪,李雪健,牛犇,張洪傑,孫紅雷,陶虹…… 随便一個小配角,現在都是大腕。
每一個情節,都像是開盲盒,熟臉一個個出現。
但故事,卻并不複雜。
老趙,工廠退休工人。
今年 50 多的他,還是光棍一個,不僅屋裏沒人,兜裏也比臉上還幹淨。
不得不說,趙本山的侵略性實在是太強了。
他出場的那一刻,戲就全被他搶了去,從表情,到動作,完全就是一個憨厚淳樸的光棍大爺。
但最近,老趙有目标了。
他看上一個重達 300 斤,離婚還帶着一個 200 斤兒子的胖女人,理由:肉多,暖和。
一心想把胖女人娶回家。
但對方卻獅子大開口,要五萬塊的彩禮。
别說五萬了,就連五千他也未必拿得出來,于是他的徒弟小傅建議他把工廠後山的舊車廂,改造成男女幽會的場所。
名字,就叫做 " 幸福時光 " 小屋。
當裝修好的 " 幸福小屋 " 展現在觀衆眼前,好家夥,血紅血紅的,迷幻暧昧的色調,裏面還隻有一張床。
這不就是流動的情趣鍾點房嗎?
開業後,生意挺好。
陶虹,西門大官人,帥雷雷相繼光顧,可見那個年代的情侶們有多饑渴和奔放。
唯有一點。
作爲老闆的老趙,不允許顧客幽會時關門,多多少少有點影響生意了。
當帥雷雷想要和女友親熱一下時,隻見老趙如同一尊大佛一樣守在小屋門口,着實給我笑發财了。
後來,老趙拿着兩塊錢一堆的殘次玫瑰花,騎着二八大杠,喜滋滋地去了胖女友(他自己認爲的)家裏。
他聲稱自己是幸福時光旅館的總經理,手下有不少的業務。
正當他想要一親胖澤的時候,裏屋傳來的響聲吓得老趙一臉懵逼,一屁股坐了回去。
這時,穿着小背心,小内褲的董潔,踉跄着從屋裏跑出來。
這是她出道的第一部電影。
當年隻有 20 歲的她,爲了拍這部戲暴瘦到身形貌似十四五歲,一張清純稚嫩的小臉如同小雛菊。
多少人,就是沖着她這一幕來看這片的。
電影中,她是盲女,胖女人第二任丈夫留下來的孩子。
于是,被女人當成了拖油瓶,建議老趙把她帶走,在 " 幸福時光 " 小屋幹一份打雜的工作。
老趙爲難。
但爲了自己的終身大事,就這麽答應了。
沒成想,盲女還沒上崗,他的小屋就直接起飛了。
公司搬家了,主管都不知道。
老趙着實大冤種,還得對盲女一番忽悠,謊稱旅館裝修,讓她先回家等過段時間再來。
但離譜的是,她家已經沒有了盲女的容身之處。
早上帶走的,晚上老趙送回去的時候,盲女的房間已經被胖兒子給霸占了。
望着無家可歸,柔弱可憐的盲女,老趙動了恻隐之心,決定将她帶回自己家中。
于是——
本想找個媳婦,結果多了個幹閨女。
看着彈幕上,一波又一波關于 " 老趙最後娶了盲女 " 的猜測,以及各種對兩人關系的有色眼鏡。
廠長不斷感歎如今世風日下,三觀崩塌。
什麽事,都要扯上男女之情嗎?
早期的電影之所以真摯,就是因爲那個年代的普通人們是如此的樸實,如此的善良。
雖然不起眼,卻懷揣着大愛!
老趙,一個憨厚實在的大爺。
原本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爲了能和心愛的胖女人結婚,卻漸漸地,像個老父親一樣照顧着盲女。
得知盲女有按摩的手藝。
爲了讓她重建信心,就和一衆工友們在廠子裏自制了一個按摩室,輪流進去讓盲女按摩,完了還給小費。
堪稱華語版《楚門的世界》。
工友這幫大爺大媽們,也着實可愛。
李雪健老師,自制了一張按摩床,結果放臉的洞口比盆都大,他自己差點沒掉下去。
牛犇老師,平常那麽能聊的人,進去愣是一句話沒說。
因爲他被盲女給按睡着了。
樸實善良的工友們,十分配合地和老趙一起演戲,後來實在沒錢給盲女,幹脆就用紙代替。
李雪健老師給小費給錯了這一幕,衆人集體笑場,場面溫情又自然。
而盲女呢?
其實早就猜到了一切,也心照不宣地配合這幫叔叔阿姨們演戲,多麽幹淨純潔的女孩啊!
當年這部電影,有這麽一條評論——
老謀子最冷門最被低估的電影,花邊新聞最少的謀女郎。
如今再看,讓人唏噓不已。
誰又曾經不是一朵盛開的白梨花呢?在歲月的蹉跎下漸漸凋零落寞。
廠長記得這部電影有兩個結局,一個溫情版本,一個爲了國際影響而補拍的悲情版本。
無論哪一版。
如今,都再也見不到這麽深入人心的動人作品了,也看不到這樣有趣可愛的小人物了。
幸好,那年的他們都那麽鮮活的存在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