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諜戰劇成爲了今年國産劇的收視主力。
先有靳東、王志文主演的《無間》;
緊接着吳越、王勁松坐鎮的《薄冰》;
後有黃曉明、萬茜、蔣欣聯手的《潛伏者》。
你以爲這就完了?
就在張頌文的《孤舟》、大導演張黎的《哈爾濱一九四四》,以及柳雲龍的《叱咤之城》蓄勢待發的時候,有一部積壓 4 年的諜戰劇悄然開播。
42 集諜戰大劇《蜂巢》,将在 8 月 27 日起登陸央八次黃金檔。
2017 年 12 月開機,2018 年 4 月殺青,2023 年 8 月開播。
電視劇《蜂巢》從拍攝到開播,經曆了漫長的歲月,終于要與觀衆見面了。
看了《蜂巢》的預告片,我覺得這部諜戰劇能不能爆難說,但它的看點還是非常多的。
故事的背景設置在 1933 年,日軍攻陷山海關後,華北抗日形勢岌岌可危。
上海這塊地方更是風雲變幻,多國勢力膠着,暗流湧動。
特工顧盼(宋轶 飾),在完成恩師蒲叢的任務後,被秘密安排隻身一人去完成以日本經濟司司長神谷浩二爲目标的暗殺任務。
盡管顧盼完成了任務,但是自己卻遭人陷害而身受重傷。
絕境中,被我方卧底魏東解救,并在他的幫助下,顧盼曆經考驗,進入秘密組織 " 蜂巢 ",試圖查明自己被陷害的原因。
在一步步尋找真相的過程中,顧盼不僅查到了内部的間諜組織,而且更加了解到國民政府黑暗腐敗的一面。
于是内心秉持着正義的顧盼,開始投向我方陣營,以 " 海馬 " 爲代号潛伏。
最終,經曆了重重困難與危險,不僅摧毀了 " 蜂巢 ",還破獲了日軍蓄謀已久的 " 暗日計劃 "。
整個故事看下來,不難看出《蜂巢》埋藏着三大看點。
1、女性視角
以往的諜戰劇,視角多數都是男性,而女性角色要麽是花瓶,要麽成爲了陪襯。
事實上,女性角色的魅力,能讓諜戰劇的性感凸顯出來。
一方面,女性角色是諜戰劇的 " 調味劑 "。
在瞬息萬變的局勢下,女性角色的存在,能夠給諜戰劇畫龍點睛,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另一方面,女性角色往往自帶悲情的色彩。
隻要把女性角色刻畫好,能夠極大程度上爲諜戰劇增添一抹亮色,拓寬整部劇的深度。
而《蜂巢》選用宋轶作爲女主角,看中的就是她的百變。
在諜戰劇《僞裝者》裏,宋轶飾演的于曼麗,那一抹帶血的、亦正亦邪的微笑。
不僅讓人看得入迷,而且還感到背後一陣涼意。
這種難以拿捏的氣質,正好是諜戰劇女性角色所需要的。
2、烈亂疑
想要看懂這部劇,就需要讀懂這三個關鍵字——" 烈 "、" 亂 "、" 疑 "。
很多諜戰劇喜歡把戰場設置在上海,有一定的曆史作爲支撐。
明面上,這裏存在着多國的勢力。
暗地裏,黑白兩道、日軍、日僞特務等盤根錯節,突出了一個字 " 亂 "。
正是在亂世的背景下,女性角色身上的多面性,甚至比男性更複雜。
她們既可以是溫柔賢惠的大家閨秀,也可以是無所畏懼的信仰戰士。
要麽不出手,要麽一出手就幹淨利落,利用女性天生的優勢,玩弄敵方于股掌之間。
" 烈 " 女的氣質,在諜戰劇一覽無餘。
在我看來,《蜂巢》故事的側重點,很顯然放在了懸疑的元素上。
就拿韓棟和宋轶,他們從一開始的亦敵亦友,到後來的并肩作戰,兩人的關系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經曆了生與死的考驗。
在這個過程中,韓棟一邊要信任宋轶,另一邊也要防着她。
3、諜戰劇的氣質
其實,很多人都會有所擔心,怕《蜂巢》沒有諜戰劇的氣質。
在我看來,這點擔心是多餘的。
首先,背景選對了,使得這部劇有着與衆不同的魅力。
其次,作爲女主角的宋轶,這次能抗住諜戰劇的大旗。
整部劇通過人物跌宕起伏的命運故事,訴說了特工顧盼對自我身份認同的糾結,與自我救贖,都很有看點。
不僅如此,懸疑元素設置精巧,劇情發展出人意料,在解除危機的同時又把形勢帶入另一個困境。
這樣一來,觀衆無法預料下一個情節會如何發展,不看到結尾,是無法預知謎底的。
最後,該劇改變了諜戰劇中正面角色的設定和敵人的臉譜化形象。
韓棟飾演的羅星明,宋轶飾演的顧盼,樊星飾演的譚仲文 ....
不管是主角,又或者是配角,各有各的特色,讓人過目不忘。
總的來說,《蜂巢》各個方面都有爆款的潛質,着實讓人非常期待。
但是,也不知道爲什麽,該劇目前不僅沒有官宣定檔,連個官博都沒有,令人感到很意外。
難道是對自己的實力自信,還是不想太高調。
不管怎樣,讓我們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