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聯社 8 月 23 日訊(編輯 趙昊)在俄羅斯 " 月球 -25" 号無人月球探測器撞月失聯後,外界開始将目光聚焦于印度的登月計劃,而這一天終于來了。
根據印度國家航天機構印度空間研究組織(ISRO)的任務計劃,印度 " 月船 3 号 "(Chandrayaan-3)探測器定于北京時間周三(8 月 23 日)晚 20:34 左右着陸月球表面。
發稿前不久,ISRO 稱 " 自動着陸序列(ALS)一切準備就緒 "。
據了解,7 月 14 日發射的 " 月船 3 号 " 是印度的第三個月球探測器。該國 2008 年發射的 " 月船 1 号 " 于隔年失聯;2019 年發射的 " 月球 2 号 " 未能在月球表面着陸,但軌道器留在月球軌道上繞月飛行。
ISRO 前主席 K Sivan 告訴媒體," 月船 3 号 " 比前兩個探測器更爲堅固," 我們有信心,希望一切都會順利。"
或成爲首個在月球南極附近着陸的國家
作爲探月計劃的第三次嘗試,如果 " 月船 3 号 " 今晚能完成既定任務,印度将成爲繼美國、蘇聯和中國之後,第 4 個實現受控落月的國家。與先前不同的是,印度還會成爲首個在月球南極附近着陸的國家。
月球南極附近存在很深的隕石撞擊坑,據目前探測和理論研究,這些撞擊坑内極有可能富集大量水冰。近年來,月球水冰是各國研究的熱點,許多國家都抓緊在月球南極地區進行相關探測任務。
有科學家認爲,如果月球上有足夠的水,那麽未來在永久性月球基地的居民将更容易在月球上安頓下來。英國萊斯特大學的太空政策專家 Bleddyn Bowen 表示," 我們認爲月球上存在活躍的水循環,水分子被困在寒冷的地方。"
上周末墜毀的俄羅斯 " 月球 -25" 号探測器的目标也是着陸于南極附近 100 公裏寬的博古斯拉夫斯基隕石坑。Bowen 說道," 如果他們(印度)成功了,将充分證明印度可以用俄羅斯無法做到的方式執行月球任務。"
難度不小
不過科學家們表示,印度要完成任務難度不小,因爲着陸器需要嘗試在一個 " 非常不平坦、充滿隕石坑和巨石 " 的區域着陸,一些人預測預定着陸前的 15 分鍾是最恐怖的一段時間。
根據計劃,着陸成功後,六輪漫遊車會在登月之後彈出,并在月球表面的岩石和隕石坑周邊探索,收集數據及影像,回傳地球進行分析。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行星地球化學家 Marc Norman 表示," 月球南極地區的地質與美國阿波羅登月計劃着陸點周圍地區大不相同,因此‘月船 3 号’将提供一個月球全新區域的特寫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