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老表們,正在奮力一躍,企圖拿回數百年前的榮光。
沒有人能夠想到,曾經的 " 阿卡林省 " 江西,如今已經逆天改命。從曾經的不沿海不沿邊的尴尬位置,走向 " 四面逢源 ",并踩在 2023 年的尾巴,一躍成爲全國第一個市市有 350 高鐵的省份。
但更沒想到的是,這些聯通各地的高鐵,在成爲江西與長三角、珠三角等 " 環江西富裕地區 " 一起玩的門票時,竟也在加速江西的 " 散裝式發展 " ——
上饒向東,擠進長三角;
贛州向南,成爲珠三角 " 北五環 ";
萍鄉向西,心系 " 長株潭 ";
撫州聯閩,承接海西經濟區;
……
當别的中西部省份還在 " 強省會 " 戰略中進退兩難,江西竟然以一種詭異的離心發展姿态,親自帶隊讓各地市 " 各找金主 "。
畢竟,昔日的虹吸 " 塌陷 " 窘境也可以變成 " 四面逢源 " 的地理優勢,與其糾結南昌到底能不能成爲發動機帶動周邊小弟,還不如讓有能力有意願的嘗試一下 " 近富者富 " 的滋味。
江西,算是活明白了。
從被嘲笑到逆襲全國第一
十年前,央視一則報道廈深高鐵通車的新聞,讓一個本沒有什麽知名度的省份一夜成名——
東部省份基本都上馬了高鐵,連東北兄弟都有了,唯獨環線内江西成了高鐵的 " 真空地帶 ",在一片喜慶的黃色中,形成一抹顯眼的 " 江西綠 "。
至此," 環江西高鐵圈 " 的說法一時流傳全國。甚至還一度衍生出 " 環江西富裕帶 "、" 環江西打工帶 "、" 環江西相親帶 " 等一系列區域笑話。
但以上這些,都是老黃曆了。
過去的江西,你愛答不理;現在的江西,你高攀不起。
就在一個月前,江西憑借實力一舉逆襲,不僅超過廣東、山東、江蘇等經濟強省,還力壓河南、湖北、安徽等傳統高鐵大省,搶先一步達成了市市通 350 高鐵的成就。
12 月 27 日,一條連接南昌 - 景德鎮 - 安徽黃山的昌景黃高鐵,正式通車。這條高鐵線于南昌連接京港高鐵,通過橫崗聯絡線連通滬昆高鐵、昌福鐵路等,并在安徽黃山連接合福高鐵和杭黃高鐵。
這條高鐵的通車,不僅僅推動南昌向 " 米 " 字型高鐵樞紐再進一步,讓江西跟長三角之間再添一條高鐵通道,更結束了景德鎮不通高鐵的曆史,順利讓江西成爲全國首個 " 市市通 350 高鐵 " 的省份。
随着昌景黃高鐵的開通,江西在高鐵運營裏程排行榜的位次,也由全國第八攀升至第六,将湖南、遼甯甩在後頭。
都說 " 高鐵一響,黃金萬兩 ",時速 350 公裏的最高級别高鐵,更是全國各地砸鍋賣鐵都希望能夠擁有的超級黃金通道。
爲什麽這個第一偏偏是江西?而不是 2019 年就提出市市通 350 高鐵規劃的廣東?背後,地理位置依舊起決定性作用。
作爲 " 聯通東西、承接南北、通江達海 " 的重要通道省份,江西毗鄰長三角、大灣區、閩三角,還背靠長江城市群,而不像大灣區、長三角這些沿海省份,位于交通的末端位置。
說白了,當周邊省份出于經濟發展的需求而急于互聯互通,江西也便能夠坐上順風車。
因此,複盤一下江西的高鐵建造史,就會發現這個省份比起 " 自我奮鬥 ",更多了一份 " 躺赢 " 的色彩——
或受益于 " 八縱八橫 " 的全國性布局,或受益于周邊省份互相連通的需求,一條條貫穿江西的高鐵開始生長。
江西的第一條 350 公裏時速的高鐵,就得益于 " 八縱八橫 " 的布局。
2014 年,江西首次加入 " 高鐵俱樂部 "。滬昆高鐵杭長段開通(穿過上饒、鷹潭、撫州、南昌、新餘、宜春、萍鄉等 7 個城市),江西成爲 " 八縱八橫 " 的重要一橫,終結了省内東西向互不連通的曆史。
江西也獲得了東及上海,北上北京,南下廣深的機會,終于能跟富裕鄰居們開始對話;
2015 年,江西又搭着合肥 - 福州高鐵通車運營的便車,省内迎來了第二條高鐵。但不同尋常的是,高鐵穿過的并非南昌,而是贛東的上饒。
由此,上饒領先省會南昌兩年多,成爲了江西省第一個十字型樞紐,江西多了一條路子北上進京。而真正的省會南昌,直到 2017 年才迎來了縱向高鐵,堪堪趕上上饒的樞紐成就。
從省内城市開通高鐵的優先級别來看,不難發現在江西發展的整個過程中,外部需求一度壓過了内部需求。南昌這位 " 老大哥 ",話語權幾乎沒有。
而中間曆經贛瑞龍鐵路、衢九鐵路、昌贛鐵路,乃至 2021 年贛深高鐵的開通後,江西終于擁有了貫通全省的十字形高鐵格局,擺脫了普鐵時代的弱勢地位。
從 " 環江西高鐵網 " 的尴尬,到第四個實現 " 市市通高鐵 " 的省份,再到如今的成就,江西無疑在高鐵建設上實現了逆風翻盤。
真 · 散裝江西
而當江西的高鐵網開始聯通多地,這些高鐵也在逐漸加速江西的 " 散裝 ",爲各地級市 " 離心 " 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放眼望去,周邊六省省會個個都能吊打南昌
先是乘着滬昆高鐵和杭昌高鐵的便利,江西東部城市積極融入長三角。
半個月前,江西省委書記、省長親自率隊趕赴浙蘇滬,在跟這三地主要領導座談交流時,就三次提出:" 真誠希望支持江西對接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 "。
省内最高領導親自帶隊,這個規格一點也不過分。畢竟,前有昔日窮兄弟安徽借力長三角起飛的先例,江西自然看得眼熱。
在這個大背景下,以上饒爲首的贛東北城市 " 江西身份 " 還在進一步模糊。
這座毗鄰長三角的城市,已經成爲江西對接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先行區,還連續出了好幾條規劃,勢在必得:
《" 十四五 " 時期上饒市對接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規劃》《上饒對接融入長三角 G60 科創走廊發展規劃》……
不僅如此,上饒還直接從上到下成立相關專班——上饒從市到各縣(市、區)相繼成立由黨政主要領導爲雙組長的融入長三角工作領導小組,市直相關單位成立交通、科技、産業、人社等對接融入長三角工作專班;
并加入長三角經濟協調會—— 2023 年年初,江西省、上饒市兩級發改委先後聯合赴國家發改委、長三角區域合作辦等地積極溝通争取,終于讓上饒成爲唯一一個參會的長三角編外成員。如此破格殊榮,江西,不可謂不努力。
甚至曲線救國,聯合打造衢饒示範區,直接打破行政區劃限制,走向跨省合作。
但當你以爲江西隻是想效仿安徽,複制一個向東融入逆風翻盤的勵志故事,那就太簡單了。江西,并不是舉全省之力融入長三角,這座區位特殊的城市,它全都要。
除了向東對接長三角,以贛州爲代表的的贛南城市也在不遺餘力地擁抱粵港澳大灣區——
在《江西省深度融入長珠閩 積極承接發達地區産業轉移 " 十四五 " 規劃》中,江西明确寫道:圍繞中央蘇區振興戰略,以贛州 " 三南 " 爲 " 前沿陣地 ",打造粵港澳大灣區 " 橋頭堡 "。
曆史上贛州就與粵港澳大灣區聯系密切,在贛深高鐵開通後甚至被稱爲深圳的 " 北五環 ",畢竟,其高鐵通車後跟深圳的距離已經與珠海無異。
還有,以撫州爲代表的贛東城市也抱上了福建的大腿——
積極推進撫州、贛州、上饒、鷹潭四市與福建在電子信息、裝備制造、綠色食品、現代金融、現代物流、現代農業等産業領域的深度合作,積極融入海西經濟區。
此外,江西西部的萍鄉,更是向西擁抱湖南,直接加入了長株潭都市圈,《湘贛邊區域合作示範區建設總體方案》中,明确要逐步列爲長株潭都市圈正式成員。畢竟,長沙的 GDP 已經接近南昌的兩倍。
目前,就等命途多舛的長沙 - 贛州高鐵開建。屆時,萍鄉将與長沙半小時直達,更好直接承接相關産業。
跟贛州被打趣爲深圳北五環相類似的,萍鄉也被譽爲 " 湖南的編外城市 ",民間對其 " 脫贛入湘 " 的打趣聲也沒停歇過。
簡單來說,在别的中西部省份忙着強化強省會時,南昌雖然也高喊過 " 強省會 " 的口号,但在具體操作中還是非常實誠,讓底下各大城市各找 " 金主 " 和發展出路。
向東、向西、向南,甚至向北,偏偏就是不向内。江西老表們,十個城市能有十一個心眼。
從這個層面來看,江西怕是比江蘇更爲散裝,畢竟,江蘇十三太保隻是各自強大,江西各市卻是個個 " 身在曹營心在漢 "。
經濟才是最重要的
不管外界如何評價,主動邁出去的城市,基本都獲益匪淺——
2023 年前三季度中,江西 11 地市,僅有上饒(5.5%)、贛州(5.1%)、撫州(5.2%)三座深度對接長珠閩的城市,經濟增速超過 5%,其餘城市則大多在 3% 以内徘徊。
更進一步來看,以長三角爲例,盤一盤數據,就會發現江西老表們,已經逐步将長三角發展爲其招商引資的重點區域。
江西省商務廳數據顯示,2023 年前 10 個月,江西全省共引進長三角地區項目資金 2907.33 億元,占全省利用省外資金總額的 34.33%,超過三分之一。
最關鍵的是,這些企業,還并非都是傳統的勞動密集型産業,而是覆蓋包括新能源、新材料、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生物醫藥在内的衆多新興産業,與江西省制造業重點産業鏈現代化建設 "1269" 行動計劃高度匹配。
不僅如此,江西跟長三角的民間接觸也變得頻繁,比如,同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 9 家上海名校名企參與江西 6 個産業鏈科技創新聯合體組建。
其中,融 " 長 " 先鋒隊上饒,自然是承受了最多的雨露。而融入珠三角最深入也是最長久的贛州,已經連續多年經濟增速排名全國前列。
光是在贛深高鐵開通後的一年時間内,就吸引了數百家大灣區企業進駐,相關投資金額突破 1700 億元;來自大灣區的遊客占比達到 70%,旅遊收入突破 1500 億元大關。
說到底,還是南昌這個省會不太強勢,偏偏省裏的弟兄們經濟又發展得還都不錯,各自資源禀賦都是個頂個的,擁礦自重就很正常。
另一邊,盡管江西強省會的口号近幾年來喊得震天響,但南昌的經濟首位度還能不升反降,從 2010 年的 22.9% 降至 2022 年 22.5%,也很能說明問題。
當然,從現實考慮來說,經濟發展永遠是最重要的,向發達地區尋求合作甚至主動融入,在近幾年也越發常見,甚至成爲一個潮流。
不說安徽全省向東,就連第三大經濟強省山東,也直接在《山東國土規劃》提出,支持菏澤、濟甯、臨沂、棗莊等市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
不管是被迫,還是主動不搞一城獨大,江西這種特殊模式的崛起,或将爲中國城市發展帶來不一樣的參考。
參考資料:
國民經略:大逆襲!" 市市通 350 高鐵 " 第一省,來了
江西發布:長三角企業,爲何紛紛湧向江西?
城市進化論:對标安徽,江西何以突圍?南昌學合肥,贛州超蕪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