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次元原創
作者丨馬志剛
編輯丨曹 楊
時隔 5 年,網易雲音樂與周傑倫的 " 恩怨糾葛 ",再次鬧上了台面。
4 月 10 日,微博話題 # 周傑倫就不正當競争起訴網易 # 登上熱搜第一。一方是備受年輕人喜愛的音樂流媒體平台,一方是華語流行樂壇曾極具影響力的歌手,二者關于版權問題的争端由來已久,也正是這一曆史糾紛,導緻這場官司的關注度瞬間被拉滿。
圖 / 周傑倫起訴網易開庭公告
圖源 / 天眼查 App
事實上,自 2018 年 4 月初,周傑倫等藝人的相關歌曲被下架以後," 周傑倫 " 的缺失,就成了網易雲音樂 " 頭頂 " 揮之不去的陰雲。
而這背後,是音樂流媒體平台之間激烈的版權之争。騰訊音樂和網易雲音樂的明争暗鬥愈演愈烈," 兩家不是在打官司,就是在打官司的路上 "。
2019 年 11 月,中國裁判文書網公布的一份民事判決書顯示,持有周傑倫音樂獨家版權的騰訊音樂,狀告網易雲音樂版權侵權并勝訴獲賠。2022 年 4 月,網易雲音樂發文細數騰訊音樂集團的 6 大罪狀,控訴其惡意侵犯著作權,其後,網易雲音樂又以不正當競争的名義和對方對簿公堂。
近日,騰訊音樂娛樂(深圳)有限公司與廣州網易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杭州網易雲音樂科技有限公司因著作權侵權糾紛的案件剛剛開庭審理。而網易(杭州)網絡有限公司因侵害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糾紛起訴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的案件,也将于下個月開庭。
但很顯然,網易雲音樂在局勢上更爲被動。
2016 年,通過對中國音樂集團的收購,騰訊音樂已成爲擁有 QQ 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全民 K 歌等産品在内的超級頭部,其版權曲庫和市場占有率也在市場上有着絕對優勢。根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的調查,合并後騰訊音樂占有的獨家曲庫資源超過市場的 80%。
版權是音樂流媒體平台之間競争的核心壁壘,而騰訊音樂築起的版權護城河,無疑會對網易雲音樂構成顯見的影響。紅星新聞曾報道,據不完全統計,僅因周傑倫一人獨家版權,就讓網易雲音樂流失 15% 的用戶。
90 後音樂發燒友子清告訴燃次元,自己和身邊很多的年輕人讨論過更喜歡用哪個音樂平台聽歌,後來發現,不少人都是因爲網易雲音樂沒有了周傑倫的版權,而 " 投奔 " 了 QQ 音樂。
盡管騰訊音樂在政策的監管下,放棄了獨家版權授權,但網易雲音樂卻依舊無法在周傑倫等關鍵音樂版權上取得積極進展。以至于不少網友表示,此次 " 周傑倫方 " 再次将網易告上法庭,無論案件判決結果如何,雙方的恩怨想必會進一步惡化難以告結。一條有着高贊的熱評更是直言," 這下網易雲再也拿不到周傑倫的版權了。"
" 永遠也得不到周傑倫了?"
周傑倫起訴網易并不乏先例,但這次卻不是因爲音樂版權問題,而是遊戲相關的侵權。
天眼查 App 顯示,近日,網易旗下多家公司新增一則開庭公告,案由爲 " 不正當競争糾紛 "。原告爲周傑倫及傑威爾音樂有限公司,該案排期于 4 月 17 日開庭審理。
燃次元了解到,網易雲音樂并不在此次的被告之列,而涉案的杭州網易雷火科技有限公司,是網易在杭州的首個遊戲工作室,其已經出品的遊戲包括《倩女幽魂》《天谕》《逆水寒》《永劫無間》等。
雙方糾紛的源頭,可以溯源到 2022 年 7 月。彼時,周傑倫專輯《最偉大的作品》發行首播,引發全網廣泛關注。而同年 7 月 6 日,網易雷火出品的遊戲《天下 3》在微博發布了 " 轉抽送 100 張周傑倫新專 " 的活動。
換言之,網易這次被告的原因,僅僅是因旗下公司在遊戲運營推廣活動中,向用戶抽獎贈送了周傑倫的數字專輯。
圖 /2022 年 7 月,傑威爾音樂和天下 3 的聲明
圖源 / 微博截圖
網友的讨論聲向也發生了變化。互聯網分析師丁道師在朋友圈直言," 按照這種邏輯,蘋果公司可以起訴中國大部分大公司了,畢竟哪家大公司還沒拿蘋果手機抽過獎呢?"
北京市天元(廣州)律師事務所律師陳艾瑾就此分析表示,專輯被相關方自掏腰包購買後,有權對專輯的所有權進行處分,其中就包括抽獎贈與的方式,無需獲得版權方的授權同意。" 從現有信息來看,相關方網易或存在于其遊戲《天下 3》設置以‘周傑倫最新專輯 · 憑證’爲名的遊戲道具等舉動,這才引發訴訟。"
陳艾瑾認爲,不正當競争糾紛類型訴訟中存在較多的不确定模糊地帶,網易公司也并非全然毫無抗辯空間,周傑倫一方要證成相關行爲的不正當競争定性,還需付出相當的舉證、論證努力。而考慮到兩方均具較高社會影響,該案件處理或存在較大不确定性。
然而,縱使此次起訴并不屬于雙方的音樂版權問題,但不少網友仍将該案件視作 " 網易雲無緣周傑倫 " 的又一兆象," 畢竟這清晰地體現出雙方關系的脆弱和緊張,故而才會動辄就撕破臉鬧到上法庭的地步。" 子清調侃道。
子清回憶道,2022 年 7 月,暌違 6 年的周傑倫攜第 15 張個人專輯《最偉大的作品》歸來時,俨然造就了一場中文互聯網的流量盛宴,幾乎所有的社交娛樂平台都參與了這場狂歡,有版權的宣傳版權,沒版權的帶話題,就連和音樂不搭邊的都來蹭熱度," 瓜分 " 周傑倫。
" 但熱鬧是他們的,網易雲音樂卻什麽也沒有 "。
事實上,在網易創始人丁磊喊話 " 網易雲音樂準備了充足的資金,最大的誠意 ",都 " 喊 " 不來周傑倫背後,是 5 年前網易雲音樂的 " 騷 " 操作,讓雙方關系陷入僵持。
2018 年 3 月,網易雲音樂在與周傑倫的版權合約到期後的 7 小時,便将周傑倫的 200 首歌曲打包成合輯,以 400 元的價格緊急售賣," 強烈建議 " 用戶下載以終身收聽,最終銷售超過 10 萬份。
如此明目張膽地公然侵權,最終引來了版權方的維權訴訟,雙方關系也徹底崩潰。不僅平台用戶購買的音樂包被下架,網易雲音樂也招緻業内人士和廣大網友的一緻吐槽與指責。
此後,網易雲音樂雖然多番緻歉承認錯誤,表示 " 對此豬頭的不能再豬頭的行爲,我們表示深刻反省和最深的歉意 ",但卻已經無法挽回失去的 " 周傑倫 "。
缺失周傑倫的版權,對網易雲音樂意味着什麽?
據彼時的統計顯示,網易雲音樂的曲庫中,周傑倫《晴天》以 213 萬的評論數居首位,第一條評論的獲贊數量就達 65 萬。對比現在,網易雲音樂熱歌榜排名第一的《雪 distance》,評論數僅爲 7.86 萬。而整個曲庫中獲得評論數量最多的前 500 首歌曲中,周傑倫獨占 44 首。
" 沒有看到一絲轉機。現在看來,網易雲音樂用戶是等不來周傑倫了。" 大學生小楊不無失望地對燃次元表示,自己原本更偏愛用網易雲音樂來聽歌,但在痛失周傑倫的聲音後,就被迫移步到 QQ 音樂并開通了年度會員。
而小楊,也隻是因周傑倫版權問題而出走的衆多老用戶之一。
網易雲何以 " 網抑雲 "?
在版權處于弱勢的情況下,網易雲音樂一度被看衰,不少人認爲其會步已停止運營的蝦米音樂的後塵。但顯然,網易雲音樂憑借另一種活法走到了今天。
作爲網易創始人的丁磊,是一位資深音樂愛好者,網易雲音樂也因此注入了諸多與音樂相關的、頗具開拓意義的特性。
其中最典型的,莫過于丁磊不滿足于市面上音樂軟件的工具屬性,轉而把網易雲音樂定位爲音樂社區,這也成爲網易雲音樂在夾縫中崛起,并至今無法被同類軟件取代的一大原因。
除了基礎的音樂播放、下載與查找功能外,網易雲音樂還提供了歌曲評論、聽歌識曲、歌單推薦等功能,這些都成爲了網易雲音樂破圈的基礎。而歌單的分享擴散和評論區的經營,更是成爲網易雲音樂的招牌。
" 網易雲音樂的歌單推薦特别精準,尤其是在跑步、工作等場景下的主題歌單,十分符合我的需求。"80 後媒體從業者姗姗告訴燃次元," 評論區也比較好玩,互動性挺強的,有年輕人情感共鳴的活躍氛圍。"
憑借着活躍的評論區,網易雲音樂不僅在網上引發的讨論比 QQ 音樂頻繁," 網抑雲 " 一詞,更是在 2020 年被《青年文摘》評選爲當年十大網絡熱詞。" 就是因爲網易雲音樂的評論區充斥着過多抑郁情緒發言,這種喪文化在年輕人群體中一度盛行。" 姗姗表示。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會被 " 網抑雲 " 吸引,甚至一部分用戶還因此被 " 勸退 "。
在北京讀研的 Nicky 對燃次元表示," 現在網易雲音樂的評論區,專業的樂評很少,無病呻吟裝文藝和爲了騙贊編煽情故事的越來越多,我受不了這種,索性卸載了 App。"
" 在我看來,聽音樂在某種意義上,應該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因此還是希望音樂平台回歸到原始的工具屬性。"Nicky 補充道," 雖然 Apple Music 的功能幾乎簡單到極緻,但音樂版權充足,反而更貼合我的需求,而且學生用戶開通月費會員隻需要 5 塊錢。"
當然,網易也深知自己在版權方面的劣勢。而爲了彌補這一短闆,2021 年,丁磊親自出任網易雲音樂 CEO,并在平台内推出 " 石頭計劃 "" 雲梯計劃 "" 飓風計劃 " 等一系列策劃活動,大力扶持獨立音樂人,以此強化自制音樂的内容高牆。
截至 2022 年年底,網易雲音樂孵化的原創音樂人數量已超 61.1 萬人,共創作約 260 萬首音樂曲目。現如今大家耳熟能詳的房東的貓、王貳浪、花粥、隔壁老樊等新生代音樂人,都先後在網易雲音樂走紅。
隻不過,這些原創音樂作品的質量參差不齊難有保障,有的還因抄襲屢遭诟病。尤其是在近兩年," 音樂原創今不如昔 " 的說法之下,周傑倫等老牌歌手的地位和重要性再次被動擡高。而靠培養獨立音樂人,似乎很難纾解網易雲音樂在版權上的困窘。
這一點,從網友捕捉到的丁磊在網易雲音樂評論區的動态中,便能窺視一二。丁磊在歌曲《漠河舞廳》的評論區提到," 版權的事情我現在親自抓,隻要獨家版權放開,我們就敞開買。" 如今,這條評論已經擁有了 19.9 萬的點贊。
圖 / 網易雲音樂内周傑倫歌曲皆爲灰色
圖源 / 網易雲音樂内截圖
但事實上,即便抛開曆史糾紛,網易雲音樂想要 " 敞開買 " 談何容易。尤其是以周傑倫爲代表的華語歌手,其版權費用動辄數億,這對于至今仍未實現盈利的網易雲音樂來說,或許并不輕松。
流量受限,盈利遇阻
财報顯示,2022 年全年,網易雲音樂淨收入爲 90 億元(人民币,以下未标注則同),增速由 2021 年破百的同比增速,降至 28.5%,同期騰訊音樂營收爲 283.4 億元。而早已實現盈利的騰訊音樂,在 2022 年經調整後淨利潤爲 47.5 億元,網易雲音樂則在一年的 " 降本增效 " 後,仍虧損 1.1 億元。
創立 10 年連年虧損,加速扭虧無疑是網易雲音樂的當務之急。而平台的種種舉動也将這種變現焦慮放大至用戶眼前。
" 廣告變多了,從開屏頁到關注頁再到留言區,廣告像‘狗皮膏藥’一樣到處都是。" 網易雲音樂資深用戶洋洋發現,今年以來,平台上的廣告明顯增多了。
除了廣告,今年年初,網易雲音樂還上線了非付費會員試看廣告免費聽歌的功能,一度引發了 " 雲村村民 " 兩極分化的争論。羊毛黨表示," 樂在其中 ";而一些老用戶則很是不滿,認爲 " 網易雲變了,‘過度商業化’隻會帶來許多不佳的體驗。"
事實上,網易雲音樂進行了多種商業化嘗試,包括更進一步的權益分級,來探索變現的可能性。
2022 年 10 月,網易雲音樂在原先黑膠 VIP 的基礎上,推出了黑膠 SVIP,新增有聲書會員書庫暢聽、付費專輯免費聽、杜比全景聲等權益,定價爲 40 元 / 月,連續包月爲 28 元。而此前購買黑膠 VIP 的用戶可直接升級到 SVIP,但每月需要多付 18 元。
對此,一些用戶認爲," 新推出的 SVIP 稀釋了多項此前 VIP 的權益,‘吃相難看’。" 但也有一些網友表示," 不能指望平台用愛發電,畢竟網易雲音樂虧損了這麽多年。"
除此之外,網易雲音樂還因過度臃腫,導緻社區氛圍被 " 稀釋 ",從而遭到越來越多用戶的吐槽。" 現在的網易雲音樂,多了很多‘亂七八糟’的娛樂功能,比如浏覽短視頻、歌房 K 歌、看視頻直播等。"Nicky 直言,這或許是自己卸載 App 的另一原因。
隻不過,網易雲音樂不僅至今仍未找到化解變現焦慮的對症解藥,向前發展的速度也是越來越慢。2022 年,網易雲音樂的用戶體量僅有 4% 的增長。
二級市場上的表現同樣不容樂觀,截至 4 月 12 日港股收盤,網易雲音樂報收 66.40 港元 / 股,距發行價 205.8 港元 / 股,已跌去近 7 成。
圖 / 雲音樂股價走勢圖
來源 / 老虎證券 燃次元截圖
當然,用戶增長趨緩,并不是網易雲音樂一家的問題。
從行業整體來看,在線音樂平台目前已進入存量競争的時代。
與此同時,在線音樂行業,還面臨着短視頻等泛娛樂平台地入侵。在這一沖擊下,在線音樂平台甚至在逐漸失去制造和定義熱門歌曲的權力。
而商業上的想象空間不足,或将成爲伴随網易雲音樂在内的音樂流媒體平台,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的難題。
根據易觀千帆《2022 年中國在線音樂市場年度綜合分析》報告,2022 年 1 月,全部移動音樂用戶人均單日使用時長爲 21 分鍾,同比下降 21%;全部移動音樂用戶人均單日啓動次數爲 4.2 次,同比下降 21%。
對此,丁磊曾表示," 網易雲音樂害怕的可能并不是短視頻的沖擊,而是人們失去對音樂的熱愛。"
誠然,人們聽歌的需求基本盤始終都在,不會出現大規模地縮減。但是一些人的聽歌方式,已經發生根本性轉變。
" 我現在最常用的‘音樂軟件’,是 B 站。" 小楊對燃次元表示,"B 站提供了聽視頻功能,而且版權非常全面,還有歌手合輯。就因爲這個,我不再需要爲了聽不同的歌手,下幾個音樂軟件,甚至充幾個會員。"
去年,網易雲音樂在聲讨騰訊音樂的聲明中,如此形容國内的在線音樂行業 " 屍橫遍地、艱難至此 ",這似乎是一種真切的感受。
但前有騰訊音樂這座高山難以逾越,後有字節跳動旗下的汽水音樂等入局追趕。顯然網易雲音樂未來的日子,或許會更難。
參考資料:
《周傑倫起訴網易,這次不是因爲音樂版權》,來源:揚子晚報網;
《騰訊放棄音樂版權獨家授權,歌迷喊話網易雲》,來源:紅星新聞;
《周傑倫離開後,網易雲音樂換了種活法》,來源:市界投資彙。
* 題圖及部分内文配圖來源于視覺中國。
* 文中子清、小楊、姗姗、Nicky、洋洋爲化名。
*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你還用網易雲音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