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帶大家看一輛經過修複的雷諾 FT 輕型坦克,這輛坦克的修複工作由韋爾德基金會完成,具備行駛能力。
經過修複的雷諾 FT 輕型坦克。
法國是第二個研制和裝備坦克的國家,與英國的重型坦克不同的是,法國陸軍裝備的是結構更簡單的輕型坦克。這可以說是一個缺點,同時也可以說是一個優點,這也讓法國陸軍成爲第一個裝備輕型坦克的軍隊。與其他的中型、重型坦克不同,輕型坦克是全新設計的。第一種裝備的輕型坦克就是雷諾 FT,它是第一種批量生産的輕型坦克,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産量最多的坦克。
本文爲俄羅斯博主尤裏 · 帕肖洛克撰寫的文章,本人翻譯并編輯給大家分享。
修複中的車體。
修複這輛坦克的車體和炮塔來自馬奇諾防線,經過修複之後,它就變成了一輛可以行駛的坦克。這是一輛标準的雷諾公司生産的坦克,一半的工作量都是在布洛涅 - 比揚古的工廠完成的。
許多人都認爲,雷諾 FT 輕型坦克就是雷諾公司生産的,但這并不完全正确。事實上,生産的 4516 輛雷諾 FT 輕型坦克中,雷諾公司隻生産了 2620 輛,數量隻有總數的一半多一點。其他工廠,如:貝爾利特(Berliet)、索瑪(SOMUA)、德勞内 - 貝爾維爾(Delaunay-Belleville)都生産過這種坦克,有趣的是,這些工廠生産的雷諾 FT 會簡化一些細節。要知道,雷諾 FT 輕型坦克有四種炮塔和三種車體,此外還有早期型和晚期型的區别,如果要算上制造商之間的差異,那麽雷諾 FT 型号就太多了。
修複中的炮塔,這種炮塔呈八角形。
然而,僅以 2620 輛坦克的産量完全可以說雷諾公司擁有一座名副其實的大型工廠。要知道,在當時沒有任何地方可以如此大批量地生産坦克。雷諾公司在整個 1917 年都在朝着這個方向努力,而在 1918 年實現了這個目标。1917 年 3 月,法國戰務部與雷諾公司簽訂了第 1283CV 合同,生産 150 輛建築鋼材制造的訓練坦克,這個合同成爲大規模生産坦克之前,對工廠生産能力的一個測試。1917 年 5 月,法國戰務部與雷諾公司又簽訂了第 1441CV 合同,在完成所有訓練坦克的生産之後,開始批量生産 1000 輛雷諾 FT 坦克。
2018 年 5 月,這輛修複的雷諾 FT 輕型坦克首次亮相。
産量的增加直接影響了生産的組織結構。1917 年 10 月 9 日,索瑪、聖沙蒙(Saint-Chamond,FAMH)、施耐德(Schnedider)和德勞内 - 貝爾維爾的代表訪問了雷諾公司位于布洛涅 - 比揚古的工廠。除了讨論哪些公司将生産雷諾 FT 坦克之外,還讨論了生産方面的合作方式。對于雷諾公司來說,這點尤爲重要。因爲該廠負責總裝、底盤、發動機、變速箱和其他裝置的生産,已經力不從心。鑒于 1917 年 10 月 16 日簽署的第 174CP 合同,追加生産 700 輛,随後又增加了 470 輛,不久後又追加 300 輛……進行合作生産刻不容緩。
後面是一輛雷諾 FT 指揮坦克。
經過讨論,施耐德(更準确地說是勒克魯佐)和聖沙蒙将爲雷諾公司提供裝甲鋼闆,保羅 · 吉羅(Paul Giraud)位于尤任的工廠将生産部分炮塔,車體和炮塔的組裝将由雷諾自己和其他工廠,如多維爾(Decaville)、霍姆和布伊爾聯合公司(La Soci é t é Horme & Buire)、貝爾利特和德勞内 - 貝爾維爾完成。雷諾生産的坦克配備自己制造的發動機,而其他工廠生産的坦克主要配備其他公司,如貝爾利特和标緻(Peugeot)制造的發動機。
由于駕駛艙有三個艙門,所以進入并不困難,但是如果身材太高,明顯難度更大。
這樣合作生産的結果就是,雷諾公司将坦克生産速度提高到當時令人難以置信的程度。布洛涅 - 比揚古生産的首批 65 輛雷諾 FT 坦克于 1918 年 2 月交付,3 月産量已經增加到 195 輛,5 月産量進一步提高到 233 輛,7 月該廠交付了 290 輛,11 月産量達到了峰值—— 9~30 日交付 330 輛。截至 11 月底,雷諾公司共交付 2293 輛,以往積壓的訂單全部完成。要知道,這樣的生産能力是在 1918 年達到的,每月 300 多輛坦克的生産速度即使是二戰時期也算是相當出色的成績。尤其是對于法國人來說,此後,他們再也沒有以這樣的速度生産過坦克。
通過地面的痕迹,大家就知道它具有行駛能力。
這不僅僅是供應商的問題,還有雷諾優化生産能力的方法,他們甚至還對炮塔進行了改進。當然,這樣的産量也帶來了一個問題,那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法國擁有太多的坦克。爲了擺脫過剩的坦克,法國開始向世界多個國家出口雷諾 FT 坦克。這種坦克也出口到沙俄,并提供給幹涉軍,蘇俄根據繳獲的雷諾 FT 坦克,仿制出第一輛國産坦克 " 雷諾 - 俄羅斯 "。
這輛坦克配備機槍,俯角非常大。
問題是,法國陸軍裝備雷諾 FT 輕型坦克的時間太長了。1939 年 9 月 1 日,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法國陸軍還裝備着 2850 輛,其中 1445 輛位于法國本土,504 輛在戰鬥部隊。一些坦克進行了現代化改裝,并配備了 MAC Mle.1931 機槍。一些坦克被用來加固防禦公司,整體埋入混凝土工事,或将炮塔安裝在陣地上,将其作爲固定火力點使用。因此,許多雷諾 FT 坦克以這種方式幸存下來,其中就包括這輛被修複的坦克。共有三輛雷諾 FT 坦克和炮塔從馬奇諾防線取出,其中:一輛坦克配備雷諾炮塔,一輛坦克配備伯利埃 - 吉羅德炮塔和一輛雷諾 FT TSF 指揮坦克。兩輛坦克爲韋爾德基金會所有,第三輛收藏在俄羅斯軍事曆史博物館(已恢複到行駛狀态)。
當時的雷諾 FT 坦克經常用鐵鏈來取代牽引鋼絲繩。
由于這些坦克的結構不同,給修複帶來了非常多的困難。修複人員設法找到了許多原廠設備,其中就包括發動機。但許多細節必須從頭開始做起,問題是,由于年代久遠原始的生産圖紙早已不複存在。而一些資料無法滿足制造的需要,因此修複人員不得不對現存的其他雷諾 FT 坦克進行大量的測量工作,繪制新的生産圖紙,并根據圖紙制造确實的部件。
尾撬首先出現在施耐德 CA 1 坦克上,這可以增加越壕溝的寬度。
2018 年春,完成修複的雷諾 FT 首次自主行駛,并于 5 月參加了 Militracks 活動。在這裏,它顯得非常特别,因爲參加 Militracks 活動的通常都是軸心國裝備,之前參加活動的也有雷諾 FT,但都是德軍繳獲的。一年後,這輛雷諾 FT 輕型坦克參加 Militracks 活動,這次還有一輛經過修複的雷諾 FT TSF 指揮坦克。參加活動的人們終于可以看到這輛珍貴的指揮坦克,甚至可以進入内部參觀。特别感謝韋爾德基金會主任邁克爾 · 吉布(Michael Gibb)。
啓動發動機之前需要放下尾撬,然後搖動曲柄。
必須說,雷諾 FT 坦克每次啓動都會引起圍觀群衆的濃厚興趣。首先需要放下尾撬,然後安裝曲柄,然後用力旋轉曲柄,發動機就啓動了。當然,這輛坦克的行駛速度并不快,但 6 千米 / 小時的速度對于雷諾 FT 來說很正常。後來,雷諾公司試圖提高這種坦克的行駛速度,但由于底盤設計的問題,很難達到目的。後來,美國人也嘗試讓他們裝備的 6 噸重的 M1917A1 坦克再快一點,但也沒有取得多大的成功。
打開三片式發動機艙蓋,可以看到發動機位于後部,散熱器和變速箱位于前面。
既然談到了底盤,那就多說幾句。首先,它的設計非常先進,無論是與當時的拖拉機相比,還是與英國菱形坦克相比,雷諾 FT 的底盤都非常先進。這一切都體現在它可以在越野時達到卡車無法實現的速度,并且不會在行駛過程中陷入泥濘中。其次,雷諾 FT 的設計并不簡單。鑄造和軋制零件的組合、線條複雜的鉚接結構、需要複雜模具的履帶,如果您要認真複刻這輛坦克,底盤就是一個難題。
典型的雷諾公司制造的底盤。
雷諾 FT 坦克的散熱器内有 700 多米長的管道,然而它的散熱效果卻非常好。坦克變速箱位于發動機前方,它将動力通過齒輪驅動器傳送到車體前部的主動輪。變速箱的外殼采用鋁制造,這樣盡一切可能減輕重量。必須說明的是,雷諾 FT 坦克仍然很重,此後的仿制品,無論是蘇俄的 T-18,還是意大利的菲亞特 3000 都比它輕,都是采用了更多減重措施才實現的。
雷諾 FT 配備了非常豐富的随車工具。
正因爲設計師需要盡可能減輕坦克的重量,直接影響到了底盤的設計,造成底盤寬度過于狹窄。順便說一下,一些國家認爲雷諾設計師做得太過分。随後出現的仿制型,都因爲駕駛艙太狹窄,所以增加了車體寬度。需要說明的是,雷諾 FT 的車體并非鉚接結構,隻有一部分用的是鉚釘,大部分用的是帶有防彈頭的螺栓組裝的。用螺栓組裝車體的想法就是可以擰下螺栓,拆下損壞的裝甲闆,并安裝新的裝甲闆。這個設計後來出現在許多裝甲車輛上。
打開的駕駛艙。
不得不說的是,駕駛員在雷諾 FT 中的位置非常重要。但他并沒有真正坐在位置上,我們可以說他是斜躺在車體前部,身體是直立的,但腿是水平的。這樣的姿勢也有優點,那就是閉艙駕駛時,駕駛員通過觀察縫獲得的視野還不錯,并且有一定的側向視野,更何況可以在開窗狀态下駕駛。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坦克普遍存在視野惡劣的情況,但雷諾 FT 的駕駛員并沒有過多提及這個問題。
駕駛艙的控制部分有很多有趣的細節。
相對而言,車長的工作環境就要差得多了,他還是炮手和裝填手。雷諾 FT 是世界上第一種配備全向旋轉炮塔的量産型坦克,作爲開拓者,它确實有許多需要完善的地方。盡管如此,雷諾 FT 的戰鬥艙概念被證明非常先進。這輛坦克并沒有爲車長提供座椅,裏面隻有一條腰帶,車長通過它來獲得穩定的支撐。奇怪的是,許多車長居然認爲這就足夠了。
炮塔和車體一樣,通過帶有防彈頭的螺栓組裝起來。
關于這座炮塔還有更多的細節值得介紹。雷諾公司生産的雷諾 FT 坦克的特點就是采用這種多邊形炮塔,這種炮塔從未安裝到其他坦克上(當然在維修時任何事情都可能發生)。這種多邊形炮塔共生産了 1147 座,其中機槍型 462 座,火炮型 685 座。生産這種炮塔的主要标準就是結構簡單,如同車體一樣采用鋼闆框架、裝甲鋼闆和螺栓組成。這種結構在生産時比鑄造要更簡單,當然,這也影響到生産成本。
觀察縫是一個明顯的優勢。
雷諾 FT 的炮塔不僅結構更簡單,而且配備了多個觀察縫。其餘的坦克都存在觀察視野受限的問題,車組成員想要觀察外面的情況,就必須改變戰鬥狀态,擡頭望向瞭望塔,自然失去了立刻射擊的能力。這種多邊形炮塔四周配備了多條觀察縫,不必旋轉炮塔即可獲得對外的觀察能力。
這輛坦克配備的是哈奇開斯 Mle.1914 型 8mm 機槍,部分坦克配備的是 37mm 火炮。
另外值得一提的就是武器系統。這輛雷諾 FT 安裝的是哈奇開斯 Mle.1914 型 8mm 機槍,如果取下機槍并更換防盾的話,可以安裝一門 SA 18 型 37mm 火炮。拆下機槍時需要特别小心,防盾會突然向後翻倒,如果不小心就會砸到頭。
拆掉機槍後,防盾向後翻轉。
這輛雷諾 FT 坦克由韋爾德基金會修複,會定期參加各種活動。這種古董坦克存世數量很少,能夠行駛的更少。畢竟這種坦克已經有 105 歲高齡,能夠看到它行駛在活動現場真的非常激動。目前,世界上隻有十幾輛雷諾 FT 坦克可以行駛,每增加一輛都是巨大的成功。
1950 年,雷明頓武器公司(Remington Arms)推出了雷明頓 870 泵動霰彈槍,現在已經成爲标志性槍械。
現在,雷明頓 870 霰彈槍仍然是美國軍隊、警察、聯邦調查局的制式武器,同時還被德國、奧地利、英國、比利時、希臘、愛爾蘭、西班牙等多國部隊列爲制式武器。當您挑選一款泵動霰彈槍時,盡管有人會推薦莫斯伯格,但似乎雷明頓 870 才是最值得信賴的型号。這是一支雷明頓 Express Magnum,槍管長 510mm。
本文爲俄羅斯博主 " 男子射擊 " 撰寫的槍械改造介紹,本人翻譯并編輯給大家分享。
2015 年夏,筆者想要購買一支雷明頓 870 霰彈槍,但是在俄羅斯市場上找不到全新型号,隻能退而求其次,尋找獵人手中的二手霰彈槍。筆者很快找到了一支理想的,發射彈藥很少,保存狀況非常好,成交價格爲 35000 盧布。
需要說明的是,這款雷明頓霰彈槍的槍管很厚,槍膛沒有鍍鉻,因此滑膛槍管内部有射擊時留下的細微劃痕。在二手市場上購買槍械時,需要仔細檢查槍膛的條件,這對于槍械壽命和成交價格都有很大的影響。
出售這支霰彈槍的獵人表示,他保留了雷明頓 870 的原狀,他認爲木制護木和槍托是非常美麗的。但筆者實在不明白木制配件對于 " 工具 " 的意義,畢竟這支霰彈槍未來将用于戶外作業,實在沒有精力去照顧和保養木制部件。所以,筆者将所有的木制部件都換成聚合物材質的,這樣避免破損的木制部件影響外觀和操作。
至于更換什麽部件,筆者早已選定了 Magpul 的産品,因爲它的人體工程學設計适合 85% 的射手,筆者自然也不例外。除了安裝 Magpul 的護木和槍托,以及槍背帶挂環,還安裝了 ME 管狀彈倉延長管。
在機匣左側,筆者還加裝了 GGS 彈夾,可以固定四發彈藥。如果您正在參加射擊比賽或者狩獵,這個彈夾的會帶來更多的優勢。可以随時爲彈膛中塞入彈夾上的特殊彈藥,也可以及時進行裝填。
Magpul 槍托造型非常棒,棱角分明的部分并沒有接觸身體,因此并沒有生硬的觸感。柔軟的橡膠底闆可以緩解後坐力的沖擊,同時可以通過安裝适配塊的方式,改變槍托的長度。如此出色的槍托,實在欠它一首贊美詩。
筆者在護木右側,通過 M-LOK 通用接口安裝上一個 Night Evolution 公司的 NE1B 手電筒。并在手電筒尾蓋上加裝一個線控開關,以方便操作。
這款手電筒就是出色的神火(SureFire)仿制品,不僅可以照亮目标,還能夠承受射擊時産生的巨大沖擊和振動。如果您需要近距離進行射擊,可以打開手電筒照亮目标,手電筒有效照明距離可達 40 米。
爲了在家中進行訓練,筆者還購買了一支 APS CAM870 氣槍(下),它以雷明頓 870 霰彈槍爲原型。爲了提高訓練效果,筆者爲它也安裝了相同的 Magpul 改裝套件和 GGS 彈夾,讓這支氣槍的外觀與雷明頓 870 霰彈槍完全相同。
APS CAM870 氣槍動作原理與雷明頓 870 一樣,但使用二氧化碳作爲動力的特殊彈藥,發射 6mm 球形聚合物穿甲彈。
對于筆者而言,雷明頓 870 泵動霰彈槍有很多優點,是一款非常有魅力的武器。筆者學會了維護這支霰彈槍,了解它是如何工作的。它是如此可靠,就像鍾表一樣工作,讓筆者可以完全信賴它。
爲了保證主号封禁期間可以接收内容,請大家同時關注以下的避難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