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鮮乳的價格寒冬似乎還沒過去。
12 月 24 日,農業農村部公布《12 月第 3 周畜産品和飼料集貿市場價格情況》。公告顯示,内蒙古、河北等 10 個主産省份生鮮乳平均價格 3.11 元 / 公斤,與前一周持平,同比下跌 15.3%。
生鮮乳價格摘要,數據來源:農業農村部
在此背景下,行業龍頭伊利股份的 " 神話 " 是否會被打破?同花順顯示,過去 30 多年,伊利股份的營業收入一直保持增長。而 2024 年前三季度,伊利股份營業總收入同比下降 8.59%,營業收入同比下降 8.61%。
另外,伊利股份 2024 年前三季度歸母淨利潤雖然同比增長 15.87%,但主要是受非經常性損益的影響。從扣非後歸母淨利潤來看,伊利股份 2024 年前三季度爲同比下降 4.55%。

伊利股份 2024 年前三季度業績摘要,數據來源:三季報
01 30 多年的 " 神話 " 會破滅嗎?
農業農村部 2024 年 9 月 30 日的動态顯示,從 2021 年起,特别是 2023 年下半年以來 , 受内外部多重因素影響 , 生鮮乳價格總體下行 , 奶牛養殖與乳制品加工行業均出現大規模虧損。階段性供需失衡是當前奶業出現困難的根本原因。總的看 , 受産能擴張、進口增長、消費超預期下降等影響 , 現階段國内生鮮乳市場供給大于需求 , 産銷不平衡導緻價格持續下行。
供給端看 , 随着前期奶源基地建設的産能不斷釋放 , 國内牛奶産量 2020 年突破 3400 萬噸 , 此後每年保持 200 多萬噸的增量 ,2023 年達到 4197 萬噸。乳制品進口受國内外價差驅動保持較快增長 ,2021 年進口折合鮮奶 2251 萬噸 , 創曆史新高 ,2022 年至 2023 年進口量雖有所減少 , 但仍保持在 1700 萬噸以上的高位水平。
需求端看 , 新冠疫情發生後 , 消費者對健康的重視程度空前增加 , 國内需求旺盛 ,2021 年奶類消費增速達 11.5%。但疫情後期 , 終端消費市場需求放緩 ,2022 年和 2023 年連續出現負增長 , 降幅分别爲 1.4% 和 1.9%。
農業農村部 2024 年 12 月 24 日公告顯示,内蒙古、河北等 10 個主産省份生鮮乳平均價格 3.11 元 / 公斤,同比下跌 15.3%。另外,農業農村部 2022 年 12 月 21 日公布的有關數據爲 4.12 元 / 公斤,2021 年 12 月 22 日公布的有關數據爲 4.3 元 / 公斤。即 2024 年 12 月 24 日公告的數據相較 2021 年 12 月 22 日時跌去了 27.67%。
另外,2024 年 12 月 24 日公告的數據相較 9 月 26 日 3.14 元 / 公斤的價格也有所下跌。

主産省份生鮮乳價格,數據來源:東方财富
在此背景下,伊利股份的營業總收入增速有所放緩。2021 年至 2023 年以及 2024 年前三季度,伊利股份營業總收入的同比增速分别爲 14.15%、11.37%、2.44%、-5.14%。
伊利股份的股價也有所下降。東方财富顯示,伊利股份 2021 年年初前複權的股價一度達到 45.76 元 / 股,而截至 2024 年 12 月 24 日,伊利股份前複權的股價爲 30.1 元 / 股,跌幅爲 34.22%。

股價摘要,數據來源:東方财富
具體來看,伊利股份 2024 年前三季度營業總收入爲 890.39 億元,同比下降 8.59%。其營業收入爲 887.33 億元,同比下降 8.61%,相較 2023 年同期減少了約 83.58 億元。
伊利股份的主營業務收入,按産品類别分類可分爲液體乳、奶粉及奶制品、冷飲産品、其他産品。作爲伊利股份最主要的收入來源,液體乳 2024 年前三季度同比下降 12.09%,減少了 79.08 億元。
有意思的是,企查查顯示,上海盒馬物聯網有限公司因買賣合同糾紛将伊利股份和伊利股份上海分公司告上法庭,開庭時間爲 2025 年 1 月 6 日。因企查查沒有顯示有關訴訟的細節,所以具體事項尚不知曉。不過,盒馬、奧樂齊、山姆會員店等商超或會員店正在搶走傳統乳企的風頭。國家乳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官微發布的文章顯示,由于國内乳制品消費恢複不及預期,面對上遊原奶的消化壓力,頭部乳企紛紛加入到爲商超自有品牌代工的行列中。業内看來,超市、會員店等自有品牌乳制品售價整體偏低,還有可能存在與乳企原有品牌左右互搏的風險,但從去庫存的角度,乳企不得不放低身段參與其中。

訴訟摘要,數據來源:企查查
另外,伊利股份的冷飲産品 2024 年前三季度同比下降 19.64%,減少了 20.4 億元。伊利股份給出的理由是,受天氣和去年基數較高的影響出現下滑。
伊利股份的奶粉及奶制品則是 2024 年前三季度同比增長 7.07%,增長了 14.08 億元。不過,伊利股份的奶粉業務也存在一些看點。比如,人口因素可能對嬰幼兒奶粉消費市場承壓,并随着時間的推移會逐步傳導至少兒、青少年乃至成人奶粉市場。國家統計局官網顯示,我國 2016 年至 2023 年出生率連續下降,分别爲 13.57 ‰、12.64 ‰、10.86 ‰、10.41 ‰、8.52 ‰、7.52 ‰、6.77 ‰、6.39 ‰。其中 2022 年和 2023 年,由于出生率低于死亡率,所以出現了人口負增長,而且降幅擴大,即從 -0.60 ‰變爲 -1.48 ‰。

我國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長率,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官網
02 利潤增長主要靠非經常性損益
另外,作爲伊利股份奶粉業務的重要一員,港股上市公司澳優乳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 " 澳優 ")也值得品讀。
澳優 2024 年上半年收入雖然同比增長 4.8%,爲 36.81 億元。但澳優 2024 年上半年歸母淨利潤同比下降 21.2%,爲 1.45 億元。澳優在公告中表示,原因包括自家品牌嬰幼兒配方牛奶粉銷售額,因競争依然激烈而下滑。以及從政府收取之資助有所減少。

澳優業績摘要,數據來源:澳優半年報
2021 年 10 月,伊利股份以協議轉讓、認購新股并觸發全面要約義務的方式,成爲澳優單一最大股東。截至 2024 年 9 月 30 日,伊利股份商譽爲 51.07 億元,其中大部分來源于澳優。
資料顯示,商譽按收購成本超出于收購日期所收購資産淨值公允價值的差額計算。商譽一般爲年終測試和計提,部分上市公司曾因計提巨額商譽減值而業績變臉。比如,納思達 2022 年歸母淨利潤爲盈利 18.63 億元,但到 2023 年卻爲虧損 61.85 億元。其主要原因爲,納思達 2023 年計提商譽減值準備高達 81.59 億元。
所以澳優雖然體量遠小于伊利股份,但若有關商譽發生較大減值,也可能會對伊利股份産生一定的影響。
從股價表現來看,東方财富顯示,截至 2024 年 12 月 24 日,澳優前複權的股價爲 1.84 元 / 股,相較年初的 2.31 元 / 股,下跌了 20.35%。

澳優前複權股價摘要,數據來源:東方财富
按銷售模式分類,伊利股份的主營業務收入可分爲經銷和直營。2024 年前三季度,伊利股份經銷收入爲 853.53 億元,同比下降 8.44%,減少了 78.68 億元。截至 2024 年 9 月 30 日,伊利股份共有經銷商 17,249 個,同比減少了 2,359 個。
另外,伊利股份 2024 年前三季度的直營收入爲 24.36 億元,同比下降 18.46%,降幅高于經銷模式。受此影響,伊利股份直營收入占比由 2023 年前三季度的 3.11% 下降至 2.77%。
伊利股份 2024 年三季報顯示,伊利股份 2024 年前三季度歸母淨利潤雖然同比增長 15.87%,爲 108.68 億元。但其扣非後歸母淨利潤同比下降 4.55%,爲 85.09 億元。
這裏有一個小小的疑惑,就是伊利股份 2023 年三季報中,其扣非後歸母淨利潤爲 84.54 億元。若按這個數據,伊利股份 2024 年前三季度扣非後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 0.65%。那麽會是 2023 年前三季度數據進行過更正嗎?

财務數據摘要,數據來源:2024 年三季報和 2023 年三季報
當然不管是 " 同比下降 4.55%" 還是 " 同比增長 0.65%",均比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 15.87% 遜色不少,主要原因是非經常性損益的影響。某知名注冊會計師對萬點研究表示,非經常性損益是指公司發生的與經營業務無直接關系,或是雖與經營業務相關,但由于其性質、金額或發生頻率,影響了真實、公允地反映公司正常盈利能力的各項收入、支出。
伊利股份 2024 年前三季度非經常性損益爲 23.6 億元,主要是非流動性資産處置損益。
伊利股份也有一些可以 " 八卦 " 的地方。
比如企查查顯示,伊利股份持股 19.5% 的中利(興安盟)牧業有限公司,其在 2024 年 12 月被和林格爾縣人民法院限制消費。另外,伊利股份 2024 年半年報顯示,伊利股份 2024 年上半年對中利(興安盟)牧業有限公司的采購金額爲 0 萬元,而 2023 年上半年有關采購金額爲 1.26 億元。
那麽這中間有什麽 " 故事 "?

采購摘要,數據來源:伊利股份 2024 年半年報
此外,萬點研究初步搜索,沒有找到伊利股份 2024 年上半年的 " 瓜 "。此前,伊利股份公布過 2021 年度至 2023 年度的反舞弊通報,其中半年度反舞弊通報的公告時間爲 6 月份或 7 月份。
比如,伊利股份 2023 年 7 月發布《2023 年半年度反舞弊通報》。通報顯示,2023 年上半年集團審計部共計查處典型舞弊事項 75 起,主要集中在以權謀私收受賄賂、利用職務便利侵占費用、隐瞞利益關系參與業務往來謀取私利、内外勾結盜竊牟利、相關方合同詐騙等方面,涉及解除勞動關系的 58 人,涉及管理責任追究的 167 人,對 7 家舞弊相關方予以終止合作并錄入黑名單。另外,2023 年上半年出具判決結果的違法犯罪案件有 3 起,其中一起爲," 前員工楊某某爲公司中高層管理人員,利用職務之便利以分紅款的方式進行權錢交易,收取供應商‘幹股型’受賄違法所得 1063 萬元,其行爲構成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被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判處有期徒刑六年、追繳違法所得 1063 萬元。"
那麽,伊利股份 2024 年上半年會有什麽 " 瓜 "?

陽光伊利摘要,數據來源:伊利官網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号 " 萬點研究 "(ID:Agumanhua),作者:陳香,36 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