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25 日 11 時,浙江衛視官方微博稱," 鑒于對觀衆和網友反映的《中國好聲音》節目的問題正在調查之中,該節目暫停播出。"
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好聲音》是有牌照的,所以節目當中可以進行競技或者比選。" 曾操盤過與《中國好聲音》(以下簡稱《好聲音》)同體量大型綜藝項目的胡佳璐(化名)曾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國内目前擁有此牌照的節目很少,把關需要更嚴格。
對于《好聲音》臨時停播,一位業内資深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綜藝黃金十年一去不返 "。
《好聲音》母公司星空華文股價盤中一度下跌近 20%。
圖片來源:豆瓣
" 綜藝黃金十年一去不返 "
由浙江衛視聯合星空傳媒旗下燦星制作打造的音樂綜藝《好聲音》,一度是中國最火的綜藝,至今已經走過了 12 季(期間幾季改名),創下了 " 中國季播持續時間最長的綜藝節目 " 的紀錄。
對于《好聲音》的停播,網友紛紛評論稱," 停播或許是最好的解決辦法 "。不少網友希望,中國好聲音節目組可以 " 重整行裝再出發 "" 能在好聲音裏聽到真正的好聲音 "。
圖片來源:截圖
一位業内資深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好聲音 " 出現的問題,不是一個節目組和某個人的問題,而是行業機制所要面對的共同問題。在他看來,綜藝節目在商業化面前需要把握好度,不能把商業價值和盈利當成唯一考核标準。" 綜藝黃金十年一去不返 "。
在影視行業,制作周期短的綜藝節目深受嘉賓青睐。" 藝人拍電影拿的酬勞比電視劇多,但拍電視劇是最辛苦的,大戲一拍就得四五個月,而明星藝人們拿到的薪酬和上一檔頭部綜藝掙的錢差不多。" 胡佳璐向記者指出,影視項目中,綜藝 " 來錢快 "。
但近年來,能 " 賺錢快 " 的綜藝節目,卻沒法像前幾年那樣吸引衆多 " 金主 " 一擲千金。
在影視行業近 20 年、做過知名節目制片人的李俊賢(化名)曾告訴記者,現在要找一個有實力的廣告客戶很難,所以大部分綜藝項目的收入都在銳減。
" 需要用歸零心态面對綜 N 代 "
憑借《好聲音》的爆火,其制作方燦星文化在業内名聲大噪,而燦星文化就星空華文的 " 前身 "。
前幾日(8 月 17 日)," 歌手李玟生前控訴中國好聲音 " 的錄音在網上迅速傳播開後,《好聲音》拖累星空華文股價大跌,市值蒸發超百億港元。
反觀星空華文的财務狀況,今年上半年虧損擴大。
8 月 2 日,星空華文公告稱,集團預期 2023 年上半年取得收入介于 1.42 億元至 1.52 億元(2022 年同期取得收入 1.83 億元);上半年取得經調整淨虧損(非國際财務報告準則計量)介于約 1460 萬元至約 1830 萬元(2022 年同期取得經調整淨虧損約 630 萬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近年來《好聲音》收視和口碑均在下滑,緻使它作爲星空華文王牌 IP 的吸金能力加速變弱。據豆瓣,《好聲音 第一季》7.5 分,到了《好聲音 2022》僅有 2.4 分。其招股書曾透露,2019 年該節目毛利率爲 46.6%,2021 年僅剩 2.2%。
圖片來源:豆瓣截圖
星空華文整體營收也呈逐年下降狀态,2019 年至 2021 年,星空華文營收分别爲 18.07 億元、15.60 億元和 11.27 億元;淨利潤則分别爲 3.8 億元、-2780 萬元和 -3.52 億元;毛利率分别爲 39%、37.7% 和 24.3%。
對于營收下降,公司方面提到:綜藝節目 IP 運營及授權産生的收入下降主要由于超大型綜藝節目數量下降,而廣告預算下降則導緻《中國好聲音》收入下降。
有業内人士向記者指出,綜 N 代不是常青樹。" 對綜 N 代來說,每一年,都意味着一次再出發,需要用歸零心态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