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V 市場近兩年發展勢頭很猛,過去一年湧現了大量 MPV 産物。在新能源大趨勢下,純電的和混動 MPV 占據主導,尤其是高端車型層出不窮,像騰勢 D9、岚圖夢想家、極氪 009 等等。而傳祺 M8 作爲自主品牌 MPV 裏的代表,上一年迎來了搭載油電混動系統的傳祺 M8 宗師版,不過随着競品越來越多,單靠油電混動的 M8 宗師版打拼也是不夠的,于是如今插混版的傳祺 E9 也安排上了。
日前,廣汽傳祺旗下的全新旗艦 MPV ——傳祺 E9 正式上市,新車采用的是插電式混合動力,共推出三款車型,官方指導價在 32.98-38.98 萬之間。而騰勢 D9 作爲 E9 的直接競争對手,于去年 8 月份正式上市,抛開純電版本不說,插混車型指導價爲 33.58 萬 -44.58 萬元,可見,二者售價有着極大的重合度,或者說,傳祺 E9 便是專門沖着騰勢 D9 而來的。
那麽作爲後來者的傳祺 E9,能否在騰勢 D9 已經取得月銷過萬的高端新能源 MPV 市場分得一杯羹,或者上演後來者居上的戲碼呢?接下來我們以兩款車的入門版車型爲例,對兩款車的綜合實力分析一下。至于誰更值得買,對比之後答案一目了然。
傳祺 E9 隻能拼性價比?
在外觀方面,騰勢 D9 的無邊框盾形格栅、優雅大氣的車身,已經獲得市場肯定,不然也不會銷量持續增長,并在 3 月份獲得月銷破萬的成績。而傳祺 E9 的中低配版采用了全新的鲲鵬造型,而飽受追捧的 " 宗師系列 " 醒獅造型僅出現在頂配車型,貴了十幾萬卻還是和燃油版車型一樣的設計,至于消費者是否願意買單,仍需要後期市場反饋的檢驗。
在消費者關注的空間方面,傳祺 E9 整車長寬高分别爲 5193(5212)/1893/1823mm,軸距 3070mm,相比騰勢 D9 的 5250/1960/1920mm 的長寬高,以及 3110mm 的軸距略顯緊湊,但座艙的整體舒适性表現應該也不會差很多。
二者最大的區别在于動力系統與配置方面,在配置層面,拿入門級的 33 萬元左右車型來看,二者幾乎做到了 " 應有盡有 ",諸如 360 度全景影像、L2 級駕駛輔助系統、雙側電動滑門、第二排座椅電動調節 + 加熱 / 通風 / 按摩功能,以及後排獨立空調等功能,足以與同級合資 MPV 的高配相媲美。
不過騰勢 D9 最低配車型的前排舒适性配置有些遜色,主駕和副駕座椅沒有加熱也沒有通風,甚至也沒有電動可調節腰托,這駕駛員就真是 " 司機 " 了,冬冷夏熱,日常用車體驗要大打折扣。而傳祺 E9 最低配的 PRO 版,一排座椅的通風、加熱、位置記憶等功能也是配齊的,駕駛員座位還配有 4 向電動腰托,在配置方面傳祺還是很厚道的。
動力方面,傳祺 E9 低配車型動力配置也與頂配沒有差異,2.0T 的發動機 +2 檔 DHT,系統綜合功率可以達到 274kW,虧電油耗爲 6.05L/100km,高于 D9 DMi 945 的 221kW 或者是 DMi 1040 的 254kW,低于 DMi 970 的 299kW,最低虧電油耗爲 5.9L/100km;純電續航裏程也達到了 CLTC 136km,遠高于 D9 DMi 945,不及 DMi 1040。
無論是從經濟性還是動力性來看,二者的表現均足以滿足需求,差别在于騰勢 D9 是依靠電機提升性能,傳祺 E9 是憑借大排量發動機壓榨動力,純電續航也更加長,至于選擇誰,仍需要因使用需求而異,從配置與動力來看,傳祺 E9 的性價比确實更高一點,不過也是相對于騰勢 D9 來說,如果相比自家燃油版車型的話,性價比就一般般了。
騰勢 D9 豪華感更強
2023 開年以來,騰勢 D9 銷量就像開了挂一樣蹭蹭蹭往上漲。3 月,騰勢 D9 銷量首次破萬,達到 10398 輛,環比增長 42%;4 月,騰勢 D9 銷量再次破萬,達到 10526 輛,持續施壓銷量略勝一籌的領頭羊别克 GL8,成爲中高端 MPV 細分市場真正的 " 黑馬 "。
能讓 BBA 乃至埃爾法的對應用戶轉而選擇騰勢,較高的品牌認知度必不可少。因爲這類人群所考慮的不僅僅是良好的産品力,還有品牌本身帶來的附加值。而騰勢作爲比亞迪和梅賽德斯 - 奔馳兩大頭部車企的 " 孩子 ",天生便有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尤其是這些年比亞迪的強勢崛起,以及奔馳一直在國内豪華車市場的王者地位,更讓騰勢 D9 如虎添翼。
再加上近年來比亞迪的高光表現,對于騰勢 D9 的熱銷有着非常重要的影響。因爲,比亞迪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是懂國人需求的,也讓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選擇相信比亞迪。
而傳祺 E9 定位中大型 MPV,共推出 3 款配置車型,官方的指導價爲 32.98-38.98 萬元。與自家兄弟傳祺 M8 對比,後者的起步價僅爲 17.98 萬元,傳祺 E9 的價格定位高出了一大截。與同爲新能源 MPV 的騰勢 D9 相比,後者的起步價爲 33.58 萬元,與傳祺 E9 比較接近。可見,新能源車型的價格相比傳統燃油車普遍貴了不少。
當然傳祺 E9 的定價也更加考驗廣汽傳祺的營銷能力,畢竟讓消費者多花十幾萬買一個上綠牌、用車成本低一些、配置沒多多少的傳祺 E9 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并且在服務方面,明顯騰勢更爲高級,其在手機 APP 遠程功能方面就有預約保養、維修的服務功能,還有車主服務,包括查找充電樁與加油站的服務,這一點确實更加人性化,當然也更加符合其高端品牌定位,反觀傳祺在服務這一方面并沒有那麽人性化,還是有許多需要學習的地方。
同時騰勢 D9 提供四驅車型,而傳祺 E9 僅有前驅車型。作爲主打高端新能源 MPV 的品牌來說,四驅車型可以更好的滿足不同消費者的購車需求,再加上騰勢 D9 高配車型動力也要更強勁,更加豐富的動力選擇也更加符合其高端品牌的定位。
單就産品力對比的角度來看,傳祺 E9 與騰勢 D9 幾乎算是打了一個平手,這也正是其敢于布局 35 萬級插混 MPV 市場的底氣所在。但同樣不可忽視的是,騰勢 D9 在新能源 MPV 市場已有穩固地位,産品質量也經受住市場考驗,至于傳祺 E9 能否繼承傳祺 M8 的影響力、能否憑借混動表現令消費者買單,還是要看後續傳祺的營銷能力,畢竟高端之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