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時節,全國各地的人們都在互聯網上 " 瘋狂上分 "。
在雲南,一到菌子上市的時節,雲南人在方言說唱方面就展現出驚人的天賦。
讓無數人在閑暇時候不由自主就哼出的《恐龍扛狼》:" 我沒 k 咕噜 biu 咕噜 biu",堪稱華語樂壇 2023 最魔性 rap 歌曲。
甚至還吸引了國際友人 / 微博 @昆明日報掌上春城
在山西,最近你也可能繞不開晉城,一條 "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晉城話說給晉城人 "的魔性視頻,以一己之力帶跑了無數人的口音。
四個人一排,晉城話一說,對這種模式的模仿,如今已成爲互聯網上的一種時尚。
看着這些文字,你是不是已經要唱出來了?/ 圖源:微博
回想 2023 上半場,淄博憑燒烤出圈,泰安靠泰山走紅,東北文藝複興發揮穩定。
進入下半場,互聯網與地域文化的結合,似乎在全國各地鋪展開來,但好像缺了東南一隅——
" 浙江、福建、廣東,最近顯得有些沉寂。"
好在這種情況并沒有持續多久,現在這不就有了:福建人的媽祖,成了賽博時代新的地域文化符号。
福建人生存準則:
騙人可以,騙媽祖不行
故事的起因于一個特别名稱的走紅。
有網友發現,福建多個沿海地區的派出所,都有這樣一個特殊的房間:" 媽祖評理室。"
" 媽祖是神我知道,媽祖調理室是個什麽業務部門啊?"
圖源:微博 @中國藍新聞,下同
而看到這一問題的福建朋友則表示:你要是說這個,我可就不困了。
直白點說,這裏就是用來解決家長裏短、雞毛蒜皮等事情雖小、但 " 清官難斷 " 的群衆糾紛的地方。
再具體說明:這是屬于福建人的調解神器和測謊儀。
" 天地良心,我的确欠了 "
媽祖,亦稱 " 天妃 "" 天後 ",俗稱 " 海神娘娘 ",是傳說中掌管海上航運的女神,保一方人民性命平安,因此相當受福建沿海人民信任。
在媽祖面前撒謊什麽的,萬萬不可,畢竟" 說歸說,鬧歸鬧,别拿生命開玩笑。"
外地的朋友可以簡單理解下
因爲這種深入骨子的信任,複雜的矛盾,往往隻需要簡單的方法。
其實,傳說中的 " 媽祖評理室 " 和普通調解室并無太大區别。
除了調解室裏往往布置着與媽祖相關的元素,如立德、行善、大愛等标語,媽祖形象與故事等。
裏面的值班人員也大多是尋常的工作人員,并沒有什麽其它特殊的調解技能。
但對于福建人來說,這裏仿佛是一個充滿着神聖氣息的特殊空間。
原本棘手的問題,在這得以解決。
圖源:中共福建省委政法委員會
原本糾纏的問題,在這裏得以理清。
圖源:中共福建省委政法委員會
當地派出所工作人員表示:效果真不錯。
據《福建日報》,截至年初,在福建仙遊鯉城派出所,媽祖評理室已經排查各類家庭婚戀、土地、勞資矛盾糾紛 184 起,化解矛盾糾紛 147 起,調解成功率超過 80%。
" 其中離不開民警們的努力,也和媽祖無形中的影響密切相關。"
" 不在媽祖面前撒謊,是福建人最後的底線 ",不是說說而已。
在信奉媽祖的福建朋友眼裏," 你向媽祖發誓 " 的力度和普通的 " 你發誓 " 不可同日而語。
圖源:微博評論區
有網友分享,自己去福建住民宿,本來說好是早餐 10 元一人,老闆卻臨時變卦,直接漲到 30 元。
網友便說"有本事你對着媽祖發誓",以前都是 30 元一人;結果老闆不做聲了,價格改回到 10 元。
圖源:抖音評論區
如此受人信任和 " 親切 " 的媽祖,在外地人看來,或許難以相信,但在福建,一切皆有可能。
媽祖和人們的聯系緊密,遠不止 " 求平安 " 和 " 解決麻煩 " 那麽簡單。
媽祖誕辰日,信衆争搶 " 頭香 " 祈福 / 圖源:中新網
媽祖有多受歡迎?全世界範圍内,媽祖分靈在全球多達 46 個國家和地區,有上萬座宮廟,3 億多信仰者。
湄洲媽祖在吉隆坡街區繞境巡安。/ 圖源:福建人民政府網
在媽祖的家鄉福建,受歡迎程度更是可見一斑。
媽祖不但擁有自己的姓名,林默;甚至還有專屬身份證号:350321096003237001。
根據湄洲島編号規則,媽祖還有虛拟身份證号,媽祖公元 960 年農曆三月廿三出生于莆田湄洲島,姓名爲媽祖原名:林默 / 圖源:梨視頻
旅途之中,比如出差巡遊或回娘家,供奉媽祖像坐飛機、火車,都可以實名制買票。
媽祖信俗由祭祀儀式、民間習俗和故事傳說三大系列組成。/ 圖源:微博 @今天發現了
據說不光坐在媽祖旁邊座位的人會收獲好運,空姐還會給媽祖準備一份飛機餐。
注:媽祖的 " 實名制車票 " 其實是使用虛拟身份證号的特制票,相當于是一個紀念牌。/ 圖源:中新網
甚至演員劉濤在福建人心中都有着不同的地位,因爲她是電視劇《媽祖》中 " 媽祖 " 的飾演者。
電視劇《媽祖》劇照
" 小時候看劉濤演的媽祖太入戲,一直以爲劉濤就是福建人。"
" 還敢說壞話?福建人對劉濤姐是有媽祖濾鏡的好吧 ……"
所謂愛屋及烏 / 圖源:抖音評論區,下同
可以說,媽祖滲透進福建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許多福建人兒時大概都聽過一些不成文的規矩。
比如遇到特别緊急情況,需要媽祖來幫忙,可以不直接喊 " 媽祖 " 或 " 天後 ",而喊她的小名 " 默娘 ",因爲這樣會讓她感到親切,不需梳妝便可直接來到身邊。
坊間更盛傳一句話:福建人想做一件事,隻需要媽祖同意、父母同意,其他人都不能夠阻攔。
至于如何判斷媽祖同不同意?答:隻要媽祖沒有出面制止,都算同意。
福建的朋友們,你們是懂征求意見的。
在每個信奉媽祖的福建人心中,對于媽祖,總有種說不清道不明的信任和依賴。
對媽祖評理室,曾有媒體評價:在媽祖面前不能撒謊,其實就是将媽祖看做一個先驗的道德律令,并将其作爲具體行爲的依據。
" 所謂先驗,就是先天存在,不需要證據驗證,全靠人們相信。"
農曆三月廿三是媽祖誕辰紀念日,每年紀念日前後的一個月時間裏,來自海内外的媽祖信衆,會身着節日盛裝,恭擡分靈媽祖,從四面八方彙聚到湄洲媽祖祖廟祭祀進香 / 圖源:福建政府官網
福建人對媽祖的信任程度,已然構成了他們世界觀的一部分。
外地人到了這裏往往會入鄉随俗
不過,如果認爲 " 福建人隻會拜媽祖 ",那你可能就大錯特錯了。
都說 " 在福建,你 5 點叫一個人起來上班,他可能起不來。
但你要是讓他 5 點起來接神明,他可能 4 點就起來了。"
圖源:小紅書評論區
身爲福建人,
怎麽可能不 " 拜拜 "
福建人有多愛 " 拜拜 "?
一個廣爲流傳的說法是,其他地方的人遇到挫折,人們可能會勸他想開點,或者再加把勁兒。
但是到了福建人這裏,就變成了:要不去拜拜?
有統計,福建的神仙數量位居全國之首,省會福州也成爲全國神仙數量最多的城市。
據不完全統計:在福建,有名有姓的神仙就有 1000 多位,超過 10 平米的民間信仰活動場所,多達 25000 餘處。
對于福建人來說,神仙,往往不隻是不可侵犯不可觸碰的 " 人格化偶像 ";
他們相信 " 要和神仙多多互動,與民同樂,才會得到他們的保佑。"
遊神、祭拜,逢年過節就有盛大的儀式,對于福建人來說,比追星可重要多了。
正月初八,福建湄洲島的媽祖開始巡安布福 / 圖源:微博 @看見福建
要求神仙辦事,當然也要和神仙搞好關系,更要與時俱進。
日常請神仙看電影、陪神仙出行都是常規操作。
看電影時還要貼心給準備好飲料和爆米花,才能更有利于神仙們融入現代生活。
看什麽電影也要 " 問蔔 ",神仙自己選
說起來,福建人的神仙,可能是全中國最 " 垂直細分 " 的神仙。
主管出海安全的有 " 全能 " 媽祖," 助人發财 " 的如裴仙爺;
驅邪消災有天王君,泗州神兼職治病與婚姻;
保護婦女兒童,救産、護胎、佑民拜臨水陳太後,北山楊真君鎮守一方平安 ……
都說福建人一年四季都在拜拜,這話是真不假。
網友整理的福建拜拜時間表 / 圖源:小紅書 @綠牆(已獲授權)
在福建,逢年過節,人們總會把買來的食物分成兩堆,一堆是拜過神的,一堆是還沒拜的。
" 這幾天先吃除夕和初一拜的,過幾天再吃初九拜天公的。"
有時年輕一代們分不清食物到底能不能吃,因此也養成了獨特的習慣:吃東西前先問一下。
圖源:小紅書評論區
就連高考時,福建人也喜歡說自己的段子," 油多不壞菜,禮多人不怪 "的樸素真理,在這裏被充分踐行。
" 嗯,這關系怎麽不算硬呢?"
" 精準定位 " 一點錯不了
因爲仙人多且細,也在無形中影響着福建人們相信:
有仙則靈,拜拜準行;
實在不行 …… 不可能不行。
圖源:微博
可能是神仙太多,福建人也覺得,哪怕是普通的器物,可能也藏着什麽神仙。
看看各個地方的 " 茶神 " 就知道了:福鼎有 " 白茶始祖 " 太姥娘娘,武夷山 " 茶星 " 楊太白;安溪 " 茶王公 " 謝枋得 ……
網上曾流傳一個故事:福建某船上出了毛病,說得去拜拜。結果真就對着艙壁拜起來了。
緊接着評論區就有網友現身證實:所言不虛。
好吧,切割機之神——
圖源:微博評論區
就連前幾天福建酷暑天氣要降溫了,福建人的第一反應,還是要去拜一拜。
這個可能是 …… 降溫之神?/ 圖源:微博
拜拜這件事,算是被福建人整明白了。
不過問題又來了,福建人到底爲什麽如此喜歡拜拜?
各路神仙,麻煩大家了
喜歡拜拜的福建人: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
微博上有這樣一個詞條:" 福建人講究一個科學迷信。"
對此福建的朋友們表示:同意,我們認爲這與真實情況基本相符。
簡單總結,福建人的 " 迷信 ",很多時候建立在" 一切能幹的事情都已經幹完了,剩下的隻有求神拜佛 "的基礎上。
請欣賞《愛拼才會赢》
福建人喜歡拜拜,其實有迹可循。
從地理環境來說,福建背靠山地,面朝大海,環境複雜,氣候多變。
遠古時期的生存條件艱苦,所以很早就養成了拜神的習俗,"希望依托超自然的力量,保佑自身生活"。
福建元宵節的 " 跨火盆 " 驅邪活動,已被列入非遺 / 圖源:微博 @看見福建
而後,亦有來自其他地區移民與海外宗教信仰的碰撞,影響着福建人們對于 " 拜拜 " 的态度。
圖源:圖蟲創意
到如今,其中更爲明顯的變化,或許是它正在成爲 " 紐帶 "。
如德國觀念論哲學家謝林認爲:神話時代其實是一種人與自然的和諧狀态,人通過自然調節自己的行動,保持與自然的統一步調。
而這些行動準則,被提煉出一個又一個的人格神的形象,敬畏自然、敬畏萬物。
同時也連接起老一輩跟新一代的橋梁,聯結起異地的遊子和遠方的家鄉。
圖源:抖音
在那些人聲鼎沸、煙火缭繞之處,我們似乎更能回到人與人、人與世界和諧相處的安心狀态。
一日三餐、鍋碗瓢盆,平凡的生活裏,拜一拜,祈求笑口常開,和氣生财。
" 當你的心足夠沉靜安定,是會找到方向的。"
對于福建人來說," 拜拜 " 是重要的生活觀,但也是平常生活的潤滑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