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夥兒都研究過自己的手機攝像頭嗎?
差評君可以打保票,你們手機攝像頭裏的 CMOS 圖像傳感器,多半不是索尼,就是三星的。
CMOS 圖像傳感器就不用再多介紹了吧?
它是攝像頭的感光元件,像咱們要拿手機拍照,還得靠 CMOS 傳感器把接收到的光線轉化成電信号。
除了手機攝像頭以外,它在汽車、安防等領域也有不少應用。
而索尼和三星,差不多就是智能機 CMOS 行業裏的一把手和二把手。
根據 Counterpoint Research 的研究報告, 2022 年索尼和三星占了智能手機 CMOS 圖像傳感器市場超過 80% 的份額。
但在這份報告裏,排在三星和索尼後邊兒,一家叫 OMNIVISION 豪威的中國廠商卻引起了差評君的注意。
不僅如此,豪威在 CMOS 圖像傳感器這一塊來頭還不小,屬于是國内智能手機 CMOS 圖像傳感器廠商中的領頭羊。
不過,豪威這個 " 老三 " 現在的知名度,卻遠比不上前面的索尼和三星。
有意思的來了,最近有個博主分享了個 " 小道消息 " ,說是手機國産廠商們,都開始用豪威的國産 CMOS 圖像傳感器,來替代索尼了。
包括剛發布的小米 14 上的 " 光影獵人 900 " 傳感器,也是豪威的貨。
好家夥,這一波國産 CMOS 是要站起來了嗎?
而在了解了一番之後,差評君發現雖然腳踢索尼,拳打三星還不太現實。。。但以豪威爲代表的國産 CMOS 圖像傳感器産業,還是挺值得說道說道的。
甚至可以說,豪威的故事,比坐過山車還刺激。
1995 年, OMNIVISION 豪威科技在矽谷誕生,這家公司的業務呢就是自己設計 CMOS 圖像傳感器,完了再找台積電代工。
有意思的是,豪威的四位創始人全是華人,其中有一位,還是國内半導體行業有頭有臉的人物陳大同。
根據陳大同的說法,當時的他稀裏糊塗的就被忽悠着去當了豪威的聯合創始人,而豪威創立之初的啓動資金也是另外一位創始人吳日正 " 騙 " 來的。。。
因爲那會兒全世界隻有英國一家公司在做 CIS ( CMOS Image Sensor 簡稱 CIS ),吳日正就拿着人家的樣品冒充自己家的産品回台灣,忽悠了一個台灣賣馬桶的富二代投了他們 200 萬美刀。
錢到位之後,接下來就是研發的事兒了。
但那會兒的陳大同剛轉 IC 設計( 集成電路設計 ),擔心搞不定産品研發的他跑回清華搬救兵,又從清華微電子所挖了幾個學弟過來。
這幫人拿着錢吭哧吭哧幹,兩年時間就推出了全球首顆單芯片彩色 CIS 。
成立短短 5 年時間,豪威就上了納斯達克, 2007 年順理成章地拿到蘋果的訂單,一直到 2010 年市占率仍然高達 50% 左右。
反觀當時的索尼, 7% 的市占率也隻有眼紅豪威的份兒。
但豪威的統治并沒有持續太長時間, 2011 年蘋果這個 " 渣男 " 轉頭就跟索尼好上了。
原因也很簡單,索尼緩過勁兒來了。
相比隻設計不制造的豪威,索尼設計生産制造一條龍的模式雖然前期發育的時間長,但卻更具有規模整合效應。
蘋果眼看着豪威産能跟不上,從 2011 年開始就把 4s 的訂單分給了索尼。
不到兩年時間,豪威就被徹底踢出了果鏈。
而另外一邊的三星,也靠着自家新技術和下遊手機終端的支持,蠶食原本屬于豪威的市場份額。
2016 年,豪威被中國财團收購退市,接着 19 年又轉手到了韋爾股份的手裏。
不過,豪威并沒有因此就被踢下牌桌。
因爲隻設計不制造的模式不需要将産線拆了重建,給了豪威靈活調整戰略的機會。雖然高端機的路被堵死了,但豪威還留着後手呢。
早在 2004 年,豪威就入局了汽車 CIS ,包括奔馳、寶馬和保時捷都是它家的老客戶。
根據 ICV Tank 的數據, 2022 全球汽車 CIS 市場中,安森美與豪威市占率排前二,分别爲 44% 、 30% ,而三星和索尼在車載 CIS 領域的市占率,隻有 9% 和 5% 。
而且得益于豪威在 CIS 多個領域的産品布局,相比于 19 年韋爾股份剛剛收購豪威時 3.34 億的扣非歸母淨利, 2021 年的扣非歸母淨利增長到了 40 億元。
靠着這部分業務貢獻的營收,在 2022 年全球 CIS 市場收入中,豪威的份額其實并不算少。
不僅如此,回國後的豪威雖然轉戰了中低端機市場,但對于曾經屬于自己的高端機市場也一直是虎視眈眈。
不知道大夥兒還記不記得, 3 年前,小米 10 至尊紀念版的主攝上搭載的豪威 OV48C ,當時我們還專門做過測評,它的實力确實能跟索尼和三星掰掰手腕。
根據官方的說法,這是一款 4800 萬像素分辨率、 1.2 微米像素尺寸、高速度、片上高動态範圍的旗艦級手機圖像傳感器。
雖然 OV48C 的驚豔表現并沒能幫豪威重回巅峰,但也算得上時隔多年的揚眉吐氣了。
很快,豪威又趁熱打鐵推出了 OV64 系列。
其中, 6400 萬像素和 0.7 微米的 OV64B 經常出現在中高端國産旗艦機的主攝和副攝上,像 OPPOO 的 Reno5 , realme 真我 Q3 Pro 還有華爲 Mate50 ,都有用到 OV64B 。
這麽看來,豪威雖然老被打壓,但在研發這一塊沒少下功夫。
而且,這幾年因爲手機攝影狂卷高像素,也讓豪威瞅着了機會。
一開始,廠商們還在盡可能地把底做大,因爲手機攝像頭的傳感器越大,像素越高,拍出來的照片也就越清晰。
但手機總共也就巴掌大的地方,所以三星想了個法子,把單位像素尺寸變小,這樣在同等的傳感器面積下,總像素就高了。
2020 年,三星公布了他們家 0.7 微米的 CIS 産品線,相當于告訴大夥兒他們已經能夠把單位像素做到 0.7 微米,并且還要進軍小像素市場了。
豪威眼瞅着不能落後,接連推出的 OV40A 、 OV50A 和 OV60A ,像素尺寸一個比一個小,甚至還第一個把像素尺寸做到了 0.612 微米。
在看到三星去年發了 2 億像素的 ISOCELL HP3 後,豪威又祭出像素 0.61 微米、 2 億像素的 OVB0B 。
主打的就是一個你追我趕。
反正這豪威和三星一來二去,讓索尼反倒成了那個動作慢的,人家像素都卷到 2 億了,它今年才傳出準備要發 1 億像素 CMOS 傳感器的消息。
所以在某種意義上,豪威也算是吊打了索尼和三星。
而這種反超,除了有研發團隊做支撐以外,豪威隻設計不制造的模式也幫了不少忙。
豪威的 CIS 制造是找台積電代工,如今的台積電不管是在先進制程還是産能上,都不遜色于索尼和三星,包括索尼自己現在也有部分 CIS 是找的台積電。
這就相當于,豪威和索尼、三星又回到了同一個起跑線,拼的就是誰家的核心技術更牛掰了。
很顯然,國産 CMOS 在追趕,而且速度還不慢。
包括這次爆料,還有後續傳出榮耀 Magic6 系列、華爲 P70 系列也要用上豪威的傳感器,其實也能側面說明一些問題。
另外,因爲 2019 年華爲被美國制裁的血淚教訓,供應鏈國産替代也早就提上日程了。
但說實在的,能在 CIS 這一塊說得上話的國産廠商并不算多。
根據研報,在全球 CMOS 市場中份額能排得上名号的,國産廠商隻有豪威、 Galaxy core 格科微, Smartsens 思特威三家。
思特威是安防起家,格科微更偏向中低端手機市場,豪威可以說是高端機領域 " 全村的希望 " 了。
所以,豪威在 2020 年就成爲了華爲手機供應鏈的傳感器廠商之一,像華爲 P50 Pro 和 Mate50 Pro 都用上了豪威的 OV64B 。
在那之後,包括 OPPO 、中興、小米在内的衆多國産手機廠商也都向豪威抛出了橄榄枝。
技術的追趕再加上國産替代的東風,對于豪威來說,這幾年的确是個縮小差距的好機會。
就像之前的面闆,在這波國産替代的浪潮下,未來肯定還會出現越來越多的 " 豪威 " 和 " 京東方 " 。
站起來的國産廠商,豪威不是第一個,也絕不會是最後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