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自網絡
明星們接廣告做代言,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可有的廣告接之不慎,就會引來一場 " 地震 "。比如女星古力娜紮,近日剛剛被某款遊戲官宣爲代言人,随後就被大量網友罵上了熱搜。
随後,古力娜紮經紀人在社交媒體發文道歉,回應稱該遊戲是一款正規合法合規的遊戲。他表示,此次争議的本質矛盾爲作爲娜紮的經紀人,他對藝人的職業規劃和粉絲訴求出現了分歧和矛盾,也因溝通速度和處理方式不當,造成了對藝人形象的磨損以及和粉絲之間的分歧,在此給娜紮和所有粉絲道歉。
經紀人道歉了,主動攬下責任,難道藝人就能撇得幹幹淨淨?這不過就是娛樂圈的操作套路罷了。古力娜紮接的這款代言遊戲,不管是官宣海報還是宣傳視頻,都讓不少網友迅速聯想到了非法網站上的博彩廣告。有網友甚至說,這看起來就像《孤注一擲》裏面的荷官在線發牌!而且相較電影的品質,畫面可謂粗制濫造,什麽 " 輕輕松松中大獎 ",如此惡俗的宣傳語,簡直就像網上随意蹦出來的詐騙廣告。
事實上,娜紮并不是第一個因代言遊戲陷入争議漩渦的藝人。相較于一般産品的代言,明星代言網絡遊戲受到的質疑顯然更多。此前古天樂、李連傑等影視大腕也因代言劣質遊戲受到廣泛批評。特别是憑借一句 " 是兄弟就來砍我 " 而火出圈的 " 貪玩藍月 " 張家輝,不僅讓 " 渣渣輝 " 成了衆所周知的梗,還讓該代言成了他表演經曆中少有的 " 黑曆史 "。
特别要指出一點,網遊作爲商品是虛拟的,它不同于普通的産品。普通産品質量差,可以一次性作廢或是盡快中止。但虛拟的遊戲接近于無限次,需要不斷充值玩下去則成了無底洞,許多人沉溺在其中無法自拔。如果遊戲内容低俗,宣揚的價值觀念扭曲,對青少年的危害将不可估量。基于此,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有人大代表建議 " 禁止明星代言遊戲廣告 "。平心而論,這也是明星代言網絡遊戲備受诟病的一個複雜原因。
即便有這樣的顧慮,還是有某些明星選擇铤而走險,做起了 " 一錘子買賣 "。據說該領域的一場代言費,勝過個人拍一部電影或電視劇,省時省心又省力。但明星作爲公衆人物,并不意味着拿錢辦事,演完就算。這份聚光燈下的職業,從開始之初,收獲的每一份喜愛和高額回報裏,都暗藏着要爲這盛大名氣付出的代價。若是代言的商品低俗、誤導民衆,甚至給青少年帶來負面影響,明星理應受到社會公衆的批評。
娜紮事件,再次提醒明星代言不能 " 任性 ",不是 " 金錢到處皆可爲 "。作爲公衆人物,明星在選擇代言時不僅要考慮其商業價值,更需要顧及品牌形象和文化價值,對社會大衆可能造成的影響。如此,才不負粉絲和公衆的喜愛及信任。
" 轉載請注明出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