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個月,國劇熱得燙手。
《狂飙》開年,王炸落地。《三體》接棒,評分一路猛漲,最終拿下今年國劇最高的8.7。
接着是張譯的《他是誰》,争議是真有,熱度也是真的炸。
到了最近兩周,輪到諜戰劇登場。
靳東、王志文、張志堅主演的《無間》,一路推着兩家衛視收視狂飙,東方衛視最新收視,已經接近破一。
湖南衛視的《薄冰》,雖然口碑兩極,但也拿下近幾個月最佳收視。
央一的《人生之路》,更是開播不久就頻頻破2,結局周甚至破3。
一句話,就是集體開挂。
國劇觀衆,迎來近年少見的幸福的煩惱——看誰家?
但收視一片熱騰騰中,美中不足也清晰可見——爆的,都是市場經典的爆款類型。
刑偵劇,年代劇,諜戰劇。
有沒有,更新鮮的類型登場,趁着這股國劇收視高潮,再打出一片新的天下?
昨晚,央視又出手了。
一部全新題材的現實題材大劇,《青春之城》登陸央一黃金檔。
開播首日,就直接拿下全國衛視收視第一。
霸氣。但,這到底是靠《人生之路》超強的收視底盤,還是這部劇,真有點東西?
看演員陣容,全是實力派,兩隻手數不過來了——
秦海璐、林雨申、熱依紮、朱雨辰、羅嘉良、黃維德、鞏漢林、果靖霖、餘皚磊、楊新鳴…
看題材,更顯特别。
一部聚焦智能AI機器人開發等産業核心技術自主知識産權的創業劇。
初看題材,我心裏一驚,畢竟,創業劇,一直是國産劇的一個熱門撲街劇種。
雖然,也有《雞毛飛上天》《大江大河》這種優秀典型。
但觀衆更熟悉的,還是澆水表白名場面的《星辰大海》,
或是楊穎邁着模特步出場的《創業時代》。
說白了,這種類型,一講人物成長,二講創業艱辛,三講時代浪潮,拍好了,特别過瘾,但問題是,要拍好,太難了。
《青春之城》到底有什麽金剛轉,敢攬這個瓷器活?
但在看過前2集後,我改變了原先想法。央視這次,恐怕又押對寶了。
01、信息量拉滿,2集抛出3大戲劇沖突
相比于諜戰、刑偵類等熱門劇種,都市創業題材劇明顯更難拍。
它既要插入一些行業知識确保專業,又要拍出創業真實感,還不能讓劇情枯燥。
可看度怎麽保證?
《青春之城》就一句話——把戲劇沖突拉滿。
雖然劇裏不存在反派角色。
但擋在科技自主創新前面的難題,就是最大的「反派」。
它們化作一個個難關,制造戲劇沖突,等着衆人攻克。
而與過去許多部央視大劇不同,本劇還是标準的群像劇,開場兩集,就圍繞各種科技自主創新,拍出了三大艱難挑戰:
第一個挑戰,是自主制造成果還沒出來,就面臨"先天夭折"。
秦海璐飾演的夏末擔任總經理的大灣區某變壓器制造公司,一手接着代工企業的活,一手大手筆投入自主研發,原本一步一個腳印,但一場意外打破了原先的規劃。
由于代工企業生産标準都要依照國外的标準,一旦外國更改了标準,這家公司立馬面臨巨大的尴尬:按照對方提供的标準生産的産品,如今卻慘遭退貨。
生意場上沒有道理可講,生産線一停,企業瞬間就面臨資金鏈斷裂的壓力。
夏末二話沒說,上車就打算去要債,結果剛到一家工廠外頭就遇到了被工人圍追堵截的工廠老闆,打開車門放他進來,他第一句話就是沖債主借錢。
好家夥,收債不成反被借錢,一整個想不到。
夏末硬着頭皮再去下一個廠,這家老闆倒是沒被工人圍追,而是正在給工人發工資,但這錢一發出去,更沒錢還給夏末了。
他對着夏末就是一句,"我的工人要吃飯啊",把夏末給急的,"我的工人也要吃飯啊。"
既然無法開源,就隻能節流。
被股東逼得焦頭爛額的董事長召開會議,所有人的建議都是一個砍字:要麽砍掉龐大的工資負擔,"砍"人。
要麽結束投入巨大,但遲遲沒有産出的自主研發,"砍"項目。
砍人,不舍。砍科研,不行。
因爲企業當下的困境,正是代加工不僅利潤微薄,還讓人家卡着脖子。
必須要把高科技技術握在自己手裏才行。可如果這也不砍那也不砍,企業怎麽活?
何去?何從?
懸念,埋下了。
第二個挑戰,是搞機器人的人,快堅持不下去了。
方遠艦(林雨申飾)是智能科技創業者代表,正在研發中國的智能機器人,但他一出場就被外國企業給坑了。
和前面秦海璐的企業一樣,又是一個荒謬的處境。
爲了研發機器人,他需要用到自己開發出的一項技術,但由于他已經将技術專利權賣給一家外國公司,現在他的困境是:自己反倒不能使用自己的技術了。
好家夥,把他給氣的,當面質問外國企業代理人:當初說好的讓全世界分享這項技術呢?
歸根到底,還是自主知識産權,不在我們手裏。
是不少西方國家忌憚中國發展,限制技術和設備流入中國。
方遠艦決定破釜沉舟地制造中國智能雙足機器人,啥意思?跳過常規賽,直接拿下決勝局,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但打住。藍圖規劃得再美好,終究屬于未來。
對于他的合夥人來說,他們隻着眼當下:
當初就不該讓方遠艦這個機器人癡人沾上機器人這攤事情。
但就在這時,因爲一場誤會,讓這家夥遇到了另一個專業碼農陸路。
本來是男主上門道歉,結果變成了一場碼農技術交流會。
聊着聊着兩人相見恨晚,方遠艦一拍大腿,兩人一個搞程序,一個搞機械臂,這不是他要找的機器人研發技術合夥人嘛?
直接現場發出工作offer:過來咱們一起幹。
原本事都成了,但陸路立馬面臨一場"真人"or機器人的選擇。
他的老婆宮妙直接給出選擇題:要人,還是機器人,隻能選一個。
這道題,怎麽解?
又一記伏筆,埋下了。
緊接着屬于第三大挑戰又來了。
嗯,該熱依紮出場了。
她的角色蔣楠楠原本是鵬城街道辦婚姻登記處的,結果在屢遭投訴中,得到領導重要,直接空降到服務企業的部門當頭,領導一個新到的95後。
結果剛上任,就遇到了秦海璐角色企業的麻煩事,解決企業拖欠工人工資的問題。
兩位女演技派,不用觀衆等,直接上來就是一場硬碰硬的對手戲。
一個迫于無奈企業确實發不出工資,一個上來就要解決問題。
兩位女演員表面松弛,實則空氣中暗流湧動——熱依紮:"這個問題我必須解決"。
秦海璐手一攤:怎麽管?
好戲,開場了。
發現沒,《青春之城》這個開場,一分鍾都沒浪費,兩集交代完主要角色,埋下故事主線:搞自主研發的,企業沒錢。
造機器人的,沒了老婆。
幫企業解決問題的,暫時沒辦法。
看似分出三個線頭,三條不同故事線,其實線頭根本難分難解,最後又回到自主創業研發這個核心主題上來。
而麻煩事的高強度出現,也讓劇集節奏很快,可看性不低。
而《青春之城》全副武裝,都在爲「真實」服務。
爲的就是讓觀衆感受到,自己是和劇中角色站在一起的。
越是自主制造步步艱難,越說明這項事業的必要性;
越是創業難,越是凸顯奮鬥者的可貴。
最終他們能否解開這些難題,也就成了每個觀衆的期待。
02、演技含量十足,2集秀出4個演技派
除了劇情的亮點,演員的演技也是可圈可點。
《青春之城》的演員陣容,延續了央視一套的水準。
秦海璐、林雨申、熱依紮、朱雨辰、羅嘉良、黃維德、鞏漢林、果靖霖、餘皚磊、楊新鳴,粗算就有九位實力派助陣。
盡管才剛開播,但這部劇的演技含量已被多位實力派撐起來了。
第一位,熱依紮
熱依紮隻是本劇中的三番,把她第一個說,是因爲她的表演太有驚喜。
《長安十二時辰》和《山海情》之後,熱依紮的演技迅速蛻變,拿下飛天視後成爲年代一代女星中的演技派。
但過去觀衆對她表演的印象,多半來自《山海情》中的水花,當年打動觀衆的,是熱依紮宛如清泉一般的眼淚,一場歸來戲,心碎與隐忍雜糅的複雜情緒,都寫在她的眼淚裏。
到了不久前登陸央八的《情滿九道彎》,她飾演的知識女性葉菲,依然是充滿苦情的角色。
但這次她演的竟然是個虎裏虎氣,充滿喜感的角色。
出場第一場戲,就是在婚姻登記處爲兩位老人辦理結婚登記,老人的女兒直接殺到現場,大吼大叫不準老人結,還說誰敢辦理就投訴誰。
熱依紮飾演的蔣楠楠氣得幾乎要拍案而起,人站起來了仿佛又想起領導的囑咐。
瞬間擠出笑臉正告那位女士:請她不要大吵大鬧,不然叫保安,要投訴,領導辦公室在那邊。
兩位老人順利拿到結婚證之後那位大姐又開始發狂。
熱依紮直接坐在位置上翻着白眼,佝偻着腰,一幅姐姐我不稀罕搭理你的樣子。
再搭配一些小動作,說她是真的結婚登記處人員,絕對有人信。
另一場她和朱雨辰飾演的老公去酒店過夫妻生活,結果男方沒帶身份證,被警察誤以爲從事特殊交易,這場戲更好笑。
正在敷面膜準備戰鬥的她被警察敲門詢問,最後兩夫妻隻好半途走人,氣得她沾着面膜就走上大街,邊沖老公發飙邊繼續敷,最後才扯下面膜怒吼。
但這麽飒的角色,面對服務企業工作又是細聲細氣的溫柔臉。
熱依紮完全演出了這位街道企服辦代表的潑辣能幹,而且角色帶着一股生活化的喜感,絕對讓人眼前一亮,她一出場我就開心。
熱依紮,又完成演技突破了。
第二位,秦海璐
熱依紮演得精彩,秦海璐這位實力派也不弱。
追劇才發現這是秦海璐的劇第18次在央視播出,之前的《裝台》等劇都曾在央視播過,她的《紅高粱》《白鹿原》也在央八經典劇場播過,隻能說實力派經典好戲太多。
過去秦海璐就擅長出演飒爽女強人的角色,這次飾演的夏總,從開場就被逼得焦頭爛額,工人找她要工資,欠錢的找她借錢,合作夥伴找她要項目經費,換成普通人可能已經垮掉。
但她飾演的夏末可不是吃軟飯的,作爲第一批到鵬城的拓荒者,她由最開始的電池代加工做起,逐步帶領公司轉型,什麽大風大浪沒見過。
開場秦海璐最好的一場戲是跟黃維德飾演的研發領頭人的對手戲,面對困境,她安慰對方說,"其實我也怕,不光是怕失敗,更怕你對自己沒信心。"
下一句是,"給我咬着牙,挺下去!"簡單的對白被秦海璐說的氣場十足,每句話都透着一股子霸氣。
演這種角色對于秦海璐實在是信手拈來,我唯一的擔心就是角色對她太輕松了。
第三位,林雨申
他的媽媽李小婉是李少紅的金牌拍檔,合作過《大明宮詞》、《橘子紅了》、《人間四月天》等。
早年間林雨申參演了不少李少紅的影視劇,沒紅。
反倒是2019年參演新《倚天屠龍記》中的楊逍一炮而紅,這幾年人氣一路上升,既能演《雪山飛狐》中豪氣幹雲的一代大俠苗人鳳,也能在《我,喜歡你》中飾演萌萌的大叔。
這次他飾演沉迷AI智能開發的碼農方遠艦,沒想到發揮依然相當穩。
林雨申很好地演出了角色天才中略帶的神經質,尤其是和陸路相遇那場戲,整一個碼農識碼農的相見恨晚感,說着說着就開始手舞足蹈,角色瞬間就立住了。
當代的浪漫主義是很不好演的,但林雨申把他演出來了。
最後一位,朱雨辰
這位早年憑《奮鬥》《家的N次方》家喻戶曉,又随着京味都市劇下沉而銷聲匿迹許久的實力派,這幾年終于憑演技再度崛起。
《縣委大院》中他扮演的商人鄭三就讓觀衆很有印象,《回響》中的大反派更是顯出他愈發成熟的演技。
這次他飾演服務企業政府工作人員崔江北,依然遊刃有餘。
面對領導身段靈活中又能幹實事,面對老婆發飙一路陪笑成功過關,好友跟着看起來不靠譜的方遠艦技術創業,他上來劈頭蓋臉一通怒怼,句句都透着現實。
事實證明朱雨辰已經成爲實實在在的實力派,無需任何獎項證明,因爲角色就是最好的證明。
這還隻是開場,後續劇情還将會有多位演技派登場,這出大戲,缺什麽,演技肯定是不缺。
03、聚焦自創制造機器人夢,這部劇真拍出了國劇良心
最後,說回到這部劇的題材本身——創業劇。還是自主制造題材的創業劇。
可能在多數觀衆的印象中,這種劇是和「主旋律」「偉光正」挂鈎的。
實際上,是主旋律一點不假,但主旋律早已不等于偉光正了。
甚至可以說,《青春之成》之所以能夠讓觀衆叫好,就在于它完全颠覆了這些認知。
科技企業創新的故事,新穎,但不好拍。好在劇集沒有歌功頌德,沒有空喊口号。
而是和《大江大河》一樣:
以時代的波瀾壯闊作背景,以具體人物的喜怒哀樂作前景。抒寫「大時代」下「真實人物」的命運。
這份精彩,首先在于還原最真實的企業科技創新本貌。
雖然是講述AI智能的故事,但劇情很接地氣,拍出的都是現實問題,比如是科技企業自主創新的問題是什麽?
那就不來虛頭八腦的,企業缺錢,創業者被吐槽異想天開。
但科研就是"慢工出細活"啊,過程耗時就是很久,堅持到底才有收獲。
整部劇集故事雖然虛構,但很明顯有着現實原型。
國内企業做代工的曆史曆曆在目,所以劇中主角遇到的各種被外國企業卡脖子的困境才讓人感同身受。
隻有把技術握在自己手裏,才不用受這份窩囊氣。
更難能可貴的是,劇集并未局限于"人工智能"一條創業線。
而是圍繞人工智能研發展開一個故事閉環,而故事的核心,還是人。
劇集也沒有塑造英雄,而是展現主角們普通的一面——
秦海璐的角色其實也會迷茫,熱依紮的角色剛開始爲企業服務一臉懵。
這些事迹的疊加,讓人物的性格愈發立體。
除此之外,《青春之城》還有其他「反套路」的表達。比如喜劇元素的運用。
通常而言,創業劇有一個顯著特征,就是「苦難叙事」。
但在《青春之城》這部劇裏,苦難不是底色,奮進與拼搏才是底色。
所以,劇中加入了很多喜劇元素,融入的恰到好處。
比如熱依紮這個充滿喜慶的角色,還有林雨申飾演的男主"一腳踹出個同類",這些喜感情節也不是硬來的,而是融入到主線劇情中。
最後也是最關鍵的,是劇集拍出了中國人自主制造的豪氣。
一個個看似微小的細節,給劇中主角鋪開了兩條路:堅持下來,或是放棄。
放棄很容易,秦海璐的角色放棄研發,企業的問題立馬解決。科技碼農放棄造機器人,老婆立馬轉身。
但他們選擇了第二條路,幹下去。
放棄,隻能解一時止渴,但不治本。
自主創新的目的,應該是讓沙漠中盛放出綠洲。
從無到有,從弱小到強大,當我們把技術掌握在自己手裏,有了自己的智能機器人,才能擁有一個《流浪地球2》般廣闊的未來。
故事是虛構,但很好還原出中國人創新的"骨氣";
預告片中,被所有人看衰的碼農二人組,最終開發出了中國人自己的智能機器人。
那種包含激情的創造美,直擊人心。帶來了劇情之外帶來的附加感動。
一種詩意的中國式情懷撲面而來。
爲什麽創業劇值得拍,答案或許就藏在那幅"樸實"的海報裏:
當多數國産劇,試圖給觀衆制造空中樓閣般的幻夢時。
難得有一部國劇,願意回到現實,靜靜講述着平凡人的突圍。
它可能看上去沒有那麽完美,故事開場,主角遇到的幾乎都是問題。
但足夠真實,足夠有力。
因爲創造的那一邊,有更值得期盼的這個國家青春的未來。
所以這座充滿創造的城市,才會被叫做"青春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