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财經 3 月 29 日消息,記者從東南大學方面了解到,3 月 29 日,最新一期《科學》(Science)以長文形式發表題爲 " 具有大壓電響應的可生物降解鐵電分子晶體 " 的文章,該成果由東南大學團隊完成,科研人員首次将鐵電化學與生物電子學有機結合,創新性地開發了一例壓電響應直追無機陶瓷钛酸鋇(BTO)的可生物降解有機鐵電晶體。這是自 1880 年居裏兄弟發現壓電效應以來的一個裏程碑式的重大突破。
圖片來源:南昌大學
據科技日報,研究團隊開發了一例鐵電分子晶體(HFPD),實現了小分子壓電性能的 4 倍提升,起到了 " 四兩撥千斤 " 的作用。HFPD 晶體中能夠輕松溶解于多種溶劑,特别是體液,這對于化合物在生物體内的降解過程極爲有利。此外,該化合物還展現出了良好的生物安全性、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這爲其在生物醫療領域的應用提供了廣闊的前景。
考慮到晶體的脆性和剛性,該團隊通過溶液蒸發法制備了一種柔性壓電複合薄膜。基于這一壓電複合薄膜,團隊還成功組裝了一個可控的瞬态機電器件,并證實其具有良好的生物傳感性能。這一成果不僅爲瞬态植入式電子醫療器件提供了有前途的候選材料,也爲分子壓電材料在人體健康領域的應用開辟了新的重要出口。
據揚子晚報,随着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對醫療健康的需求不斷增加。植入式壓電生物醫學器件的研究日漸興盛,這有望極大地改善人們的生活質量。壓電材料是一類可以實現機械應力和電信号相互轉換的功能材料。目前,無機壓電陶瓷和壓電聚合物占據了應用的主流,但它們是不可生物降解的,故這些傳統壓電材料制成的植入式電子器件應用于人體将面臨二次手術移除的風險。
因此,基于可生物降解材料的植入式瞬态電子器件有望爲醫學領域帶來重要變革。這些電子器件能夠在可控的時間内工作,完成工作後自行溶解在體内,且不産生有毒有害的物質。其中,天然壓電生物材料在這一方面顯示出許多優勢。但它們的壓電性能不佳,這極大地限制了它們在生物醫學中的應用。
而分子鐵電材料具有合成簡單、易于加工、輕量、生物相容性好和物理性能可調等獨特優勢,有望成爲植入式瞬态電子器件的理想候選材料。因此,亟待開發具有高壓電性的可生物降解分子鐵電材料。
東南大學熊仁根教授是鐵電化學領域的創立者。在過去十餘年間,他帶領團隊聚焦于分子鐵電材料的化學設計與研究。今年,基于鐵電化學的氫 / 氟取代策略和晶體工程,團隊開發了一例有機小分子鐵電體,實現了小分子壓電性能四倍的提升。
這一發現使得可植入式壓電材料的壓電性能達到新的高度。通過壓電力顯微鏡技術和電滞回線測試系統性地表征了該化合物的鐵電性。其相鄰分子間相互作用形成了二維氫鍵網絡,這一特性使得 HFPD 晶體易溶于多種溶劑(尤其是體液),這有助于化合物在生物體内的降解。
據悉,張含悅爲文章共同第一作者(排名第一)兼共同通訊作者,東南大學爲第一通訊單位。據介紹,張含悅的研究方向爲分子鐵電體的化學設計及其生物醫學應用,并專注于有機矽鐵電體的研究。她緻力于圍繞生物醫學問題,展開鐵電化學與生物醫學應用的交叉研究。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央視财經、科技日報、揚子晚報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