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來源于一見 Auto,作者鄭植文

作 者丨鄭植文
編 輯丨吳曉宇
圖 源 | 蔚來汽車
21 世紀經濟報道獨家獲悉,上周五下午(3 月 14 日),蔚來創始人、CEO 李斌面向産研集群全體員工進行了一場内部講話,詳解 " 基本經營單元 " 的核心邏輯,動員團隊盡快廢除慣性,提升全員經營意識,交付經營目标。" 我們要在有效的資源邊界内,把錢花在刀刃上,把時間花在刀刃上,才有可能走出來。" 李斌說。
" 基本經營單元 "(CBU,Cell Business Unit)是蔚來爲提升組織效率、實現經營目标而設立的經營機制,将公司所有經營工作拆分爲多個互不重疊的 " 基本經營單元 ",每個單元都必須建立明确的 ROI(投入産出比)指标和業績獎懲規則。對應到實操層面,就是每個部門都要單獨結算成本,計算不同項目上已花費、即将要花費的成本。
蔚來的時間表是在一季度大規模推行該制度,二季度全面落地施行,這意味着蔚來正在步入組織變革深水區。
" 公司資源邊界有限,我們就該非常清楚如何排序。過去更多憑感性判斷,現在全部通過‘基本經營單元’這套機制來幹。" 在 2024 年三季度财報會上,李斌給外界的盈利時間是 2026 年。但在此次内部講話上,李斌告訴全體産研部門員工需要擺脫過去的工作慣性,憑借新的工作機制全力以赴争取今年四季度實現單季度盈利。
李斌此前曾公開表示,2025 年将是蔚來的 4 個大年:技術大年、産品大年、換電站建設大年和國際化大年。
産品端,4 月起,蔚來将進入密集的産品發布周期,一直持續到年底,蔚來、樂道、firefly 螢火蟲三個品牌都有影響市場格局的車型陸續上市;
技術方面,滿血版 SkyOS · 天樞整車全域操作系統、自研智能駕駛芯片、世界模型支撐的端到端城區智駕将陸續交付;
換電站建設将繼續加速,沖刺縣縣通。截至 3 月 16 日,蔚來已建成換電站 3166 座、超充站 2692 座,還與長安、吉利、奇瑞等多家車企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
蔚來還将進入 25 個國家和地區,海外市場将成爲新的增長點。
" 過去十年,我們在方向、願景的部分幹得不錯,但是腳踏實地的行動部分,效率、成本控制、精益管理,很多人做得比我們好很多,我們要向優秀的同行學習。" 李斌坦言。
業務目标的達成,需要建立在經營能力提升的基礎上。2024 年全年,李斌推動各核心業務梳理出 15 個公司級體系能力,并在此基礎上推進落地基本經營單元機制,決心将局部散點的正面成功案例梳理成爲整體經營機制,體系化落地到全公司各個層面,把事做對,做快,做掙錢。
在産研端,基本經營單元就是研發項目。李斌反思過去在研發項目上,項目投資計算不夠嚴肅," 感性 " 導向,缺乏閉環機制,導緻很多浪費。後續必須通過有效的機制,計算投資回報,精細化管理,并且責任落實到具體的人。" 一定要把賬搞清楚,把項目裏每個人的時間、支出、産出都算清楚。"
李斌說,狠抓經營的本質,就是 " 低效的投資少做,高效的投資堅決做;低效的項目少幹不幹,高效的項目堅決幹。"
李斌還以自己的錯誤決策爲例進行反思,說曾經拍闆過一些看上去正确的事情,但結果發現投資回報很低,整個決策鏈路沒有機制避免這個浪費。" 我本人确實需要提高經營意識,需要檢讨。以後即使是我說要幹,算不過來賬,也不要幹。"
日前,産研部門已經開始推行工時填報,來計算每個員工對于項目的貢獻。對于機制落地過程當中的不适應,李斌強調這是團隊精細化管理的基本線,不是高要求," 不願意填工時,不願意關聯項目,隻能說明一個情況,就是這個崗位不應該存在。"
同時,他也希望員工要盡快轉變思想," 不要覺得以前沒搞,現在突然搞了,蔚來不是以前那個蔚來了。其實,蔚來早就該是這樣的蔚來。小鵬能改好,我們怎麽就不能改好?"
2024 年第一季度,小鵬的平均月銷隻有 7274 輛,經過近一年對産品定義、供應鏈渠道、營銷等方面的優化,小鵬在今年 1 月銷量達 30350 輛,重回造車新勢力銷冠。
以下是李斌當天講話和回答員工提問的主要内容,略經編輯:
李斌内部講話:" 該聽勸就必須聽勸 "
過去十年,我們在方向、願景的部分幹得不錯,但是腳踏實地的行動部分,效率、成本控制、精益管理,很多人做得比我們好很多,我們要向優秀的同行學習。
2024 年 1 月 1 日,我就寫過全員信,講要提高經營意識," 日拱一卒、久久爲功 "" 結硬寨、打呆仗 "。去年一年,我花了很多時間梳理出公司 15 個體系能力着手管理。管理不是簡單地砍人砍錢,關鍵還是提高效率,提高價值創造,提高回報率。
結合這些思考, 今年一季度陸續有管理動作落地。大邏輯上來講,整個公司圍繞業務的核心、成本的核心、費用投資的核心,去看把錢花在哪裏,去抓投入産出和效率提升。
公司 12 個基本經營單元,花錢最多的,比如研發一年 100 多億,市場一年幾十億,對應人員成本也很大。我們需要回答,這些投入到底産生什麽效果,然後做到該省省、該花花。和 2021 年相比,今天公司資源邊界肯定收窄,因爲 2022 年到 2024 年這個周期我們沒有實現經營目标。我們要在有效的資源邊界内,把錢花在刀刃上,把時間花在刀刃上,才可能走出來。
不能再按原來的慣性。本質上抓經營就是低效的投資少做,高效的投資堅決做;低效的項目少幹不幹,高效的項目堅決幹。這個大邏輯适用于所有事。
" 基本經營單元 " 就是看錢花在哪。比如研發端的基本經營單元就是研發項目。各個項目投資彙總起來,就是所有研發費用;項目産出彙總,就是研發産出。在公司層面,把這類最基本的經營對象抽象出來,就是公司級的 12 個基本經營單元,這些各個維度的基本經營單元合并起來,就是公司的經營報表。公司盈利還是虧損,就是通過這些不同維度的基本經營單元彙總起來。
我們現在就是深入搞清每個基本經營單元這些花錢或掙錢的對象,圍繞 " 基本經營單元 " 去提高效率,強化管理。
舉例來說,目前我們有 500 個大大小小的研發項目,100 多億投資到各個研發項目上去,過去立項隻算對外付費成本,内部人員投資計算很不嚴肅,都是框算,很難算清一個研發項目到底花多少錢。
另一個問題是項目閉環體系,最後有沒有交付結果,誰對結果負責,查核檢驗在什麽節點,閉環體系不嚴格。要把這些賬都搞清楚,把項目裏每個人的時間、工作、支出都算清楚賬。
再拿用戶來說,過去部分免費換電權益用戶,把車賣掉之後,我們的權益沒有回收。(注:2019 年 8 月,蔚來推出了免費換電政策,該政策針對首發車主提供了不限次數的免費換電服務。2020 年底,新購車取消了終身免費換電政策。2023 年年中,蔚來進一步調整該政策,将終身免費換電等權益從車價中剝離,推出靈活加電補能套餐,用戶将付費進行換電。)
按照協議,蔚來沒有義務再提供免費換電,但是因爲中間管理不嚴,造成很多浪費。如果更加精細化地管理,一個一個用戶去看,就能清楚哪些已經履約完畢,應該把權益收回。
其實有很多事情不做它也不會影響什麽,有一些可能是慣性,以前好像有項目有預算就一直做。但可能市場都已經發生變化了,當時立項時的一些前提條件可能都變了,那大家還在慣性地在往前,我們是不是抽出來去做更高效的事情呢?這方面我自己也需要檢讨,拍闆過一些投資回報很低的事情。公司立項機制沒有否決掉這種看起來很對實際上回報很低的項目,浪費了很多錢。我本人确實需要提高經營意識,需要檢讨。以後即使是我說要幹,算不過來賬,也不要幹。
如果不去算清投資回報,沒人對結果負責,沒有閉環體系,就會造成很多浪費。公司資源邊界有限的情況下,一些低效的項目在浪費錢,一些需要加大投入的項目反而沒投入足夠的錢。
從去年到現在,這套管理範式越來越清晰。任何一個項目,都得有人對它的投資結果負責,都有一個唯一的人,要搞清楚這個項目最終能帶來什麽回報、什麽價值創造,最終得有人交卷。每個 CBU 會對應一個投資主體,就是項目投資人,他去要找公司要投資,項目立下來,分到不同執行團隊,就是經營主體,經營主體也有對應的經營負責人。每個環節都會閉環,公司很多細化流程都會受到影響。
如果沒有嚴肅立項,就意味着确實不是高優先級,就不要做。如果立項要做,就得把你的貢獻都說清楚。
成本方面,近期我們在研發端開始推進工時,這和打卡不同。工時要和項目關聯,因爲研發投入中最重頭的就是人的費用,人的費用和事的費用大概是 6: 4,軟件部門的占比會更高。如果不搞清楚項目上多少人、花多長時間,就無法計算項目成本,無法評估花多花少。
過去一年,DD 團隊(數字化發展部門)和工業化部門已經基于 " 基本經營單元 " 做了很多嘗試,比如說跟工業化相關的數字系統研發項目,回報高的就提高優先級,回報低的就降低優先級,減少投入或者取消。
公司資源邊界有限,我們就該非常清楚如何排序。過去更多憑感性判斷,現在全部通過 " 基本經營單元 " 這套機制來幹。公司目标今年實現四季度盈利,從現在到四季度其實隻剩兩個季度,在管理、成本控制、資源分配,優先級制定上,一定不能再像以前那樣感性。要實現可持續發展,一定要走這一步,得有一套合理的方法計算每個項目的投資回報。
這确實會對每個人的工作範式産生影響,每個人要盡量參與高投入産出的項目。這将驅動人力資源調配優化,有助于我們擺脫慣性。低産出的項目,該停就停;高産出的項目,該加資源就加資源。
關于填工時,我知道 SpeakOut(注:蔚來内網論壇)上有不少吐槽,我們價值小組也給我寫了很長的信,收集了很多同事的看法。填工時,在華爲等很多公司都是基本操作,我們怎麽就不能搞?這跟我們講的真誠關愛不沖突。把每天幹什麽事、做什麽項目說清楚,很正常。不願意填工時,不願意關聯項目,隻能說明一個情況,就是你所在的崗位不應該存在,你應該去找别的工作。要讓真正給公司創造價值的同事,把價值體現出來,作用發揮出來;要讓渾水摸魚的人,暴露出來。
不要覺得以前沒搞,現在突然搞了,蔚來不是那個蔚來了——蔚來早就該是這樣的蔚來。我們在執行效率、經營效率、成本控制等方面,還沒達到基準水平,給整個公司的品牌勢能、經營狀況帶來很大的挑戰。我們早就應該這麽幹。關鍵的還是要創造條件讓真正能做事的人把價值體現出來,把資源聚焦到高優先級的工作項目上。
這是基本線,不是高要求。如果公司不走這一步,連如此基本的管理程度都做不到,那才是真正的麻煩。大家對我的期望,是我能把管理做好。現在很多人教我做 CEO,我該聽勸就必須聽勸,連勸都聽不到,那就真的很麻煩。
員工問答:把蔚來的尊嚴掙回來
Q:有什麽機制能保證 CBU 朝着預期目标持續進行下去,不會淪爲應付管理層的短期運動式行爲?
A:CBU 絕不是應付管理層的短期運動,而是積極自救的長期持續行動。抓經營主體、經營負責人的工作表現,形成閉環機制,定期去看和當時計劃的經營目标是不是一緻,如果做不到,那蔚來不會存在,現在競争太激烈了,是全面競争,做好管理是基本生存條件。
Q:怎麽看待很多人說蔚來管理不行?
A:外界質疑蔚來管理效率,很多講的是對的,我們要認,我們既不自欺欺人,也不妄自菲薄,管理本來就沒有止境,我們就從管理上把自己的尊嚴掙回來。
管理就是找到問題的本質,目标一緻去解決它。别人質疑我們的管理,我們要做的事情就是靠管理把公司做好,隻有這樣才能赢得尊嚴。我們現在就是有錯就改,小鵬能改好,我們怎麽就不能改好?
Q:CBU 短期内希望看到什麽變化?
A:希望全員提升經營意識。有很多部門已經行動起來了,不光是研發。大家一旦有了成本意識,就恍然大悟,有些錢真的不該花。比如說我們的門店,很多區域公司現在都在主動減掉一些低效的崗位。管理上要有自上而下的流程機制,但是要落地更多的要看到自下而上的行動,這是一個好的開始,但也不指望一兩個月把問題都解決了,這是個要長期堅持的事。
Q:CBU 執行節奏?
A:整個節奏是希望一季度把這件事情啓動起來,二季度持續打磨,全面執行,三季度基本上要做到融會貫通。四季度靠這個機制,靠我們的管理的同時,靠新産品帶來的銷量和毛利率的提升,實現盈利。
Q:如何判斷一個項目 ROI 高還是低?是所有低 ROI 項目都不做嗎?比如說部門的體系流程建設、制定标準、前瞻的研究、基礎的賦能工作等。如果所有事情都要部門自己來承擔經營責任,對于基礎建設、基礎能力或創新類的工作會不會有抑制作用。
A:不要去把它對立起來。公司會分配一部分的資源去在預研項目上,當然這是很長期的投入。預研項目也要排優先級,不是所有的預研項目都是值得幹的。每個人都要能思考清楚自己的工作到底有什麽價值創造,無外乎兩方面,一方面是開源,一方面是節流。預研項目總得搞清楚一個時間表,10 年後的事很長遠,但不是眼下緊要的事。我們就考慮三年内的事,三年以後的事情公司層面确實沒有資源支持,任何一件事情三年内起不了作用,那就不搞。
Q:工時填寫是否真的能提升體系化效率?最後的結果有沒有可能是大家看起來都努力幹活,填了很多工時,但幹得結果怎麽樣不知道?
A:不填肯定是一點機會都沒有。部分情況下工時可能沒有那麽精準,但再不精準也是一個正态分布,總有準的,總是在一個有限的範圍内偏差。這不是我們不把賬算清楚的理由。
SFC
本期編輯 金珊 實習生張嘉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