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市場淘汰賽進程在不斷加快,寶能汽車會是下一個出局者嗎?
------------------------------- ●
撰文丨梅蘭竹菊
責編丨江
設計丨 PinZwo
若不是寶能集團的老闆被讨薪者圍堵,寶能汽車不會引起大家的關注。目前,寶能汽車旗下有觀緻和 DS 兩個汽車品牌,均被市場邊緣化,而經營不善的寶能汽車,因爲陷入巨額債務困境,最終不得不通過拖薪的方式來緩解經濟壓力,于是發生了董事長被圍毆的尴尬一幕。
盡管寶能集團表示堅決履行企業主體責任,絕大部分經營單元均正常發薪,部分存在薪資緩發的經營單元正在全力解決,從未懈怠。但是寶能汽車岌岌可危已經是不争的事實,寶能集團董事長姚振華的資本傳奇光環也正在褪色。
被暴力讨薪爲哪般?
估計誰也想不到,一個身價千億,并且縱橫商界數十年的資本大鳄,會被員工上門暴力讨薪。資料顯示,當時姚振華的邁巴赫豪車被員工圍堵,并用鐵鏈鎖住,而姚振華也深受重傷。
暴力讨薪不應該,但是換位思考,員工的核心收入主要靠工資維持,那麽寶能汽車遲遲不發工資,職員的生活壓力可想而知。而寶能汽車拖欠工資一事,其實早在 2021 年已經有消息傳出,當時寶能汽車對在職人員拖欠工資、克扣工資和不繳納公積金等一系列有損員工權益的操作不斷被寶能汽車搬上台面。
此前有統計數據顯示,寶能整個體系的 16 個闆塊,共欠薪超過 13 億元,其中,光是 2021 年 7 月至 2022 年 4 月的欠薪就達 7.2 億元,僅寶能汽車累計欠薪 6.47 億元,觀緻汽車累計欠薪 1.3 億元。也就是說,汽車業務是寶能系欠薪的重災區。然而,面對上述狀況,寶能汽車并未及時給員工以解決,時至今日,賬也沒有完全結清,最終前員工不得不上門讨薪。
寶能汽車一地雞毛,關鍵原因是産品無法走量,旗下的觀緻品牌從 2019 年開始就開始大跌,如今已經走向瀕臨破産的境地。
寶能汽車的失敗無外乎幾點,車型布局少、無過硬技術、渠道不完善等,比如車型布局層面,寶能汽車接手觀緻汽車之後三年時間才推出觀緻 7 一款車型,并且這款車的整體設計也比較保守,然而觀緻 7 的對手卻是哈弗 H6、長安 CS75 PLUS 等勁旅,沒有突出的設計難以吸引消費者喜歡。
而在技術研發層面,寶能汽車的積極性也非常低,據悉在 2017 年成爲觀緻汽車股東之後,三年後才成立科技公司來研發汽車軟件,并且一直以來觀緻汽車的軟件技術也沒有給人留下深刻印象,那麽在技術爲王的時代,沒有硬核技術在手,市場競争力就會逐漸下滑。
高端新能源是一場夢?
其實在汽車領域,寶能汽車的起點并不低。要知道,寶能集團曾經是房地産巨頭,曾經還憑借雄厚的資金實力,通過買買買的方式不斷擴大制造基地,據不完全統計,制造基地的汽車産能至少有 280 輛,不亞于一家全球著名車企。與此同時,當初寶能汽車也是雄心勃勃,曾表示用 5-10 年時間做成知名品牌,在此基礎上再用 5-10 年時間做成一個國際一流汽車品牌。
不僅如此,寶能汽車的發展也是緊跟時代步伐,早早就推出了高端新能源車品牌 BAO,并計劃在五年内至少推出 16 款車型,包括 SUV、轎車、MPV、跑車等多種車型,逐步覆蓋高端電動汽車細分市場。
而當初 BAO 品牌的誕生也是集合了天時地利人和。近些年新能源車的發展速度有目共睹,如果 BAO 品牌能順利進入新能源賽道,相信也能取得不錯的市場成績。據悉,當時寶能汽車的高端新能源車計劃還收到了地方政府抛出的橄榄枝,廣州開發區将對寶能汽車戰略投資 120 億,而 BAO 品牌也計劃将總部落戶廣州。
隻可惜,我們沒能等來寶能汽車的高端新能源車,也沒見到 BAO 品牌的身影,隻等到了欠薪、裁員、資不抵債等一系列風波。
如今,汽車市場淘汰賽進程在不斷加快,長安、吉利、長城、廣汽等傳統巨頭紛紛加速電動化轉型步伐,大幅加劇了車市的競争烈度,于是可以看到,曾經的頭部新勢力品牌,分化現象不斷加劇,而恒大、威馬、愛馳等弱勢車企更是與寶能汽車一樣面臨停産、銷售網點退網、發不出工資等問題,甚至還有奇點汽車、拜騰汽車等車企接連帶來破産公告,整體形勢相當厭倦,那麽四面楚歌的寶能汽車,未來是被淘汰出局,還是觸底反彈呢?估計不用多久就會有明确答案。
盡管寶能汽車曾發表聲明表示本集團資産紮實、底子厚實,并且經營持續向好,但是明眼人都看得出,目前寶能汽車已經走到了懸崖邊上,公司已幾近處于停擺狀态,并且自進入 2023 年以來,寶能汽車還陷入各種債務糾紛,官司不斷,被執行人信息一直在增加,所以深陷泥潭的寶能汽車,何以持續向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