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熬到周末休息,給大家聊點輕松的。
我身邊的小夥伴都知道,平時我也愛看各種冷門細膩的 " 小甜劇 "。這兩年劇荒,我把韓國導演安畔錫的作品反複撈出來重溫。
安畔錫的名字可能知道的不多,但他的浪漫愛情劇可以說是部部爆款,比如《春夜》、《經常請吃飯的漂亮姐姐》、《密會》等等,連咱們内娛都拿來翻拍過。
每一部的氛圍感都超絕不說,劇情大部分講得都是弟弟愛上姐姐。
今年安導又拍了一部新劇《畢業》,我迫不及待地追着看完,又迫不及待地來和你們分享我的感受。
依然是姐弟戀,依然是超絕的氛圍感,依然很好磕。
《密會》和《春夜》中無處不在的禁忌 " 偷感 ",也延續到了《畢業》中。
但安畔錫從來不是隻講愛情,他曾在接受訪談時說過一句話:
" 我想知道,人的靈魂是怎樣在不知不覺的瞬間裏消失的,還有擺脫出來的可能嗎?這将是我一生的主要課題。"
愛情,隻是給女主角疲憊生活的一種獎賞、一劑良藥。
而愛情之外,35 歲 + 女性必定要面對現實種種的不盡人意:職場的矛盾,掙紮又複雜的人際關系,情緒價值和人生目标感的缺失 …… 這些,可能才是我們更多觸碰的話題。
01
考試制度背後,一場人吃人的 " 厮殺 "
安導的很多愛情劇,都會有意識去描寫女性的職場,這部《畢業》也不例外,但讓我非常欣喜的是,這次的女主的職業是補習班的老師,電視劇也花了大量的篇幅,深刻的挖掘了東亞考試制度的弊病。
即便當 " 教育片 " 看,都會大有收獲。
女主徐惠珍,在韓國大峙洞一家補習機構任職,是被印在廣告牌上的明星人物。
男主李俊浩,是她教出的第一個,從學渣逆襲成名牌大學畢業生的學生。
曾經的師生關系,在李俊浩決定放棄工作了十年的大廠,來到徐惠珍所在的補習機構應聘講師後,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她不再是他的老師,而是他的同事,兩個人一同框,暧昧的小氛圍就拉滿了!
不過這并不是我想聊的重點。因爲在叢林一般的補習班生态中,偶爾的談情說愛不過是小插曲。
徐惠珍所在的大峙洞,擠滿了 1600 多個補習班,而大峙洞總面積才 0.79 平方公裏,每個補習老師,都得咬緊牙關,拼命搶奪學生資源。
35 歲的徐惠珍,已不再是從前那個心懷理想主義的少女,她心硬如鐵、精于算計,凡事都以利益爲導向。
當年初入行當老師的時候,她告訴學生們,要先學會閱讀,細心感受作品的思想感情。
15 年後,面對一張張幼稚的面孔,她的教學方式卻來了個 360 度大逆轉,十分簡單粗暴:
" 沒必要對書中的角色感同身受,反正你們也做不到,直接背下來,讀書的目的是什麽?就是爲了解題。"
在長期高壓的競争中,和名利的裹挾下,徐惠珍早已丢失了她的初心,但這并非她一人獨有,幾乎所有老師都是這麽做的。
她最強勁的對手——最佳補習班的院長崔亨善,人稱 " 白發魔女 " ——對學生說的話,更加赤裸:
"一道價值高分的選擇題,将會暗中決定你們的等級,而那個等級,有可能會成爲你在社會上的立足标準。
你要上的大學,你所擁有的工作,就連你去參加聯誼碰到的對象,都和這道選擇題有關。"
這套話術,想必每個東亞小孩都不陌生,但聽到時,那份撲面而來的窒息感,還是讓人忍不住倒吸一口涼氣。
仿佛做錯了一道題,人生就從此完蛋了似的。
徐惠珍班上有個學生,在高一的期中考試中,發現自己答錯了一道選擇題,但她覺得,自己的答案不一定是錯的。
韓國的考試制度和我們不一樣,他們雖然也有高考,但從高一開始的每一次考試成績都會被錄入,按比例算出最終成績。
丢掉一道選擇題的分,在學生看來,不是件小事,更何況,答案本就模棱兩可。
見學生哭得傷心,徐惠珍做了一個決定——找到學校的老師表尚燮,和他争辯,申請修改答案,或者重新考試。
表尚燮态度很強硬,甚至惱羞成怒,差點對徐惠珍大打出手。
看到這裏時,我以爲徐惠珍是個勇敢的好老師,敢于爲了學生的利益,去挑戰權威。
但看到後面,我才發現,是我太天真了。
徐惠珍的 " 大膽出擊 ",不是爲了學生,而是爲了她自己。
她刻意制造大動靜,就是爲了在這條猛獸環伺的補習班街,進一步打出自己的名氣,招攬更多的生意。
她成功了,這個事件之後,越來越多的學生慕名前來報她的課。
徐惠珍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一切——房子、車子、不斷增多的存款。
同時,還有來自四面八方的敵意和嫉恨。
02
人際關系四面楚歌
徐惠珍比任何人都清楚,在一個弱肉強食的鬥獸場中,手握大量資源的自己,成了多少人的眼中釘。
而且,補習班老師的社會地位并不高,在學校老師的眼中,他們是寄生蟲般的家夥。
同事們背着徐惠珍聚會,席間的一緻話題,是吐槽她,因爲隻要她還在,他們就不可能有出頭之日。
平時總是笑眯眯,自稱是徐惠珍 " 堅強後盾 " 的補習班院長,一到關鍵時候就背刺她。在一次新課程試講出錯後,院長讓徐惠珍去江北負責開拓新市場,把手裏的學生分出去。
明升暗降,釜底抽薪。
對院長的這套操作,徐惠珍并不意外,她知道,自己這樣的講師,對補習班來說是雙刃劍,雖然能增加收入,但也會讓掌權者極爲忌憚。
其他補習班呢,更是虎視眈眈,想方設法置徐惠珍于死地。
他們放出徐惠珍和曾經教過的學生李俊浩談戀愛的消息,還誣蔑她是一個勾引未成年男學生的失德老師。
這一招果然有奇效,家長們态度大變,看向徐惠珍的眼神中全是鄙夷,并強行讓孩子退掉了她的課。
一夜之間,曾經的明星講師成了過街老鼠,曾經滿滿當當的教室裏,如今隻稀稀拉拉坐了幾個學生,而且沒有人認真聽講,都在看她的笑話。
徐惠珍名利雙收生活的背面,是四面楚歌,是一地雞毛,這就是人到中年後要面對的職場,環境惡劣,沒有真心以待的夥伴和盟友,隻有攻擊和互相利用。
活成賺錢機器的她,感受不到一絲價值感和幸福感,隻有每天上下班臉上挂滿的疲憊。
03
溫情與救贖
徐惠珍的内心掙紮,折射出導演的價值觀:唯利是圖的取向需要警醒,人與人之間應該有的鏈接,不是傾軋和算計,而是溫情與救贖。
劇中呈現了好幾個層面的救贖。
首先是徐惠珍和李俊浩之間的救贖。
李俊浩初見徐惠珍的時候,是個吊兒郎當的學渣,成績吊車尾,态度也不認真。
徐惠珍傾盡所有能力、耐心,教導他,鼓勵他,陪伴他,将他送進了名校。
所以,在李俊浩心裏,徐惠珍是他的人生導師,是把他從泥潭中拉出來的恩人。
但他不知道的是,對徐惠珍而言,他的出現,也有着同樣的意義。
20 歲的徐惠珍,因爲父親生病,弟弟上學,家中債台高築,被迫辍學,一人打好幾份工還債。
在同齡人忙着讀書、戀愛、旅行的時候,她早上發傳單,白天做保潔,晚上去當老師,累到崩潰。
那段漫長的黑暗的時光,是因爲有李俊浩,他的頑劣,他的進步,才讓她感覺到,自己是一個鮮活的人,還有能量去影響他人。
愛是照見自己最好的鏡子,它能映射出我們的脆弱、掙紮和無助,也能給到我們一份和世界交手的勇氣。
第二個層面,是學生對老師的救贖。
在那堂看似失敗的新課試講上,雖然隻來了一個學生,但徐惠珍和李俊浩還是帶着使命感,堅持講完了課。
徐惠珍改變了策略,她不再灌輸解題方法,不再強調知識點,而是松弛下來,像若幹年前給李俊浩講課一樣,深入淺出地聊起作者的生平,給學生延伸出一個課本外的世界。
效果意外地好。聽課的學生成績拔尖,但他對國語不感興趣,拿高分,也隻是背熟了 " 方法 " 而已,這堂課,讓他第一次感受到了文學之美,也對自己的人生選擇有了更多的思考。
後來,當徐惠珍被院長 " 背刺 ",打算跳槽去另一家補習班的時候,無論院長怎樣道歉、哀求,甚至下跪,她都不爲所動,鐵了心要辭職。
然而,這名聽課的學生說了一句話,讓她瞬間改變了主意。
學生說,那是他目前聽過的國語課中,最棒的一堂課,會讓他一直念念不忘。
學生的誠摯,讓徐惠珍突然照見了自己的不堪:
她是老師,是給學生指引方向的人,可長期以來,她卻隻忙着追名逐利,把學生當成斂财工具,而沒想過真正爲他們的人生負責。
徐惠珍告訴當律師的閨蜜,自己決定不跳槽了,先把這屆學生帶到畢業。
工作不一定非得要跟着錢走,也可以跟随内心的呼喚和選擇。
這段對話,我反複看了好幾遍,很受觸動。
人之所以爲人,大概就是因爲那些 " 感情用事 " 的瞬間吧。
不去精密算計,不去分析利弊,不去考慮有沒有用,隻是遵循本心,做出一個不背叛自己的決定。
絕對理性的徐惠珍,臉上幾乎沒有笑容;而當她決定 " 感情用事 " 一回,卻笑得恣意、灑脫。
也許,直到這一刻,她才實現了真正的自洽。
還記得電影《心靈奇旅》裏,有一群迷失的靈魂,外表猙獰可怕,口中喃喃自語 " 成交、成交 ",不知道自己的目的在何方。
因爲,他們沉迷于自己的欲念中,心靈與真實生活失去了鏈接,猶如失魂落魄般。
《畢業》中的徐惠珍,和現實中的無數個我們,何嘗不是一群迷失的靈魂?
我們身處高速運轉的社會齒輪中,瘋狂内卷,搶奪資源,人際關系卻越來越稀薄,内在的自我越來越空虛。
故事的最後,徐惠珍放棄一手打造的 " 補習班江湖 ",回歸初心,重新求學,彌補自己曾經辍學的遺憾。
這是她的選擇,而和她同樣處境的我們,又會做出怎樣的選擇呢?
相信每個人都可以從這部劇中,找到屬于自己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