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網 記者 高飛昌 經過多輪的線上價格競猜、多場的工廠産線直播、線下門店提前開啓預約等營銷預熱動作,小米汽車的第一款車 SU7,在過去的幾個月裏拉滿了關注度。對于這款車,汽車行業裏有人看好,也有人不看好。3 月 28 日,小米 SU7 這款集結了多方關注的汽車,終于來到了 " 見公婆 " 的時刻。
小米科技創始人雷軍,以他慣常的發布會演說風格,獨自站在台上 2 個多小時," 滔滔不絕 " 地向觀衆介紹了小米 SU7。伴随着 21.59 萬元— 29.99 萬元的價格公布,這款出自手機廠商之手的汽車,正式加入了汽車市場。
值得一提的是,在小米 SU7 發布會台下坐着的觀衆裏,有長城、北汽、長安、蔚來、小鵬、理想等幾家車企的負責人。雷軍在現場 " 緻敬 " 了這些還在堅持造車的 " 英雄 "。
一方面是 " 緻敬 ",另一方面雷軍又不斷地強調,小米 SU7 是 "50 萬元以内最好的車 "。雷軍和小米汽車," 既想要尊重同行,又想要超越同行 "。
技術創新重在智能與生态
雷軍全程 2 個多小時的發布會演說,充滿了個人色彩。
通常的汽車發布會,時間簡短,且隻強調車輛的核心配置。但小米 SU7 的發布會,時間很長,且講述的非核心細節偏多。例如關于車身的 9 種配色,雷軍花了超過 15 分鍾去解說。講解内飾、空間,也花了十來分鍾。真正與汽車相關的技術,譬如動力、座艙、智駕、安全及品質,雷軍雖有講到,但講解不算清晰。
以動力爲例,雷軍提到,小米 SU7 的續航最高超過 800 公裏,百公裏加速最快 2 秒級,充電采用 871V 碳化矽系統,以此表示小米 SU7 是 "50 萬元以内最快的車 "。不過,衡量一輛汽車好不好開,并不僅僅是通過加速快慢來衡量的。
在智駕方面,小米 SU7 搭載來自英偉達的 Orin 硬件平台;智能座艙方面,小米 SU7 的澎湃座艙,搭載了高通 8295 芯片。不過,對于這些硬件的算力卻沒有過多提及,而是重點描述用起來怎麽樣。
比起汽車本身,雷軍把重點放在了 " 人 - 車 - 家生态 " 的介紹上,對于這部分雷軍講了半小時左右。在現場演示中,小米 SU7 可以與小米的手機、平闆、電腦、家用電器等之間實現互聯互通。比如有後排 K 歌功能、有融合了大模型的 " 小愛同學 " 語音控制系統。
" 智能和生态是小米汽車最大的優勢 "。雷軍說。他還不忘強調,雖然科技巨頭蘋果宣布不造車了,但小米汽車生态還是會很好地支持蘋果應用,如 Carplay 系統。
事實上,主打智能科技和生态,符合業界對小米 SU7 的預期。華爲、魅族等科技公司也在這個方向不斷發力,而不同點在于,小米可以将自己的車融入自己的生态,實現更爲直接的互聯互通。
在發布會末尾,雷軍還介紹了小米 SU7 的周邊産品,包括 1:18 車模、馬克杯、棒球帽等産品,這也是和其他新車發布會不同的一點。
價格與定位偏離 " 米粉 " 群體
比起汽車本身,外界更關心小米 SU7 會如何定價,這不僅涉及新車在市場上的競争力,也直接關乎小米汽車面向的消費群體是誰。
通過上市之前的多輪價格競猜,小米汽車已經否定了 "9 萬 9""14 萬 9""19 萬 9" 的價格,最終定下的是起步 21.59 萬元。這一價格多少令外界感覺 " 高了 ",如果與過去小米手機的高性價比特點做對比的話。
雷軍對此做出了解釋,表示小米 SU7 在開發之初是與特斯拉 Model3 對标的。他在發布會現場羅列了 Model3 的定價,指出 Model3 僅在百公裏電耗和智能駕駛領域算力兩個方面比小米 SU7 強。" 如果定一樣的價錢,那麽很多人都會選擇小米 SU7。" 雷軍說,而 21.59 萬元還是比 Model3 便宜 3 萬元。
實際上,在汽車市場中,将特斯拉 Model3 作爲 " 假想敵 " 的汽車非常多,但無一例外沒有實現對 Model3 的超越。再者,自 2023 年開始,國内汽車市場的價格戰從未間斷,今年更是進入了白熱化階段。年初以來,很多此前定價 30 萬元的車,價格都下探到了 20 萬元區間。
小米 SU7 面對的競争對手絕非 Model3 一款,還包括極氪 007、智界 S7、比亞迪漢、小鵬 P7 等多款同價位車型。與這些競品相比,小米 SU7 并非最具價格優勢的。因此,在真正的市場較量中,小米 SU7 仍需進一步明确其定位和消費群體。20 萬元以上的起步價,說明小米汽車所面向的消費群體,與此前小米手機的 " 米粉 " 不完全是一個群體。
小米 SU7 給自己的定位是 " 承載所有向往的夢想之車 ",這一定位并不清晰。此外,小米 SU7 标準版對标 Model3,MAX 版本則對标了保時捷 Taycan,Model3 和 Taycan 并非一個賽道的車,因此這種對比方式欠妥。
小米 SU7 會走紅嗎
此前汽車行業中已經有人發問:我們需要一個新的汽車品牌嗎?放在今天品牌林立的車市中,這一發問同樣适用。
小米進入造車領域是在 2021 年,當年雷軍說," 小米汽車将是人生中最後一個創業項目,我願意壓上我一生的榮譽和成就,爲小米汽車而戰 "。在此次小米 SU7 發布會上,雷軍說," 這給了我很大的勇氣,也給了我巨大的壓力。造車三年來最大的感受就是造車真是太難了 "。
雷軍提到,當前汽車市場很卷,但是因爲成本因素,小米 SU7 的價格無法再低。但比起定價,真正讓雷軍沒想到的是,今年科技巨頭蘋果宣布停止造車,這對所有的跨界造車者都帶來了相當大的沖擊。
汽車進入電動化、智能化的變革期,爲跨界造車者帶來了新機會,但汽車市場并不缺少一個沒有特色的品牌。人們對于華爲、小米、百度等科技公司跨界造車者,最初的期待中包含它們能夠帶來颠覆性的科技引領的預期。
現如今,華爲明确自己不造車,而是要幫助車企造好車,而在打造問界品牌方面,經過了兩三年的磨合才逐步找到節奏;百度與吉利合作成立了集度汽車,後期發展也不順利,如今已變身爲吉利旗下的極越汽車。
在造車的科技公司中,隻有小米踏入了自己造車的道路。但小米是否給汽車行業帶來了引領性的改變?這始終是一個核心問題。
從小米 SU7 發布會來看,不論是技術領先優勢還是價格競争力,這款車都沒有帶來太多的驚喜。技術和成本優勢,一向是汽車行業競争的兩大法寶,小米汽車在這兩大方面都有所缺失。
不過仍值得期待的是,小米的智能生态是否會發揮作用,繼而通過生态賦能改變行業。
小米 SU7 隻是一個開始。雷軍談到,汽車行業是長期主義的事情,并表示," 小米希望通過 15 年到 20 年的努力,成爲全球排名前五的汽車企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