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聯社 12 月 13 日訊(編輯 馬蘭)2022 年是傳奇的一年,随着俄烏沖突的爆發,全球的經濟和政治格局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而歐洲未來的發展也成為了全球極為關注的話題。
目前,歐盟的傳統 " 老大哥 " 德國開始積極推進歐盟 " 全球門戶 "(Global Gateway)計劃。據媒體報道,德國執政聯盟 " 紅綠燈 " 政府日前向歐盟委員會發送了一份秘密項目清單,催促歐盟加快在全球進行基建投資的步伐。
" 全球門戶 " 計劃是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約一年前提出的概念,計劃的主要任務是讓歐委會、歐盟成員國和當地企業聯合組成歐洲投資團,在全球範圍内投資 3000 億歐元,推進各地重大基礎設施項目的建設。
但該倡議在歐盟冗長的議事程序中幾難寸進,目前為止披露的基建項目都是歐盟早已敲定的投資,并沒有新鮮的東西。
然而,在德國紅綠燈政府的秘密清單中,塞爾維亞的锂礦、連接西非内陸國家和加納港口的鐵路、智利與澳大利亞之間的數據電纜等項目,成為全球門戶計劃中的新看點。
德國經濟部長哈貝克,外交部長貝爾博克等一衆綠黨官員緻信馮德萊恩稱,歐盟不能隻是将現有項目重新列一遍,必須盡快确定新的、令人矚目的旗艦項目,并向企業籌集資金,落實投資。
綠黨的算盤
德國政府的秘密清單中,一個重點關注區域是巴爾幹地區。德國政府希望歐盟可以撥款幫助波黑建設一個風電場,并在塞爾維亞參與锂的開采。
巴爾幹是連接歐、亞、非大陸的樞紐,也是俄羅斯西進的必經之地,向來是國際關注的焦點地區之一。德國想要在該地區借歐盟之手投資,既可以讓歐洲更多地參與到當地決策中,也可以帶來更多的增長機會。
據埃森哲此前介紹,巴爾幹半島的能源投資機會很大,風電的年均增速可達到 6.7%,而光伏基本上保持 4% 的年增長。而德國又是風電制造領域的領先國家之一,推動波黑的風電投資,于德國來說,既成全了名,又成全了利。
此外,在塞爾維亞的锂礦項目也符合德國及歐盟的戰略目标,進一步減少對外部電池原材料的依賴,加強歐洲在新能源汽車供應鍊上的安全性,也能讓汽車大國的德國擁有更多的成本優勢。
從巴爾幹地區的投資重點看,德國政府相比于援助當地建設更現代化的社會,更像是在為自己和歐盟尋找新市場和新供應鍊的可能。
其選擇項目的核心标準則遵循快速變現和氣候保護兩個重點,又反映出德國綠黨的鮮明特色。按照其當地媒體的話說,這屆德國政府已經迫不及待想要幹出點成果了。
德國商業界對德國政府的積極态度也很贊同。德國工業聯合會(BDI)預計全球門戶計劃将在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國家創造大量的訂單,并讓德國企業受益。
難題
上周日,歐盟委員會召開了全球門戶基建投資計劃董事會首次會議,會上馮德萊恩表示,該計劃首先是一個地緣政治項目,将幫助歐洲擴大影響力,因為基建投資正是當今地緣政治的核心。
歐盟稱,歐委會将在 12 月 15 日提交 40 個項目,預計将産生超過 500 億歐元的投資。
然而,歐盟一些成員國對此野心不大。很核心的矛盾在于,各國籌錢的能力參差不齊。
即便是目前非常活躍的德國,其對全球門戶計劃最積極的也是綠黨人士,而一同執政的自由民主黨則更介意債務規模,并對借債籌集資金強烈抵觸。
而基建投資往往政治考量大于經濟利益,且回報時間相對較長,這對資金不那麼雄厚的國家來說往往是一種打腫臉充胖子的冒險。
另一方面,雖然德國等發達國家代表了歐洲領先的制造業水平,在基礎建設上也一直素有名氣,但能源危機下的德國制造業更需要考慮高成本的現實問題。
在能源成本長期高漲的預期下,綠黨希望通過全球門戶計劃創造市場、拉動制造業出口固然是個好想法,但并非是長久之策。
更尴尬的是,德國人可能也會覺得這個主意挺 " 馊 "。讓政府花着歐盟從企業和其它渠道籌集來的錢,去其他國家搞基礎建設,很容易讓德國人抱怨:為什麼不把這筆錢先拿來修整國内的基建,比如夏天和冬天都瘋狂誤點的火車?
精打細算幹實事
此外,歐盟想要借 3000 億歐元來用基建打動發展中國家的心,從規模上看并不容易。根據媒體估計,全球範圍内的基建建設需要大約 13 萬億美元來實現,而美國的 " 重建美好世界 " 計劃就将預算估算在 4 萬億美元左右,歐盟的 3000 億歐元一比就遜色很多。
而歐盟的全球門戶計劃很顯然相比于合作,更像是與其它國家的全球基建項目的一個競争性計劃,因此該項目的撥款規模決定了該計劃更需要精打細算的特色,自然也會讓其政治影響力受到限制。
然而,在這一點上歐委會可能與德國綠黨的心情頗為相同,在 2022 年的一連串壞消息打擊後,它們都迫切需要做出一點成績,再次将全球門戶計劃當做重點也可能是無奈中的最佳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