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Introduction
偏安一隅的成都,卻又色彩缤紛。
作者丨康 琴
責編丨曹佳東
編輯丨靳鵬輝
提起去年的成都車展,相信大家都還記憶猶新,高溫、限電和因疫情停辦……
時隔一年之後,8 月 25 日第 26 屆成都車展即将拉開帷幕。
無論是作爲中國四大 A 級車展之一,還是中西部車市的 " 風向标 ",亦或是考慮到成都汽車市場龐大的體量本身,成都車展在我國汽車市場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衆所周知,自從今年 1 月初特斯拉突然宣布大幅降價之後,國内汽車市場就一直彌漫在 " 價格戰 " 中,并且從近期歐拉、哪吒、極氪、特斯拉和 Smart 等品牌紛紛推出的優惠活動來看,還有愈演愈烈的趨勢。
爲了保證終端市場的優惠力度,今年很多品牌和車企都不同程度地減少了市場營銷和推廣方面的費用,這也使得此次成都車展的規模和體量以及受邀媒體數量受到了一定影響。
那麽作爲成都車展的舉辦地,成都這座城市自身的汽車市場情況究竟如何?
" 又多又新 " 的成都
整體來看,盡管地處西部,但一直以來成都的汽車消費實力都不容小觑,在全國各大城市中名列前茅,甚至超過了很多直轄市和沿海城市。
有統計顯示,1999 年成都就開始成爲國内的私家車 " 第三城 ",幾年後快速超過廣州,此後長期穩居全國第二,僅次于北京。根據公安部最新數據,今年上半年成都的汽車保有量已超過 600 萬輛,是全國唯二跨過這一門檻的城市之一。
成都的汽車保有量能如此持續地大幅領先于國内絕大多數城市,除了是依靠早年奧拓、賽歐、瑞納和捷達等車型創造的巨大優勢外,近年來其新車市場,特别是其中占據絕大部分份額的乘用車領域依舊保持強勁的勢頭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從最能真實反映終端市場成交量的乘用車上險數(含國産與進口)來看,2019 年及此前的數年間,成都的新車銷量一直隻少于上海,2020 年開始被北京反超,但憑借着幾乎每年都保持在 50 萬輛以上的出色表現,其繼續跻身全國前三強。
顯然,無論是從汽車保有量還是新車銷量的角度,成都汽車市場都是全國體量非常龐大的單一市場之一。不僅如此,得益于較高的接受度和充電樁等基礎設施的逐漸完善,比如私人充電樁安裝方便和公共快充樁數量較多等,成都的新能源汽車數量也非常可觀。
需要說明的是,由于與市場份額超過 90% 以上的國産乘用車相比,進口新能源汽車乃至整個進口車的數量非常少,因此在計算新能源銷量時主要參考國産乘用車的數據。
從近三年的數據來看,2021 年成都的新能源乘用車銷量爲 9.2 萬輛,居于全國第 6,緊随上海、深圳、北京、廣州和杭州之後,2022 年憑借 16.4 萬輛的優異成績,成都超過北京前進至第 5,今年前 7 個月其新能源銷量已達到 11.3 萬輛,繼續穩居前 5。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今年的排名沒有變化,但成都與深圳、杭州、廣州的相差最多不超過 5,000 輛,而且它隻落後廣州 2,128 輛,隐隐有超越之勢。
伴随着銷量的快速增長,成都的新能源滲透率也突飛猛進。
2022 年成都的新能源滲透率由前一年的 18.0% 大步躍進至 32.2%,同比增加超過 10 個百分點,今年前 7 個月成都更是已經達到 35.9%。這一表現,大概率還與上海、深圳、北京、廣州和杭州等城市存在一定的差距,但卻遠遠高于全國相應 26.3% 和 31.9%。
偏愛大衆與 BBA
在對整體情況有所了解之後,又不禁想要知道到底是哪些品牌最受到成都消費者的青睐,而這又能反映出成都市場的哪些特點呢?
還是以體量較大的國産乘用車爲例,和國内整體市場一樣,近兩年成都汽車市場銷量持續穩定主要是依靠新能源市場的快速增長,又因後者中自主的占比達到 80% 左右,所以自主品牌的份額在不斷提升,正逐漸逼近 50%,其中今年前 7 個月已經達到 48.6%。
與之相呼應的是,在今年前 7 個月成都乘用車品牌銷量前十中,自主品牌的席位已增加至四個,依次分别是比亞迪、長安、吉利和理想,其中理想是首次闖入十強之列。
具體而言,憑借着旗下豐富的産品矩陣和較高的性價比高,比亞迪在成都市場的銷量正在水漲船高,尤其是在秦 PLUS、宋 PLUS、漢、海豚和唐等車型的拉動下,其同比增長 55.9% 至 29,417 輛,不斷縮小着自身與大衆之間的差距。
在 UNI-V、CS75 和逸動等車型的共同努力之下,今年前 7 個月長安收獲了 18,360 輛,也得以近 3,000 輛的優勢取代豐田登上領獎台,吉利則以 13,729 輛位于第 7。
與前三者相比,理想更令人感到驚喜。随着今年 L7、L8 和 L9 的三管齊下,截止 7 月該品牌在成都的總銷量達到 11,193 輛,幾乎相當于去年同期的三倍,也已遠遠超過去年全年的 7,208 輛。同時,這一成績還隻比奔馳少 132 輛,這是否意味着今年理想在成都的銷量可能會超過奔馳呢?
除了自主的走強,成都車市還有一些自己獨有的特色,最明顯的就是對于歐系(包含德系、法系和瑞系,主要以德系爲主)繼續保持熱愛。
面對來勢洶洶的自主陣營,無論是美系還是日系,更不用提韓系,這些系别的份額均有所減少,但來自歐洲大陸的汽車品牌們似乎卻并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今年前 7 個月市場份額仍維持在 30% 的左右,其中大衆品牌依舊是成都市場的銷冠。
相信不少人都已知道,從今年一季度起,比亞迪在國内的上險數銷量就已開始超過大衆,成爲國内汽車品牌的榜首,然而讓人沒想到的是在成都汽車市場中大衆依舊遙遙領先于比亞迪,前 7 個月兩者仍相差 1 萬輛。按照目前的走勢,今年全年比亞迪可能還是無法在成都将大衆拉下冠軍寶座。
不僅是對大衆,成都對三大傳統豪華品牌也是 " 偏愛 " 無疑。
2019 年至今年前 7 個月,奔馳、寶馬和奧迪一直在成都乘用車品牌銷量中穩居前十,這在全國各大城市中都是僅爲罕見的。雖然,在新能源浪潮的席卷之下,特斯拉已然有趕超 BBA 的迹象,接下來理想可能也會帶來一些變化,但短期内還是無法改變這三者在成都市場的銷量依舊明顯高于本田、别克、日産、五菱和哈弗等普通品牌的局面。
THE END
微信号|iAUTO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