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互聯網瞬息萬變;
縱觀全網,别管是人還是現象,可能昨天還不讓上桌吃飯,今兒個就被捧上了神壇。
打個比方,以前咱們上網最怕碰到 10 後,但凡碰上了都要罵一句 " 小學雞 "。
現在不了,甭管多大輩的,通通都得改口叫他們一聲小孩哥、小孩姐。
叫哥叫姐不是對 10 後的新型嘲諷,而是一種打心底裏的認同。
那些成年人都琢磨不透的道理,他們是一點就通、活學活用。
這幫剛脫下了開裆褲的小孩們,轉頭就能教起咱們這些職場老比做人。
1
小孩哥小孩姐整頓社會
小孩哥小孩姐的簡曆年齡一般在十歲左右,但做人的經驗早就超過了苟活 25 年的我。
别看成年人天天在網上練習心眼子,但現實裏被同事陰陽了一句,還是隻敢一怒之下怒了一下。
回家後氣了半宿,最後打算第二天請殡假吊死在公司門口。
但你解了半輩子都解不開的這些人情難題,小孩哥、小孩姐們早已經遊刃有餘。
有嘴壞的同齡人惡評小孩姐:" 你的發夾我不喜歡,沒我的好看。"
小孩姐白眼一翻:" 我的東西,爲什麽要你喜歡?"
主打一個 " 我本位 " 思維,把重心放在自己身上,而不是被度量、被評判。
那邊小孩姐以邏輯碾壓邏輯,這邊小孩哥就用魔法打敗魔法。
班上同學說他穿的衣服醜,他回頭就讓親媽給買一件一樣的,理由是這樣就能每天換着穿。
" 爲什麽他們說不好看我就不能穿?我就要天天穿,讓他看習慣。"
你還别說,這可不就是近幾年網上流傳的 " 誰痛苦誰改變 " 法則嗎?
這些 10 後不僅處事比咱大膽,情緒還比咱穩定。
小孩哥在學校乖乖排着隊,突然被想要插隊的同學沖上來貼臉辱罵。
這要換我,高低得指着他家戶口本從封皮罵到最後一頁。
但小孩哥表示自己不在乎:
" 他遇到事情隻會罵人,做人水平這麽低。我遇到事情會解決問題,我水平比他高多了。"
你也别管這些小孩哥跟同齡人之間有沒有話題,哥的存在就是同齡人的話題。
我都二十好幾了,上了酒桌跟長輩敬酒還隻知道一個勁把自己杯子放低。
小孩哥呢,一邊持續輸出甜言蜜語,一邊托着長輩的杯底,悄摸就把對方的杯子往上提了提。
評論區的成年人當場破大防:這一個小動作,我學了足足半輩子。
人最後還不忘對九十多歲的老人說 " 明年我還來看您 ",給老人樂的牙花子當場出走。
如果說會來事兒是跟家長學的,那絕不精神内耗就是從娘胎裏帶的。
小孩姐邀請媽媽一起吃東西,媽媽故意用東亞特色教育 pua 女兒:" 媽媽舍不得吃,你吃吧,你吃剩我再吃。"
要知道 90 後當年被這話術拿捏地死死的,但 10 後壓根不吃這套,輕描淡寫地回了一句:" 我剩不了。"
家長還不死心:" 你看你現在多好,我小時候都沒吃過。"
小孩姐無情回應:" 你小時候不喜歡吃啊?"
家長再接再厲:" 好好學習啊,好好學習以後天天吃。"
小孩姐結束話題:" 那不得吃膩了啊?我可不天天吃。"
就這拒絕 pua 的态度,起碼領先了我二十年。
有大媽非要帶兩三歲的寶寶進騎行場地玩,還怒斥小孩哥在這裏玩危險運動,讓他們拱出去。
小孩哥深谙 " 誰先發瘋誰就占據上風 " 的道理,打起了配合戰。
前面站一人跟大媽持續理論。
邊上站仨人用尖叫、奔跑、摔倒的方式烘托氣氛。
身後還站一位噪音表演藝術家,振臂高呼 " 我是美國人 "。
這戰術雖然讓人看不懂,但還真挺管用。
大媽在節節敗退後,留下一句 " 真是精神病 " 遺憾離場。
要不網友咋說:" 小孩 " 是指他們的年齡,但 " 哥 " 和 " 姐 " 是對他們的肯定。
除了超強戰鬥力,我還在小孩哥身上看到了什麽叫戀愛腦低齡化。
小孩哥被女生打掉了牙,家長隻是問了一句誰打的。
小孩哥就急了:" 你幹嘛呀?人家都道歉了,還關心我,問我疼不疼。"
" 那你咋說的?"
" 我問她手有沒有受傷。"
在小孩哥面前,誰還敢自稱純愛戰士?
小孩哥行走江湖,雖說談不上拔刀相助,但碰上啥場面他都不犯怵。
高鐵上倆小孩搶東西搶得撕心裂肺,誰哄都不好使。
小孩哥化身高鐵判官,默默走到了他們邊上,一言不發,高高舉起個 "6"。
一個技能直接把衆人都幹沉默了。
大的一臉懵逼,小的顯然已經看入了迷。
小孩哥,請停止散發你的魅力。
2
爲啥要跟小孩哥小孩姐學做人
爲啥網上突然掀起這陣 " 小孩哥小孩姐 " 的風氣呢。
我覺得吧,大概是因爲成年人總是顧慮太多,甚至有人束手束腳到甘願當慫包。
受了欺負上了當後,大概率都不敢硬剛,還要從自己身上找找問題。
去年網上流行自稱 " 懦弱的中國人 ",就是指一部分年輕人吃了虧也不敢聲張。
小到被理發師剪了個破頭,大到替領導背了口黑鍋。
人生在世,好像主攻的就是 " 吃虧 " 二字。
我在網上看到有人總是幫室友墊錢,但室友幾次都賴賬。
網友給她支了不少招,她最終還是覺得大家都一個寝室的,不想顯得自己太斤斤計較。
九歲的小孩姐也遭遇了相似的事情。
有同學每次出去玩都說沒帶錢,有時候大家請她,有時候她會主動借,但她從來不還。
但小孩姐不僅直接找對方家長要回了錢,還努力斷絕來往。
" 我不抱着目的跟人家玩,也不喜歡人家把我當傻子。"
被熟人算計尚且如此,更别說遭到陌生人诓騙了。
就現在這社會,你可能騙得到一個大學生,但很難騙得了一個 10 後。
小孩哥在街上買到爛瓜,單槍匹馬去找攤主要求退錢。
攤主不肯,上來就是一句:" 你這小孩沒教養。"
小孩哥有理有據地反擊:" 你有教養,你父母教你賣爛瓜。"
其實我們倒不是鼓勵大家去做口舌之争,隻是覺得:
小朋友都有自主意識,我們這些成年人爲什麽總在反思?
我很羨慕小孩哥小孩姐身上的通透,這證明他們還沒有受到成人世界那套自以爲是的規訓。
因爲處在這片土地上,處在拔地而起的人情社會中,我們明顯能感覺到人越長大,受制越多。
有時候是迫不得已,但有的時候确實是在自我閹割。
一邊高喊自由,一邊推崇規矩。
哪怕沒人爲難你,自己也要給自己下命題。
要避免沖突,要自我說服,要所謂的人情和臉面,卻要不到一點好。
而在以上個别例子的評論區,我看到還有成年人指責這樣的孩子太自私、太強勢了。
我隻能說,我們不能要求人人都去反抗,但至少别去诟病願意反抗的人。
尤其是對小孩。
或許在你還小的時候,你也一身反骨。隻是後來,被迫變成了一個隻愛反思的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