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育兒江湖上,「要不要給孩子的食物加鹽」,是常年争論的熱門話題之一。
堅持科學育兒的媽媽說:
孩子沒滿 1 歲不能加鹽,吃多了對身體不好!
堅持經驗的婆婆 / 奶奶說:
不吃鹽哪來的力氣?
沒加鹽難怪孩子不愛吃!
我們以前都是這麽吃過來的!
那娃到底要不要吃鹽,早點吃鹽真的有好處嗎?今天我們就來說說。
孩子不吃鹽沒力氣?
過時了!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不吃鹽沒力氣是舊社會遺留的「刻闆符号」
以前生活條件差,饑一頓飽一頓,還得勒緊褲腰帶下地幹活兒。出汗多,體内鹽分流失得多,電解質紊亂,就會導緻身體使不上力。
條件有限,隻能往飯菜裏多加點鹽來補充體力,久而久之,「不吃鹽沒力氣」的思想就根深蒂固了。
再加上鹽在古代是被官方嚴格管控的「奢侈品」,甚至 20 世紀初,黔北一帶還出現過 30 斤米隻能換取 1 斤鹽的情況。
圖片來源:徐文仲《川鹽入黔與黔北的經濟發展》
老一輩人看重鹽也就不難理解了。
但現在,我們早已不是處在需要吃鹽來補充體力的時代了。
小孩子整天不是被抱在懷裏,就是在沙發地闆床上,一天不用走幾步路,哪會出那麽多汗,又不是去下地做童工苦力是吧。
食物中的鈉足夠孩子日常所需
吃鹽的主要目的是爲了補充鈉,而孩子平時吃的食物已足夠補充日常所需了,根本不用再另外加鹽 。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2013 版)》
0~6 個月的寶寶鈉适宜攝入量是每日 170 mg;
6 個月~1 歲寶寶的鈉适宜攝入量是每日 350 mg;
1~4 歲是每日 700 mg。
圖片來源: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2013 版)
• 對于 6 個月以下的孩子來說:
中國媽媽母乳中的鈉含量一般是 187 mg/L,隻要孩子每天喝奶量足夠,基本都不會缺鈉。
而配方奶喂養的孩子,我們以某奶粉爲例,每 100 mL 配方奶中含鈉 17.7 mg,差不多每天 960 mL 奶量也能滿足。
某奶粉中每 100mL 含鈉量,圖片來源:某奶粉成分表
• 對于 6~12 個月已經吃輔食的孩子:
除了從奶中攝入鈉,還可以通過日常飲食去獲取。
大多數的天然食物中都含有鈉,比如雞蛋、豬肉、白菜,甚至蘋果,這可都是實實在在的「隐形鈉」。
圖片來源:經《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 2013 版》整理
母乳及多樣化食物可以爲嬰幼兒提供足夠的鈉,每天幾百毫升奶,再加上一點蛋、肉,達到 350 mg 的鈉完全沒壓力。
母乳的鈉含量可以滿足 6 月齡内嬰兒鈉的需要。7~12 月齡嬰兒鈉的适宜攝入量 350 mg / d。例如一個雞蛋含鈉 71 mg,100 g 新鮮瘦豬肉含鈉 65 mg,100 g 新鮮海蝦含鈉 119 mg,100 g 菠菜含鈉 85 mg。
幾乎所有的權威指南也都不建議給 1 歲以下的孩子加鹽。
圖片來源:WHO
2022 年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也建議孩子的輔食保持原味,不加鹽、糖、以及刺激性調味品。
不加鹽孩子不愛吃飯?
想太多!
孩子的味覺比大人更敏感
對于早已習慣了重油重鹽的現代人來說,不加鹽的食物簡直可以和「黑暗料理」媲美。
但對于孩子來說,不加鹽反而可以讓他嘗到食物最本真的味道。
6 個月左右是孩子味覺發育的敏感期,他的味覺比成年人更加敏感。
而且随着年齡的增長,人的味蕾是不斷退化的。大人覺得剛剛好的味道,其實對孩子來說已經偏鹹了;大人覺得淡的,孩子覺得剛好。
有的人可能會說:那孩子怎麽一吃輔食就各種抗拒不配合呢?
孩子在沒加輔食之前,吃的都是略帶甜味的母乳或者配方奶,突然嘗到輔食,這種陌生的味道會讓他一時無法接受。
但是很快,他就會發現——
原來除了甜的,還有酸的澀的鮮的這麽多好吃的味道啊~
孩子不愛吃輔食,可能是種類不夠豐富,可能是太軟太硬,不能單純地認爲是不加鹽沒味道。
很多孩子不都是啃着水煮的花菜胡蘿蔔,依然津津有味嗎?
總之:不要以大人的口味去衡量孩子的喜好。
食物本身自帶味道
即便不加鹽,依據孩子強大的味覺敏感度,他也能從天然食物中感知到各種味道。
天然甜:水果、白菜、胡蘿蔔、洋蔥、紅薯、南瓜、水果玉米、甜豌豆等;
天然鹹:海魚、海帶、紫菜、蝦皮、貝殼類、芝士、海苔等;
天然鮮:菌菇類、豬肉、雞肉、牛肉、羊肉、魚蝦貝殼類等。
這些足以讓孩子體驗食物百味了。
孩子吃多了鹽
反而對健康有害
導緻孩子養成重口味的習慣,偏食挑食
孩子從小習慣了重油重鹽,天然食物就很難再引起他們的興趣,久而久之就容易偏食挑食。到最後苦的是誰?還不是媽媽?辛辛苦苦做的飯菜,左哄右騙孩子都難得吃一口。
反而是外面餐館加了各種雞精味精的飯菜,孩子一頓能吃好幾碗。
導緻孩子鈣質流失,影響骨骼身高發育
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孩子攝入的鈉越多,身體就會把多餘的鈉排出去,但同時,鈣質也會随之流失。長此以往,孩子的生長發育也會受到影響。
少給孩子吃鹽,就等于多補鈣,這話不是沒道理。
增加孩子腎髒負擔和成年後患高血壓的風險
我們吃的過量的鹽都是要經過腎髒處理,随尿液排出,但 1 歲以内的孩子腎髒功能尚未發育成熟,鈉一旦過量,就可能對孩子的腎髒造成損害。
重鹽飲食還會增加孩子以後患高血壓風險,而高血壓又會導緻很多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如腦卒中、心血管疾病等。
根據 2017 年《中國心血管病報告》的數據顯示,我國現有 2.9 億人患心血管病,心血管的死亡占居民疾病死亡構成 40% 以上,比腫瘤和其他疾病都要高。
圖片來源:2017 年《中國心血管病報告》
這和我們一貫以來的高鹽飲食有重要關系。
要知道,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每日鹽攝入量是 5g,而我國居民的平均攝入量達到了 9.3 g,超出了将近 1 倍!
很多人總覺得我們一輩子這麽吃過來不都沒事嗎?
是的,吃多鹽對孩子的危害不是立竿見影的,但從長遠來看,無疑是給孩子的健康埋下了大隐患。
總之,1 歲以内的孩子一般都不用再額外加鹽,1 歲以後也要适量吃鹽。
這不僅是爲了孩子,少鹽的飲食能讓全家人從中受益,何樂而不爲呢?
參考文獻
[ 1 ] 徐文仲《川鹽入黔與黔北的經濟發展》
[ 2 ] 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2013 版)
[ 3 ]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 2022 年版
[ 4 ] 蘇宜香《兒童營養及相關疾病》
[ 5 ] 2017 年《中國心血管病報告》
[ 6 ] http://dg.cnsoc.org/article/04/8a2389fd575f695101577a31ca7602d5.html
[ 7 ] WHO
本文專家
張海英
審核專家
注冊營養師
四川大學 華西公共衛生學院
公共衛生碩士
策劃制作
策劃:Mei
監制:大力
排版:月餅
題圖來源:站酷海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