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 7 月下旬的《封神第一部》開始,一個月的時間裏,黃渤主演的三部影片陸續上映,目前總票房超 35 億。燈塔專業版顯示,三部電影的票房再漲個 4 千萬,黃渤就會超過張涵予,回到内地男演員票房排行榜季軍的位置了。
早年間出演管虎執導的《上車,走吧》《鬥牛》《殺生》,或者甯浩的《瘋狂的石頭》,黃渤還是一個形象鮮明,稱得上尖銳的男演員。曾經在酒吧唱歌的小波(黃渤給自己起的藝名),如今已經成爲 200 億票房男演員,角色越來越多,戲路越來越寬,名字越來越響亮,黃渤的形象卻越來越模糊了。
立住 " 小人物 "
最開始的演員黃渤,就像他的大多數角色一樣,還是底層的小人物。
初中時因爲元旦晚會唱歌而成了學校裏的 " 名人 ",本就不愛學習的黃渤意識到唱歌能爲他帶來 " 光環 ",開始參加家鄉青島的唱歌比賽,早早開始了他的駐唱生涯。高中畢業後,黃渤就和朋友組建了 " 藍色風沙 " 的樂隊,給自己取藝名爲小波,去了廣州,在歌舞廳接着唱。
爲了當歌手,出唱片,黃渤簽了公司,但也無人問津。聽說北京是文化中心,機會多,黃渤又帶着樂隊回到了北方,繼續跑場子唱歌賺錢。離成名的夢想太遠,一場場演出消耗着黃渤的熱情,他選擇回到青島做生意。
在老家的日子沒過上兩年,黃渤又回到了北京,在好友高虎的推薦下見到了導演管虎。拍《上車,走吧》時,管虎想要一個會山東方言的農民工,黃渤的氣質接近,身上還帶着一股幹啥都認真的勁兒,就選中了黃渤。
黃渤(左)參演電影《上車,走吧》
但那個時候的黃渤還不懂演戲是怎麽回事,隻知道錢賺得比唱歌多。在媒體的報道裏,第一次演電影的黃渤以爲演員可以像導演一樣經常喊停,會自己給自己喊停,一不小心就演到了鏡頭外面,讓導演無可奈何。可沒幾天,管虎發現黃渤的感覺有了," 就感覺他什麽都會,什麽都對了,全明白。"
2001 年,《上車,走吧》拿到了金雞獎最佳電視電影獎,黃渤借來西裝走紅毯,坐在一群大腕兒中間,找到了自己真正該走的路:第二年,在幾次失敗後,黃渤終于考入了北電表演系的配音班,學得比别人都刻苦,走路騎車腦子裏都在想着怎麽演戲。
去跑組試戲的時候,被人說形象不好,但一試就能一條過,還能再 " 送 " 兩條不同的表演。黃渤的表演天分,也在與管虎合作《生存之民工》時再次展露——因爲這部劇,彼時還是新導演的甯浩選中了黃渤拍《瘋狂的石頭》。
《生存之民工》(左)《瘋狂的石頭》(右)中的黃渤
雖然演的是配角黑皮,但在電影中,餓了幾天的黃渤搶了路邊小店的面包,邊跑邊吃、幾次嗆到,這個鏡頭成了很多影迷心中的經典,而那時的黃渤雖然自己過得非常艱難,但片酬隻要了一萬元。最後的戲本來被剪得很短,甯浩保留了下來,理由是 " 老黃的角色代表了一種中國底層的生命力 "。
底層的生命力,是很多像黃渤一樣的電影演員成名之初賴以憑借的、最寶貴的東西。《瘋狂的石頭》成了 2006 年的黑馬之作,說着青島話的 " 黑皮 " 也和黃渤一樣,被觀衆記住了。
到了出演《鬥牛》時,黃渤每天需要貼上五種膠,頭上灑上西瓜汁讓牛來舔舐,一跑就是幾個小時,跑壞了 37 雙鞋。在後來的采訪裏,他說那不是一般的苦,身心的累讓他處在崩潰裏," 也就我這性格能堅持下來 "。
2009 年,35 歲的黃渤憑借《鬥牛》拿下了金馬獎最佳男主角,過去的苦都變得值得了。在那些年裏,黃渤是也是電影《殺生》裏生活在西南寨子裏的 " 無賴 ",是《民兵葛二蛋》裏從農民成長爲抗日戰士的 " 二蛋 " ——他足夠質樸,接地氣,是符合中國普通老百姓需要的形象。
黃渤參演電影《鬥牛》
直到 2012 年,黃渤公衆形象轉變的分水嶺來了。
走向圓潤
那一年,和黃渤一樣曾在《瘋狂的石頭》裏當配角的徐峥執導的《泰囧》上映,影片成爲當時影史第一部票房破 10 億的國産片,也真正意義上拉開了華語商業電影狂攬票房的大幕。徐峥成了商業片大導,主演之一的黃渤成了有票房影響力的男演員。
也是在那一年,黃渤主持了金馬獎。女主持人調侃他的着裝像睡衣,他說這幾年一直來金馬,把這裏當家,回到家自然要穿得舒服一點;蔡康永說 " 這是我家,不是你家 ",黃渤就調侃他的着裝像馬騎人。之後黃渤的 " 高情商名場面 " 越來越多," 林志玲想要嫁給黃渤 " 的話題也沸沸揚揚—— " 小人物 " 突然成了最具話題度的華語男演員了。
轉過年來,黃渤有四部電影上映,包括周星馳的《西遊降魔篇》,和林志玲合作《101 次求婚》,與另兩位金馬影帝劉烨和張涵予同台飙戲的《廚子戲子痞子》,以及與甯浩第三次合作的《無人區》,共計拿下 19.49 億的票房,成爲當年内地票房第一人——電影的 " 黃渤年 " 來臨了。
票房和名氣都有了,可以暫且休息一下了,在現象級綜藝《極限挑戰》中,黃渤還是用他的 " 新形象 " 示人,幽默搞笑、能言善道,在 " 男人幫 " 裏挑大梁,又在電影之外的領域再一次證明了自己,打開了國民度。
此時的黃渤還是常常說青島話,但更多是展示幽默調動氣氛——他再也不是那個操着山東方言的大銀幕民工了。黃渤決定當導演,開始了《一出好戲》的籌備。2018 年影片上映,13 億多的票房和豆瓣 7.1 分,名利雙收,曾經介紹黃渤第一次拍電影的高虎說," 黃渤天生就是混演藝圈的料。"
2019 年春節檔,黃渤和吳京、沈騰憑借各自主演的電影先後走進了 " 百億演員 " 的殿堂,成爲最令人矚目的華語男演員。但和吳、沈二人不同的是,黃渤的銀幕形象并不固定,他搞笑,但并不是沈騰那樣明确的喜劇演員,更不是吳京那樣的硬漢形象。
在男演員的 " 頂流 " 陣容裏,黃渤沒有明确的标簽,跳出底層後,過去的那些小角色不再适合黃渤了。而角色之外的存在感太高,讓黃渤一邊成爲國民演員,一邊變得圓潤而模糊了。在那之後,黃渤的不可替代性正在減弱。
" 萬金油 " 的正反面
回頭看黃渤職業生涯的幾個關鍵節點,都是與管虎、甯浩、徐峥和烏爾善等幾個商業片中流砥柱的導演息息相關的,他們助推了中國電影市場票房高歌猛進的過程,如今的他們回不去拍處女作的年代了,黃渤亦是如此。
今年暑期檔的黃渤還是有三部新片上映,被網友稱爲 " 是黃渤的夏天 ",可拆解來看,黃渤的形象和以前還是沒什麽兩樣。
《封神三部曲》有自己的叙事邏輯,第一部講覺醒之路,黃渤扮演的姜子牙沒有太多戲份,持榜下山、尋找天下共主,黃渤在影片中一出現,不管有沒有笑點,觀衆都會笑出來;《熱烈》主要還是講的王一博飾演的街舞少年陳爍成長的故事,黃渤在其中的文戲裏發揮重要功能,但在這個暑期檔裏,影片 8 億多的票房排名不高,聲量也不大。
黃渤參演《封神第一部》《熱烈》
到了《學爸》,黃渤才是真正的主演,從一開始經營着洗浴店、吃着火鍋的 " 佛系爹 " 到雞娃,角色不太需要調動黃渤的積極性,憑他目前的演技就足以诠釋。而影片的教育話題也被網友稱爲恐婚恐育宣傳片,票房目前還不到 3 億。如果沒有黃渤,這部電影除了票房會更低,或許也沒什麽兩樣。
在行業裏,黃渤當然是好用的演員,但正是因爲好像什麽都能演,就不再獨一無二了。曾經他在采訪裏說," 今天多大了,23 了,明年 24 了,日曆抽一張,随着馬桶就沖下去了,你會有那種特慌的感覺,就覺得今天沒做點什麽。"
如今的黃渤不再慌張了,從尖銳到圓潤,作爲演員的黃渤,好像永遠都不必再吃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