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汽車市場很大,哪怕某個細分市場占比再小,也會是一個很大的市場。" 在 2023 上海車展期間,比亞迪品牌及公關處總經理李雲飛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本次車展,比亞迪品牌(王朝、海洋)、騰勢品牌、仰望都進行了亮相。到成都車展上,全新個性化品牌—— F 品牌(内部代号)也将完成首秀。
圖片來源:企業供圖
在本屆車展中,比亞迪品牌發布了三款全新車型,其中王朝網首發的宋 L 概念車,定位爲全新 B 級純電 SUV;海洋網的驅逐艦 07 也進行了首發亮相,将于今年第三季度上市;海洋網旗下的海鷗以 7.88 萬元的起售價開啓了預售。
随着品牌矩陣的完善和新車型的加速投入市場,李雲飛稱,2023 年比亞迪在國内外市場的累計銷量目标爲 300 萬輛。
四個品牌獨立運營
" 過去十幾年,比亞迪在技術研發領域累計投入了上千億元,擁有近 7 萬名技術研發人員,共申請專利超 4 萬餘項。" 李雲飛表示," 正因爲比亞迪長期堅持做技術研發,才有了現在一連串的技術武裝到公司的不同産品上。"
比亞迪發布的 2022 年年度報告數據顯示,2022 年,比亞迪累計研發投入超 202.23 億元,同比增長 90.31%,占營業收入的 4.77%。
自 2022 年 3 月正式停産燃油車以來,比亞迪陸續推出了 "CTB 電池車身一體化 ""DM-p 王者混動 "" 易四方平台 "" 雲辇 " 系統等多項技術。" 孩子多了,都很優秀,就必須分開來安排。所以,比亞迪在迎來技術爆發期時,啓動了多品牌策略,用以滿足不同階層的消費者需求。" 李雲飛表示。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李星 攝
據李雲飛介紹,比亞迪品牌,定位 30 萬元以内市場;騰勢品牌定位爲 40 萬 ~60 萬元價格區間的豪華車市場;F 品牌定位爲 60 萬 ~80 萬元的專業個性化市場;仰望品牌則瞄準 80 萬 ~150 萬元價格區間的高端市場。" 仰望品牌産品将在三季度末開啓交付。" 李雲飛透露稱,今年 5~6 月,F 品牌的名字和 LOGO 将正式對外發布。同時,F 品牌旗下首款車型也将在成都車展首發亮相,預計四季度将開始交付和銷售。
對于外界關注的比亞迪旗下汽車品牌獨立運營一事,李雲飛給出了明确回複。" 公司旗下 4 個品牌,從研發到運營再到渠道,都是獨立的。" 李雲飛告訴記者," 我們團隊雖然實施‘雙管’,但仰望、騰勢、F 品牌會有單獨的公關團隊運營,我們隻會派駐一些骨幹加入協同協作,海外市場也一樣。"
" 價格戰 " 将傷害品牌
有觀點認爲,比亞迪在智能化技術方面略顯弱勢,或影響其整體銷量走勢。對此,李雲飛并不認同。" 在智能化方面,我們一直是領先的。包括車輛智能進入、智能座艙和智能駕駛輔助等方面,比亞迪都是處于領先位置。" 李雲飛解釋稱,比亞迪技術體量龐大,對待智能化有着自身的觀點,其中安全是最重要的。
李雲飛說:" 在智能駕駛輔助方面,别人可能講得多,比亞迪講得少,但是市面上其他品牌有的比亞迪都有。比亞迪擁有的技術太多了,有的品牌天天去強調的東西,其實是行業共有的技術,比亞迪更側重于獨有的技術。"
據悉,除堅持研發投入外,比亞迪還在堅持做垂直整合,實現供應鏈的自主可控。" 正因爲建立了穩定成熟的供應鏈控制體系,所以在疫情期間缺芯少電的情況下,我們也能比其他企業應付起來從容很多。" 李雲飛表示。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李星 攝
對于未來 3~5 年國内汽車市場競争格局,李雲飛認爲,燃油車加速向電動化轉型的速度,比大家預想得更快。" 過去幾年是國内新能源乘用車行業發展的臨界點,已從市場占有率不到 5% 增長到今年第一季度的超 30%。" 李雲飛表示,尤其是在經曆 3 月份的 " 價格戰 " 後,行業電動化的進程将會更快。
在李雲飛看來,今年一季度 " 價格戰 " 的興起,主要是由于今年年初消費者消費相對比較保守等原因。" 一些汽車品牌比較着急,才開始大幅降價,但這種行爲對品牌的傷害非常大。不過,在燃油車‘價格戰’下,可能會加速新能源車對燃油車的替代。" 李雲飛表示," 如果燃油車繼續降價,可能到今年年底,國内新能源車單月市場滲透率最高可達 50%,明年甚至有希望以 50% 滲透率起步。到 2025 年,國内新能源車市場滲透率或将高達 80%。"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