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口退稅政策,是政府控制出口的一把利器。"
文 / 巴九靈(微信公衆号:吳曉波頻道)
今天,中國外貿出現了新狀況。
12 月 1 日,新的退稅率正式實施:取消鋁材、銅材等 59 項商品出口退稅;将部分成品油、石料、光伏、锂電池等 209 項商品的出口退稅率由 13% 下調至 9%。
這次全面下調出口退稅率,是 2008 年以來的第一次轉向。次貸危機之後,中國曾多次調整出口退稅率,但每次的調整方向都是全部往上調或者部分往上調。
還有一點值得細品。特朗普 2018 年發起貿易摩擦時,中國的應對辦法是全面上調退稅率,大力扶持中國制造出口。現在特朗普再次放言要加征中國産品的關稅,中國卻下調退稅率。
面對相似的國際形勢,爲什麽要采取相反的稅收政策,這背後有什麽的深層考慮?面對出口退稅政策的突然轉向,中國企業又該如何應對?
要理解出口退稅,得從增值稅說起。
增值稅,是現代稅收制度的基石。每當商品或服務在生産經營過程中發生價值增值并流轉至下一環節時,就需要對其增值部分征稅。
舉個例子,某企業買進原料,不含稅價 100 元,13% 稅率,增值稅進項稅 13 元,合計含稅價 113 元。加工後賣出,不含稅價 200 元,13% 稅率,增值稅銷項稅 26 元,合計含稅價 226 元。
如果在這個産品在國内市場銷售,這家企業就可以向本國稅務部門申請增值稅抵扣,用進項稅 13 元沖抵銷項稅 26 元,實際繳納的增值稅則爲 13 元。
但是如果把産品賣到外國市場,這家出口企業就無法申請增值稅抵扣,就要繳納 26 元稅款,稅負就比該國本土企業更重。
爲了讓出口企業獲得公平競争的機會,稅務部門就會出手幫忙,在産品出海之前,把企業之前繳納的 13 元增值稅退回去。這就是出口退稅制度。
碼頭上滾裝輪正在裝載出口汽車
1985 年,爲了幫助中國企業走出去,中國正式啓動了出口退稅制度。
39 年來,中國經濟形勢不斷在變,出口退稅政策也得以調整和完善。
調整方法主要有四種:一是把某些新興産品納入退稅名單;二是把某些傳統産品踢出退稅名單;三是提高某些産品的退稅率;四是降低某些産品的退稅率。
1996 年,出口退稅率從 11%、13%、17% 分别降爲 3%、6%、9%。
1998 年,爲應對亞洲金融危機,出口商品的綜合退稅率由 6% 提高到 15%。
2005 年,分批取消了部分高耗能、高污染、資源性産品的退稅。
2008 年,爲了緩解全球金融危機沖擊,提高了勞動密集型商品的退稅率。
2009 年,紡織企業的出口退稅率上調至 16%,以此來促進紡織業的複蘇。
2011 年,将軟件設計出口産品納入免退稅範圍。
2015 年,提高了 8 類醫療器械的出口退稅率。
2018 年,面對貿易沖突,商品出口退稅率爲 15% 的和部分 13% 的提至 16%;9% 的提至 10%,其中部分提至 13%;5% 的提至 6%,部分提至 10%。
從這些變動可以看出,出口退稅政策至少有三種角色:出口貿易的推動器、政府财政的調節閥、産業結構的指南針。
經濟學家亞當 · 斯密認爲,出口退稅的本質是一種補貼或者是對出口的獎勵。在各種獎勵出口措施中,出口退稅似乎是最合理的了。
2012 年前後,美國和歐盟先後對中國光伏産品發起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并對中國光伏企業征收懲罰性關稅,初定稅率高達 47%,而後降爲 11.8%。
不幸的是,當時中國光伏發電場數量稀少,本土市場容量小,中國生産的光伏産品主要供應歐美市場,隻能虧本甩賣,賣得越多,虧得越多。
于是,一大批中國光伏企業應聲倒閉,還有一些公司在苦苦支撐。
爲了挽救剛剛興起的中國光伏産業,财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及時調整了出口退稅政策。兩部門規定,自 2013 年 10 月 1 日到 2015 年 12 月 31 日,中國光伏企業将享受比例約爲 50% 的增值稅退稅。
對中國光伏企業來說,這筆出口退稅就是及時雨,可以抵消懲罰性關稅帶來的壓力,保證産品在歐美市場的價格競争力。
十年後的今天,中國已經成爲全球最大的光伏産業基地。2024 年前三季度,全球光伏組件出貨量前十名企業,全是中國企業。
不隻光伏産業,中國鋼鐵、紡織、玩具、家電、手機、電腦、汽車等産業的全球化之路,都離不開出口退稅政策的助力。
當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享受出口退稅時,中國的出口貿易也就越繁榮。從《中國統計年鑒》和《中國稅務年鑒》數據可以看出,出口退稅額的增長率與出口總額的增長率是息息相關的,兩條曲線的重合度較高。
有人測算過,出口退稅每退一元錢,大概能帶動十幾元的出口額。
但是,不斷加碼的出口退稅政策,也會産生副作用,讓部分企業患上依賴症, 有時會加劇 " 外貿内卷化 "。
中國是公認的 " 世界工廠 ",在 500 種主要工業産品中,有四成以上産品産量位居全球第一。在進軍國際市場的過程中,中國企業也會把 " 中國經驗包 " 帶出去。" 中國經驗包 " 就包含了價格戰。
在光伏、锂電池、銅材、鋁材等四大萬億級産業領域,過度競争尤爲明顯。
海關數據顯示,2024 年 1 月— 2 月,中國出口光伏組件 9036.99 萬個,同比增長 42.64%;重量爲 210.20 萬噸,同比增長 40.82%;出口額爲 53.29 億美元,同比減少 23.26%。
" 兩增一減 " 現象說明,光伏市場陷入了 " 劣币驅逐良币 " 的狀态,中國企業在海外市場狂打價格戰。中國太陽能電池在南美市場的到岸價,甚至低于國内市場的批發價,價格倒挂現象越來越嚴重。
這一現象的升級,離不開資本市場、地方政府和稅務部門給光伏企業提供的無限子彈。
稅務部門給光伏企業們提供的出口退稅,剛好可以用來彌補它們在海外市場的虧損。
太陽能光伏組件的自動化生産線
不隻光伏産業,銅材、鋁材和锂電池也出現了産能過剩、無序競争、虧本經營等亂象。
例如,锂電池的産能擴張速度非常驚人,2021 年新能源車企還因買不到電池而煩惱,現在産能已經嚴重過剩了。2023 年,中國锂電池的生産能力是國内需求的 3.3 倍,全球需求的 1.5 倍,行業的産能利用率僅爲 61%。
所以,這次财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通過降低出口退稅率,倒逼技術水平低、靠政府補貼生存的企業退出海外市場。
另外,選擇在 12 月 1 日實施新的出口退稅政策,或許也有政治考量。
現在是國際貿易博弈的關鍵時機。
特朗普向來多變,上任之後究竟會不會加征關稅、到底要加征多少關稅,還是未知數。
我們主動下調 268 種産品的出口退稅,就是在向外界釋放信号,我們無意搞低價傾銷,我們希望與貿易夥伴共享共赢。
" 出口退稅 " 概念可以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 " 出口 ",影響着中國出口貿易;另一部分是 " 退稅 ",影響着中國政府收支。
對政府來說,出口退稅是一筆很大的支出。2014 年 1 月— 10 月,中國出口退稅總額爲 16958 億元,同比增長 9.9%。另一方面,全國稅收收入 150782 億元,同比下降 4.5%。
收入變少了,支出卻增多了,政府面臨着前所未有的财政壓力。
爲了緩解壓力,政府隻能通過下調部分産品的退稅率,來降低未來一段時間的出口退稅額。
所以,這一次出口退稅政策變動都走下坡路、沒有上坡路,59 項産品退稅率從 13% 降到 0,209 項産品退稅率從 13% 降到 9%。
中信建投證券估算,本次下調退稅所涉産品,每年共可減少退稅 832 億元,爲中央和地方财政省下一大筆錢。
工人趕制光伏組件出口訂單
退稅率的大幅度下調,短期内對四大行業造成了不小的沖擊。
安泰科銅研究團隊對部分銅加工龍頭企業進行了電話調研,總體反饋意見表示政策調整對企業經營發展會産生短時影響。從影響程度看,一般貿易方式出口占比較大的企業受到的影響更明顯,而對以加工貿易方式出口爲主的企業影響較小。
最大銅管出口商 " 海亮股份 " 發公告稱,公司産品出口 90% 以上都是以進料加工的方式展開,進料加工業務模式是以加工費爲稅基,受退稅調整影響很小。
生産鋁材的上市公司 " 立中集團 " 發公告稱,本次出口退稅政策的調整或将對國内外鋁價産生一定的影響,擴大國内外鋁價價差。
據上海有色網報道,近期,二十多家矽片企業在線上召開相關行業自律會議,旨在協同減産改善當前市場環境。據了解,11 月國内矽片預計産量跌破 40GW,頭部一、二線企業開工率普遍維持 3 — 4 成左右。
危中有機,唯變革者勝。
中國報關協會副會長李韪認爲,出口退稅政策的調整,是推動企業轉型升級、提高競争力的契機。
對于有志于征服全球市場的企業,李韪給出了建議:
短期内,企業可以充分利用特殊監管區域,出口至享有 " 入區即退稅 " 政策的特殊監管區域(如綜合保稅區、保稅物流中心 B 型等)。
長期來看,企業可以通過調整産品結構、提高生産效率、優化供應鏈管理等方式來增強盈利能力,以應對未來可能的政策變化和市場波動。
同樣的道理,出口退稅率的取消或下調,會加速一批投機型企業的消亡,把騰出來的市場份額交給擁有硬實力的中國企業。台風登陸後,會吹倒一批根基不穩的樹木,爲精壯大樹留下更大的成長空間。
剩者爲王。活下來的中國企業,就可以彈性調整在海外市場的産品定價,獲得合理的利潤,再把賺來的錢用來研發新技術和加強品牌營銷,進而征服更多海外消費者。
價格的本質不是産品賣多少錢,而是消費者認爲值多少錢。
本篇作者 | 饒祖分 | 責任編輯 | 徐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