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國多地出現了肺炎支原體感染的高峰,很多地區的兒科門診都已經人滿爲患,多地的疾控部門也發出了警告,需警惕肺炎支原體的傳播風險。
對于此次的肺炎支原體高峰,北京市疾控中心也發布了提醒:本市正處于肺炎支原體感染高發時段。同時也提醒市民,青黴素和頭孢對治療肺炎支原體感染完全無效,切忌自行盲目用藥。
爲啥這些藥對支原體沒有用?
很多朋友可能會奇怪,在日常生活中對抗細菌感染最常用的青黴素類藥物,頭孢類藥物,怎麽對付不了一個小小的支原體呢?其中的道理其實并不複雜,從微生物學分類來說,支原體既不屬于細菌,也不屬于病毒,它是一種具有細菌内在結構,但卻沒有細胞壁的特殊微生物,如果形象一點形容,支原體就像一個沒穿衣服的 " 細菌 "。
青黴素、頭孢等抗生素類藥物,其抗菌作用是通過藥物對細菌的細胞壁進行破壞而導緻細菌凋亡的。而支原體壓根沒有細胞壁結構,因此青黴素、頭孢等藥物就無法發揮它們的作用,當然也就完全無效啦。
圖 / 孟健
那用什麽藥才能更有效的對抗肺炎支原體感染呢?這時候另一種類抗生素就發揮了良好的作用,它就是大環内酯類抗生素,這類抗生素包括我們熟悉的羅紅黴素,阿奇黴素等,此類抗生素的抗菌機理是通過阻斷肽酰轉移酶的活性而抑制細菌蛋白質的合成。因此,對于沒有細胞壁的支原體來說,同樣能夠起到有效抑制的作用。因此,如果明确有肺炎支原體感染的病人,應用抗生素方面,可首選大環内酯類抗生素進行治療。
除了大環内酯類抗生素以外,四環素類抗生素,氟喹諾酮類抗生素,同樣也能夠有效的對抗支原體感染。四環素類抗生素包括四環素、多西環素、米諾環素等,氟喹諾酮類藥物包括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等。
但需要注意的是,一般情況下,由于 5 歲到 15 歲的兒童及青少年群體更易感染肺炎支原體,而對于少年兒童來說,四環素類藥物可能帶來牙齒染黃的用藥安全風險,而氟喹諾酮類藥物則可能會影響 18 歲以下人群的軟骨發育,因此對于感染支原體肺炎的兒童或青少年,隻有在應用大環内酯類抗生素無效(耐藥支原體感染),又确需進行藥物治療的情況下,才考慮使用四環素類藥物或喹諾酮類藥物,并充分評估用藥獲益和潛在風險的對比,盡量選擇對身體影響可能更小的藥物來進行抗支原體治療,這都需要由醫生來判斷。
這裏要提醒大家,前面說的這些内容,隻是在跟大家解釋藥物抵抗支原體的原理以及潛在的風險,出現疑似症狀可不要自作主張,應當及時就診,由大夫開具處方,并按處方服藥,以免出現意外。
通過上述介紹,很多朋友應該能夠明白我們的疾控部門爲何會提醒大家切忌自行盲目用藥了吧,實際上對于抗生素,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還存在很多的用藥誤區,接着此次的肺炎支原體的問題,繼續來爲大家介紹一下抗生素用藥中,應該避開的那些 " 坑 "。
堅持服用抗生素能 " 防病 "
曾經見過最離譜的例子,是一位老年朋友,他有親友在藥廠工作,可以拿到免費的抗生素膠囊,這位老人家就一直堅持吃,認爲可以預防疾病不感冒,這樣的做法是非常糟糕的。
抗生素類藥物都是具有明确對抗各類病原體感染作用的處方藥物,其應用範圍也有明确的界定和适應症,而長期堅持吃抗生素預防疾病的方式,非但不能預防疾病,反而可能把身體培養成了一個耐藥菌的 " 繁殖基地 ",一旦出現多重耐藥菌的感染,反而可能會面臨無藥可醫的境地,風險很大!
啥病都用抗生素 " 消炎 "
還有一些朋友,感冒了吃抗生素,嗓子疼吃抗生素,新冠感染吃抗生素,流感了也吃抗生素……認爲不管什麽身體不适,隻要吃上抗生素就能 " 消炎 ",就能治病,這種做法當然和前述的例子一樣,同樣也是不可取的。
抗生素的種類有很多,每種抗生素的抗菌譜也有差異,在對抗細菌感染或其他類細菌病原體(如支原體)感染方面,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确能夠起到良好的治療改善作用,但有些疾病屬于病毒感染,或者壓根就不是感染性的疾病問題,這種情況下,吃抗生素消炎,就是完全無效的用藥方式,反而可能會影響我們的腸道菌群健康和免疫細胞正常工作,爲身體健康帶來更多的不良影響。
抗生素注射給藥 " 好得快 "
目前還有一種常見的用藥誤區,就是認爲在使用抗生素方面,注射比口服能夠 " 好得快 "。直接注射給藥,藥物減少了口服藥的吸收代謝和首過效應,其起效速度确實是更迅速直接的,但對于很多感染性問題來說,注射給藥并不比口服給藥能夠縮短病程,隻有在一些較爲緊急的情況下或患者無法口服給藥的情況下,才應該考慮注射給藥進行抗菌治療。
圖 / 孟健
到底應該選注射還是口服藥物,不應該基于患者或其家屬覺得 " 好得快 " 爲原則,而是應該基于病情程度以及口服藥物的可行性來進行判斷确定。靜脈輸液是一種有創的給藥方式,其用藥風險遠高于口服藥物,因此,對于抗生素的應用,我們還是應該堅持能口服不注射的用藥基本原則。
抗生素 " 勁太大 "
吃吃停停
還有些朋友會走另一個極端,就是認爲抗生素副作用太大,不能吃太多,而在需用藥的時候,反而畏畏縮縮,服藥過程中吃吃停停,吃上有效果了,就趕緊停用,等病情出現反複,又趕緊繼續再吃,這樣錯誤做法同樣也要及時糾正。
在明确病情,确需使用抗生素類藥物進行抗感染治療的情況下,應該遵循足量、足療程用藥的基本原則,也就是說服藥的劑量要結合實際情況選擇合理的劑量。例如兒童結合體重選擇合理劑量,成年結合感染的嚴重程度選擇合理劑量,除了要用足劑量,還應該結合藥物的用藥療程,用足天數,如果藥物一個療程是 7 天,吃上 3 天因爲感覺 " 好了 " 就停了,反而可能會帶來病情的反複,加重病情的進展。
同時,這種錯誤的用藥方式,也會帶來感染菌逐漸耐藥的風險,如果細菌出現耐藥性,原來服用的抗生素失效,就需要尋求新的藥物來抑制耐藥菌,其治療難度和治療周期反而會大大延長。
總而言之,抗生素的應用是一把雙刃劍,抗生素的問世和合理應用,在全世界範圍内大大提升了人口的平均壽命,減少了感染性疾病的死亡率,合理使用抗生素目前仍然是對抗各類感染性疾病的重要手段,但因爲抗生素的濫用和不合理應用,也使得很多多重耐藥的細菌出現,對于某些感染耐藥菌的病例帶來了新的挑戰。希望大家都能夠合理使用抗生素,合理用藥,讓抗生素成爲爲身體健康保健護航的衛士,而不是讓身體健康翻車的助推器。
策劃制作
作者丨李津 副主任藥師 中國科普作協醫學專委會青年學組副組長
審核丨劉皈陽 解放軍總醫院第四醫學中心主任藥師
策劃丨丁崝
責編丨丁崝
往期
精選
民衆噩夢、讓美國進入緊急狀态的風滾草,怎麽就被我們當成了美食?
點亮 " 在看 "
一起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