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東方 IC)
日前,見知教育宣布公司已收到納斯達克低股價退市預警。此時,距離其上市首日盤中上漲 3620.2% 的無限風光剛剛過去了一年。
令投資者擔憂的是,見知教育遲遲未發布 2022 年年度業績報告,且從最新的公告來看,該年報還将繼續延期。
這一年内見知教育發生了什麽?
似乎早已寫好結局的上市路
見知教育的上市之路從一開始便談不上順利。
2011 年,創始人王佩璇創建了森途教育,後更名爲見知教育。2016 年," 森途教育 " 在新三闆挂牌交易。然而僅一年之後,2017 年 11 月,森途教育便從新三闆摘牌。
随後,見知教育分别于 2018 年 10 月、2019 年 4 月、2020 年 2 月和 2020 年 9 月,四度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皆以失敗告終。疫情也讓見知教育本就不平坦的上市路更加曲折。
2022 年 8 月,見知教育的上市之路終于有了轉機。8 月 26 日晚間,見知教育成功登陸納斯達克市場。發行價最終定于 5 美元 /ADS,開盤後,股價上演驚人一幕:最高漲至 186.01 美元,較發行價上漲達 3620.2%,多次觸發熔斷。雖然之後股價有所回落,但最終還是報收 18.75 美元,漲幅達 275%。
如此驚人的漲幅也讓這支本來 " 名不見經傳 " 的新股吸引了資本市場的目光。有人稱,對于深處變革困境中的教育行業,見知教育的上市起到了重要的提振作用。也有人提醒,警示 " 妖股殺豬盤 "。
然而,見知教育喜人的漲勢并未持續,随後 8 個交易日,見知教育股價持續下跌—— 8 月 29 日股價腰斬,暴跌 55.4%;8 月 30 日,股價大跌 22.7%;8 月 31 日再跌 10.5%。一連串下跌之後,其股價回到了發行價上下,并于 9 月 6 日,首次跌破了發行價。之後,見知教育的股價便再未有明顯漲勢。
從 2022 年年末起,見知教育的股價便頻繁波動于一美元紅線上下。據此前 2022 年 12 月 29 日股價截圖來看,當日見知教育收盤股價僅 0.73 美元。
一年後,見知教育收到納斯達克的退市警告。見知教育表示,納斯達克通知函不會對公司的業務運營産生影響,公司将采取一切合理措施恢複合規性。
但見知教育已長期囚于一美元紅線邊緣。這種狀況下,提振股價并脫困無疑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大漲、大跌,妖股打回原形
實際上,見知教育的股價 " 大漲大跌 " 早就有迹可循。早在見知教育剛剛登陸美股之時,便有分析指出,見知教育總股本約爲 6056 萬股,但流通股卻僅有 500 萬股。股本高度集中,流通盤少是部分中概股 " 妖股 " 股價暴漲暴跌的原因。
有私募人士稱,類似這種流通盤較小的股票更容易控盤,更容易在短期内出現暴漲暴跌,建議普通投資者謹慎對待。
更值得注意的是,見知教育此次 IPO 的承銷商是尚乘環球。而同樣由其承銷的尚乘數科在見知教育上市前一個月登陸美股,尚乘數科僅 13 個交易日股價最高觸及 2555.3 美元 / 股,漲幅超 300 倍,總市值一度飙至 3100 億美元,超越阿裏巴巴、京東、拼多多等一衆龍頭中概股。此後尚乘數科一路下行,截至 2022 年 9 月 2 日收盤,尚乘數科報收 100.01 美元 / 股,市值跌至 187.46 億美元。
有分析指出,不排除有些營銷商善于或慣于做這樣的操作,但這不一定是市場的選擇,因此對于這種瞬間成爲 " 妖股 " 的公司要保持警惕,要看其基本盤是否站得住腳。
對于見知教育,有業内人士曾指出,見知教育是典型的輕資産公司,主要靠生産内容獲利,但其課程競争力弱、營銷成本高企,利潤亦有下滑趨勢。同時其尋求轉型 C 端的挑戰很大,當前争搶流量已到了白熱化階段,怎樣讓自己的内容和别家的有所區别,怎樣讓 C 端用戶願意用公司的服務,怎樣在現金流捉襟見肘的時候還能實現引流,都是其面臨的問題。
更主要的是,見知教育目前的業務仍過于依賴外部因素。在 B2C 業務模式下,見知教育提供在線教育内容服務,一方面通過天翼視訊平台和電信供應商,另一方面通過自有的微信平台和官網。在 B2B2C 業務模式下,見知教育主要爲國内高等院校和其他機構提供在線學習平台的訂閱服務。高校和機構将購買到的訂閱服務提供給最終用戶,見知教育收取一定的服務費用。
在其 B2C 業務中,其與天翼視訊平台和電信供應商及其他内容提供商的合作關系對其業務發展至關重要,如果其中任何一方與之停止合作,其業務及業績将受到沖擊。而在 B2B2C 模式下,見知教育則需要通過第三方的内容提供商授權很多多元化内容的許可權,用于教育内容服務,将相關内容作爲其就業創業在線課程的視頻内容進行投放,用以豐富其自主開發的教育内容資源。
這些都無一例外給見知教育的發展帶來了風險和限制。
難見希望的業績
更令人擔憂的是,見知教育遲遲交不出 2022 年年度業績報告。
今年 5 月,見知教育宣布收到納斯達克市場上市資格部通知,其未能及時提交截止 2022 年 12 月 31 日的年度報告,因而不符合納斯達克上市規則規定。
納斯達克要求見知教育必須在 2023 年 7 月 17 日之前向納斯達克提交重新遵守上市規則的計劃。但截止目前,見知教育也并未就此給出明确計劃,公司 2022 年年度報告仍在延期中。
而從 2022 年度半年報業績來看,見知教育的發展似乎陷入停滞。
2022 年度上半年,見知教育教育内容服務及其他服務業務淨收入同比下降了 40.9% 至 1.05 億元。主要由于其 VIE 架構的一家子公司并未能夠在報告期内通過中國聯通網絡或微信平台向線上用戶提供輕課課程,而是由 2022 年 8 月才開始提供相應課程。此外,其主要客戶中國電信在疫情期間免費提供了相關在線教育産品,這也導緻其課程産品收入降低。
IT 相關解決方案則同比增長了 57.6% 至 1.55 億元。主要由于其報告期内完成采購及組裝項目數量增加,合同價值也随之增加;另外,由于公司 2021 年更加注重向客戶預付現金采購和組裝 IT 設備項目,定制 IT 系統服務設計開發收入減少。
兩相抵消之後,2022 年度上半年,見知教育的淨收入同比減少了 5.8% 至 2.6 億元。
與此同時,見知教育的成本開支卻仍在增加。2022 上半年,收入成本同比增加 7.6% 至 2.2 億元;總運營費用同比增長 80.52% 至 4170 萬元。這也直接影響到其利潤。
2022 上半年,見知教育毛利同比減少 44.2% 至 4000 萬元,毛利率從 2021 年上半年的 25.9% 下降到 2022 年上半年的 15.4%。這主要由于報告期内見知教育完成了更多的采購和組裝設備項目,産生了大量的設備采購成本,導緻相對較低的毛利率。同時,教育内容服務收入下降,并且繼續購買新的教育内容,豐富現有用戶體驗,推出全面的教育内容庫,吸引更多客戶,導緻毛利率下降。
由于上述原因,其淨收入從 2021 年上半年的 4380 萬元,下降到 2022 年上半年的淨虧損 290 萬元,已由盈轉虧。
縱觀目前發展,見知教育似乎已經走進了一個死胡同,上市一年便走到退市邊緣;年報遲遲難刊發,半年報已由盈轉虧。拼搏五次才得到的上市公司身份,已經變得岌岌可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