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名媛分屍案,暫時塵埃落定。
四個兇手悉數落網。
案件 Sir 一直有關注,但有效的深入報道極少,許多 " 媒體 " 将它渲染成獵奇網文,将罪案娛樂化、八卦化,以榨取流量。
輿論狂歡,實則是我們所有人的悲哀。
但最近有一種讨論終于将視線拉回焦點:
香港刑法早在 1993 年廢除死刑,因此哪怕是殺人碎屍這種性質極其惡劣的案件,最嚴重的判決,隻會是終身監禁。
不少人扼腕。
這種人渣居然還用納稅人的錢給他們養老?
冷不丁内心有個念頭——" 要是有誰能替天行道就好了。"
那 Sir 問你。
如果真有一個民間組織。
爲了正義,他們可以幫你報仇,洗冤,要債,解決那些連法律都沒轍的惡棍。
你,會想要它存在嗎?
等等。
勸你别急着回答——
模範出租車 2
改編自韓國同名網絡漫畫。
第一季開創記錄,三萬人打出了 8.2 的高分。
第二季原班人馬回歸,更是直接飙升到 9.0。
故事線非常簡單。
六人小隊以一輛黑色的 " 模範出租車 " 爲名頭,自願承擔起社會清道夫的責任,幫人代客複仇,洗刷冤屈。
他們的客戶來自社會各界——
被校園霸淩的學生、被強迫勞動的殘疾人、被電信詐騙的受害者、被性暴力緻殘疾的女童,以及韓國知名的性剝削 "N 号房 " 被害者等等。
能在影視劇中看到與現實聯動的影子,本可以說是爽劇的一大爽點。
但這一回。
抱歉。
Sir 不再跟風表揚。
身爲第一季的老粉,本對第二季期待滿滿,卻在看完更新的幾集後,有些失望。
因爲當我們面對惡的時候。
比正義的失敗更讓人難受的,是自欺欺人的精神勝利。
01
Sir 必須承認《出租車》是一部頂好的下飯劇。
它擁有韓劇的标準賣點。
帥哥美女,血脈贲張。
場面、尺度、動作,元素拉滿。
甚至于,你會感覺很爽。
比如壞人要怎麽 " 殺 "?
死了便宜。
要殺,就殺掉生的希望。
第二季開頭,男主在監獄中伺機而動,準備懲戒第一季裏 "N 号房 " 的三位罪犯。
罪犯正商量着怎樣在出獄後,繼續滿足那些 " 求資源 " 的人。
我們還能重操舊業嗎 大哥
大哥在監獄裏還有招募訂閱者啊
喂 等着我們的觀衆
光在韓國就有好幾萬人
誰成想,伴随着一聲巨響。
" 劫囚 " 片段上演。
男主使計将三人帶走,又将他們關在小黑屋中。
燈一開——
面前擺放着獄警的槍,以及電視裏報道他們襲警逃獄的新聞。
- 你手上怎麽會有槍?!
- 我也不知道
三人還沒反應過來,又 " 砰 " 一聲——
特警破門而入。
這下,本來都快被釋放的他們,因爲逃獄,一下子增刑到無期。
徹底堕入無間地獄。
爽嗎?
這隻是開始。
"N 号房 " 的結束,不過是社會罪惡分崩離析的一環,已經播出的前四集,講了兩個更完整,更隐秘的黑色故事。
第一,越南勞工案。
一位炸雞店大叔來警察局,求警察幫自己找兒子,兒子去國外打工,說好定期聯系。
但出國後就人間蒸發,電話怎麽也打不通。
後來還寄來一封遺書。
父親那個哭啊,但面對成年人出走且有遺書的情況,警察也隻能認爲是個人選擇,無法多加幹涉。
兒子生死未蔔,自己無能爲力。
萬念俱灰的大叔來到大橋上,準備輕生。
就在這時。
他瞥見一個小廣告,貼在橋的外側。
隻有跳河的人才能看見。
不願意放棄最後一絲希望的父親,還是撥通了上面的電話。
接到任務,小分隊出動。
Sir 沒想到第二季完全打破套路——
剛出場,先吃癟。
男主角孤身一人來到越南,卧底去賊巢的路上就被罪犯制住。
醒來時,他發現自己被倒挂着,懸蕩在空中。
面前是鼻青臉腫的求職者們。
以及一頭放在砧闆上,剛被宰殺的豬。
殺豬刀穩穩捏在罪犯的手上。
喻意再明顯不過——
一場精心策劃的 " 殺豬盤 "。
複仇過程具體怎樣,Sir 不細講,等你們自己去看。
概括一下。
就是模範小分隊神兵天降,不僅救出了困在他鄉的同胞,還将壞人一頓砍瓜切菜。
就像滿級大佬殺進新手村,輕松宛如韓國戰狼。
02
豆瓣的短評裏,有相當一部分人爲這份 " 爽 " 而鼓掌叫好。
爲什麽我們那麽愛看爽劇?
在爽劇中,我們往往能實現現實實現不了的正義,更能回避實現 " 正義 " 背後的代價。
看似脫離現實,其實無處不緊扣現實。
比如越南勞工的故事,有許多接受過高等教育的大學生被騙到異國,有些不可思議?
在韓國卻太正常了。
韓國高考有多卷你們知道,韓劇《頂樓》裏扭曲的階級固化你們也見識過。
除了名牌大學,那些二三流大學的畢業生們隻能遊走于的社會邊緣地帶。
不僅要面對同輩的降維打擊,還有學曆歧視下就業的壓力。
這時。
聽說國外有間大廠,專招韓國大學生,月入五萬,公費旅遊,還不看學曆 ……
誰不心動?
可來了才發現。
專業完全用不到,計算機專業的高材生,先得進修百家樂、轉輪盤、炸金花 ……
△ 你們熟悉的百家樂、澳門葡京、性感荷官在線發牌都是這類詐騙小遊戲
第二個故事,你們更熟悉。
空巢老人。
故事講的雖是韓國農村的空巢老人。
但如果關注最近社會新聞,這離我們并不遙遠。
老人因爲子女常年不在家,且多少有些積蓄。
成了詐騙分子眼中完美的下手對象。
他不覺得他們可憐,反而是成功率高的對象
詐騙犯會扮作一副關愛老人的形象,在年輕勞動力缺乏的農村幫老人們賣菜,幫他們幹點家務,陪着解悶。
等到老人全身心信任他們。
這群人便會哄騙老人簽署信用卡申請,用電話号注冊高額套餐,售賣假貨騙取稅金等等。
而這些不想給孩子們添麻煩的老人,大多會選擇自己承受一切。
一個不被注意的細節。
被騙子騙走全部家當後。
平日裏穿着簡樸的老奶奶,在走向飛馳的火車之前,好好整理了自己的衣結,又換上新鞋。
露出少有的莊重。
隻因身上穿着的不隻是韓服,更是一件壽衣。
她不想因爲自己的錯誤打擾到孩子的生活,決定去死。
當然,悲劇不會就這樣發生。
爽劇的作用就是,在人們絕望無助的時候,給予他們一線生機。
并徹底翻盤。
" 正義使者 " 的存在,仿佛是底層人民對一種不可能存在于現實的強權與正義相結合的希冀。
但爽完之後呢?
抱歉。
Sir 可能要說些掃興的話。
03
要問第二季相比第一季最大的退步是什麽,老粉大概都能異口同聲回答:
降智。
不僅是主角金手指 vs 犯罪分子的降智。
更是整個故事邏輯逐漸脫線,爲爽而爽的降智。
上一季除了男主角之外,小分隊裏的每個人都能恰如其分地展現自己的長處與角色魅力。
而整個小分隊的頭頭,出租車公司代表。
上一季還是與黑社會斡旋角力,與檢察官鬥智鬥勇的智者。
這一季隻能暫時淪爲背景闆,輸出一些不知所謂的笑點。
我們都知道模範出租車的故事不過是一劑生活的麻藥。
它的存在,就像是在法律與輿論之外缺失第三方力量掣肘的現實,擁有了短暫而又美好的查漏補缺。
法律不能制裁的罪惡,它可以;
底層無法獲得的救贖,它給予。
每一個案件,幾乎都對應真實案例。
第一季 " 趙鬥哲 ",原型來自現實中對幼女施暴,現已出獄的 " 素媛案 " 主犯趙鬥淳;
" 智障女被迫勞動案 ",原型是發生在韓國全羅道的新安郡鹽田奴隸事件。
" 互聯網老闆毆打員工案 ",原型是被拍攝到公開淩辱職員的 WeDisk 公司董事長梁振浩。
第二季顯然也繼承了這樣的傳統。
"N 号房 " 與 " 越南勞工案 ",均改編自發生在現實中的網絡性剝削與泰國非法賭博勞工死亡事件。
爲了匹配細節。
劇組還專門爲反派們還原了與現實人物一樣的服化道。
△ 上爲劇照,下爲罪犯真實照片
精心到這個地步,還有什麽不滿足的呢?
Sir 有個不太恰當的比喻:
如果說劇集打開現實的方式是精緻的工筆畫。
它跨越現實的方式,就潦草得像小人書。
男主一個人可以單挑幾十個壞蛋;
男配們的戲份被削減,徒留注水的台詞笑話;
反派們清一色的紙老虎,動不動内讧鬥毆,降低難度。
打着 " 現實 " 的旗号,淪爲 " 現實 " 的平替。
△ 這段 Sir 看得腳趾抓地
說白了——
爽與隔靴搔癢有本質區别。
當我們從劇集抽離出來,面對現實時,心裏湧上的究竟是意猶未盡的快感,還是更加失落的反差呢?
現實的差距當然不會由一部爽劇所填補。
但起碼。
我們不但可以追求爽,還能在爽了過後,思考更多。
世界本就不存在 " 模範出租車 ",有的隻是千千萬萬拼命想坐上去的乘客。
我們究竟是要繼續擔任乘客的角色。
還是在法律與道義的紅線内,盡可能成爲那個把握方向盤的人?
Sir 還記得 N 号房的真實細節。
25 歲大學生金在洙。
最初得知 N 号房存在後,他當即選擇報警,卻再無下文。
爲了不被踢群。
他從第一位舉報者成爲參與者,上傳自己的視頻,并最終成爲某一個小房間的運營者。
如果一開始,他能堅持自己那一秒鍾的正義直至更久。
那麽 N 号房是不是不會發展至如此的規模,受害者是不是又會減少一些?
從反抗罪惡,到擦身罪惡,直至參與罪惡。
其中的距離又有多遠?
回到文章開頭的問題——
" 替天行道 "。
在 Sir 看," 行道 " 是我們每個人心底相信的樸素正義," 替天 " 則會消解我們對正義的敬畏感。
天太遠了。
道始于眼皮底下,我們觸手可及的地方。
替 " 己 " 行道,替 " 人 " 行道,最終才可能行天下之道。
比起空泛而飄渺地渴求 " 以惡制惡 "。
或許堅守真正的正義,比你想象得還要來得容易。
到了那個時候。
也就不再需要什麽無聊的英雄與童話了。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編輯助理:穿 Prada 的南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