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營銷豐富層次
已經打破曆史紀錄的暑期檔,還在向更高的票房數字進發。其總觀影人次更是已經突破 4.5 億,顯示出觀衆對電影市場熱情十足。
這種熱情體現在社交媒體上,則是多部影片均在這個暑期成爲了熱議話題。觀衆開始争當自來水,電影像過去一樣重新成爲生活中重要的話題。一個有趣的側面是,觀衆不僅僅将目光停留在明星和演員身上,也開始更多地關注起諸如導演、編劇、制片人、宣發人員等幕後工作者。比如在微博上,有網友給烏爾善起外号 "u23",大鵬爲了《熱烈》賣力路演被稱爲 " 中國路演第一人 "。
定于七夕上映的《燃冬》今天也開啓了雲包場的活動。在 # 燃冬親友團請你七夕看燃冬 # 的話題下,無數圈内知名影人通過雲包場的方式請微博網友們看電影。這樣的 " 團建場面 " 屢屢出現,讓微博仿佛成爲了電影人的朋友圈。
電影人樂意分享,普通觀衆對産業開始充滿興趣,是十分積極的現象。對單片來說,以後在營銷層面可以有層次更豐富的選擇,對整個行業來說,優秀的幕後影人能形成個人品牌,也可以在今後的作品中帶來天然的号召力。
但現狀是,很多觀衆渴望了解行業,可是還對産業具體的運作機制缺乏了解,這就很需要電影産業各個鏈條上的專業人士走出幕後,與觀衆溝通、科普,破除對行業可能出現的負面印象。
于是,在社交平台上直面觀衆,不論是爲了單片成績還是行業發展,都成了這一代幕後影人需要修習的功課。而微博,成爲了這個過程中最合适的平台。
爲什麽是微博?
有流量的平台很多,但微博有适合影人生态培育的獨特優勢。
首先是既有的資源優勢。在很多不同的社交平台上,觀衆可能都會看到電影的官方賬号,物料的轉發與推送,二創圖片或視頻的層出不窮,主演的演員、明星們與用戶互動,但卻不一定會有幕後主創的個人賬号,而這正是微博的核心優勢。
比如暑期檔影片中,既有陳思誠、烏爾善這樣有多部作品履曆的導演,也有申奧、崔睿這樣的新人導演,他們都在微博有自己的賬号,并且借助微博的平台與更多觀衆進行溝通。制片人陳祉希、資深營銷人士張文伯,其個人賬号也在微博運營多年,每逢有新片上映都在微博上十分活躍。
其次是時效性優勢。不管是編輯一段文字,還是開一場直播,微博是回應觀衆熱議話題最直接的渠道。對于觀衆來說,意識到一個話題正在被熱議,往往緣起于微博熱搜,而影人在微博上直接對該話題回複,才更容易被觀衆接收到。對于争議可以直面解釋,對于好評可以聯動發散。
以《孤注一擲》爲例,影片中關于字幕組角色的設置受到了争議,張文伯第一時間在個人賬号上撰寫了長文進行回複," 創作團隊的确做過一些功課。" 在長文發布之後,這一話題登上了熱搜,引導更多的網友正确理解字幕組與非法信息之間的關系。整個暑期檔都在熱議的 " 點映 " 和 " 路演 " 等話題,張文伯也在直播連麥當中與其他博主一同讨論、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最後是影人互相之間真情流露的聯動。如果個人賬号隻是拿來當 " 第二個官方賬号 ",僅用于轉發一些傳統物料,那實際上沒有太大意義。但這些暑期檔影人在微博上,經常展露出自己真情流露的一面,完全是生動的 " 内娛活人 "。
比如《八角籠中》在拍攝過程中遇到的資金困境,這次不單單是業内人士知曉,普通觀衆們也都人盡皆知。在微博上,王寶強一次又一次地誠摯感謝一路上對電影有過幫助的圈内好友,劉若英、陳思誠等等。這不僅貢獻着一個又一個熱搜話題,同時也帶動了一批爲支持王寶強個人而走進影院的觀衆。
還有烏爾善在路演現場,響應觀衆的要求把自己的微博簡介改成了 "u23",就是因爲網友覺得 " 無二三 " 的諧音對《封神》不吉利,所以改成 " 有二三 "。據統計,《封神第一部》宣傳期間烏爾善發微博共計 326 條,漲粉 23.5w。
這些生動的時刻,都讓觀衆更立體地認知到了平時并不活躍于幕前的 " 寶藏影人 " 們。他們本身的魅力也開始拉動越來越多的觀衆關注影片。
健全影人生态
能産生這樣的影響,背後其實并非 " 無心插柳 ",而是 " 有心栽花 " 的結果。微博作爲平台,其在運營層面做出的努力是關鍵因素。
電影人運營微博不是一件新鮮事,很多導演和從業者在多年前就開始在微博上與網友頻繁互動,如今已經積攢下了不小的粉絲基礎。但那些都是基于個人興趣,幕後影人不似明星,運營微博并不是他們工作中必然的部分,相當一部分幕後工作者也不善言辭。
要像今年暑期檔一樣,人人發聲,人人聯動,形成熱烈的讨論氛圍,需要的是整體影人生态的培育,不能隻依賴個人興趣。微博也敏銳地洞察到,當觀衆喜愛一部影片時,對其幕後的影人也有着濃烈的興趣。
《熱烈》總制片人陳祉希 《消失的她》總策劃李晔 在微博參與電影宣發
爲了響應這種需求,微博推出了 " 電影人星火計劃 ",豐富完善了電影人的生态,幫助電影在微博的傳播。針對檔期内重點電影人、明星影人策劃專屬方案,從而助力暑期檔整體在微博上的熱度與話題提升。
比如像掃樓、連麥直播、專訪、路演片段等等,這些過去常見于明星身上的常規動作,如今嫁接到影人身上自然是一個都不會少。不比台前的明星們,非宣傳期觀衆很少有機會能了解到這些影人的動态,這些物料很大程度上在拉近他們與觀衆之間的距離。
除了單方面的發布之外,新時代媒介的重要價值更在于互動性。比如微博給《八角籠中》設置了 # 王寶強籠中觀影開放麥 # 的話題,讓用戶能夠集中分享觀影感受,王寶強本人也親自回複了其中的一些評價。
烏爾善也空降了《封神第一部》的微博官方粉絲群,與群内的粉絲交流。這種直接性的交流,是對 " 自來水 " 熱情的最佳回應,也更加能促發越來越多的 " 自來水 " 加入其中。
針對不同階段的影人,微博也有差異化的運營思路。比如像大鵬、烏爾善這些業已成名的導演,在微博上更多地展現此前不爲人知的一面,樹立諸如 " 路演第一人 ""u23" 等新的人物記憶點。而對于申奧、崔睿等觀衆相對陌生的新人導演,則更多地通過物料曝光來強化其在觀衆層面的認知。比如申奧在微博發布與主創之間的花絮照、張藝興演唱會幕後視頻等物料,均收到了不錯的轉發數據;崔睿的路演花絮視頻、圖片的分享,也在微博上形成了良好互動效應。
不同影片之間的聯動,則更加擡升了暑期檔整體的熱度。比如王寶強與陳思誠互相爲對方的電影做宣傳,《八角籠中》《封神第一部》《學爸》也有聯動海報。類似 # 電影人互助營銷太有愛了 # 這樣的話題甚至還登上了熱搜,給普通觀衆傳遞行業互助的積極印象。
今年的微博電影之夜,也不再隻是明星和演員們的舞台,首次推出了 " 銀幕榜樣人物 " 的榮譽。微博邀請了陳凱歌、張藝謀等一衆知名導演,将獲獎的 8 位幕後工作者引向台前,爲他們頒發 " 銀幕榜樣人物 " 的榮譽。
微博試圖通過這樣有傳播力的方式,引導網友更多關注電影行業的幕後英雄。在今年暑期檔,除了導演們之外,《封神第一部》的編劇冉平、冉甲男,《熱烈》的編劇蘇亮、《消失的她》策劃李晔等幕後影人,也都在微博上聆聽網友的觀影感受,分享自己的心路曆程。
而這一系列動作所形成的正向話題度,也在實打實地幫助影片口碑出圈,實現對票房的影響。以《八角籠中》爲例,雖然提前大規模點映,但據貓眼專業版顯示,它 7 月 6 日才迎來了在微博上 " 整體電影熱度 " 的最高值,王寶強當日在微博上貢獻了 # 程青松喊話王寶強退還金掃帚 ## 周星馳看王寶強新電影說服了 # 等多個熱搜話題。而影片的票房,也是在接下來的 7 号、8 号、9 号三天之内迎來了大幅上漲,足見微博話題度對票房的帶動能力。
數據來源:貓眼專業版
對于上映已久的作品,影人在微博上進行的持續内容産出,更加能促進票房進一步逆襲。比如從《封神第一部》票房突破 17 億開始,編劇曹昇就在微博更新自己的編劇日記,每突破一億更新一篇。導演烏爾善也從 8 月 16 日開始,每天更新一集 " 烏 log",讓用戶能全景式觀察劇組拍攝的每一步。這些動人的深度物料,進一步鞏固了《封神第一部》的粉絲基礎,促發他們二刷三刷的動力,同時也是向外進行安利的好抓手,調動更多增量觀衆走進影院。
這一系列的動作加持後,不但進一步鞏固了微博作爲電影第一營銷平台的行業地位,也給片方提供了層次更豐富的、更适應這一代觀衆的營銷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