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胡香赟
編輯|海若鏡
數字醫療降溫的 2023 年,産品是否貼合了臨床真需求成爲從業者最常說的話。
" 醫療的本質是精準評估和個性化治療。但在過去,很多數字醫療企業是工程或 IT 導向的,往往是技術有了突破之後反向尋找其在醫療領域的應用空間,并不了解真實的臨床問題和需求。" 近日,遠毅資本主辦的第四屆 " 遠 · 見 " 數字健康年會上,科洛華醫療科技創始人、香港大學醫學院助理教授張騰在談到當前國内數字醫療市場環境時對 36 氪表示。
科洛華成立于 2018 年,由香港大學醫學院支持孵化,創始團隊主要由來自瑪麗醫院、香港大學、劍橋大學等科研院所和機構的外科醫生、科學家組成,主要提供脊柱外科整體數字化解決方案。
36 氪獲悉,科洛華已于今年年初完成首輪融資,第二輪融資預計于今年年底完成。
當前,伴随着人口結構變化,國内 " 一老一小 " 兩大群體的脊柱問題日益普遍。以科洛華當前主要關注的青少年脊柱側凸問題爲例,國内青少年發病率在 2.2-4.8% 之間,患者存量保守估計在 400 萬人以上。根據《健康中國 2030 規劃綱要》相關規定,教育系統現已在中小學 " 骨健康促進 " 行動中,将脊柱側凸列爲 " 青少年重點篩查和監測的疾病 "。
然而,受限于傳統線下治療手段和流程的限制,當前脊柱診療行業仍面臨許多問題,如患者基數大導緻初篩難度大、檢查過程中的輻射危害等等。在此背景下,科洛華正式成立,并自主研發一套智慧顧客服務和消費醫療平台 AlignPro," 從一體化診療角度上來說,我們做的是門診初篩到精确診斷,再到個性化治療和耗材供給的全鏈條覆蓋 "。
具體而言,科洛華的産品開發其實是基于一套自研的大型生成模型,通過收集患者背部的三維影像及其輻射影像學數據進行訓練,使得模型具備識别各種脊柱畸形的能力,進而依托前期的診斷數據,提供一套非手術治療和肌骨數字療法。
從患者端來說,這套方案可通過手機 APP 實現居家初篩和随訪,大大增加了可觸達行,随後的門診三維光學評估和臨床金标準(X 光片脊柱系列量化分析結果)匹配超過 95%,有效避免了 X 光和 CT 等輻射影像學反複檢查對青少年患者的傷害;此外,APP 基于量化的評估結果可相應生成針對肌骨序列異常的運動治療方案,并提供 AI 驅動的訓練程度分析、效果量化分析和專家意見反饋,實現序列異常矯正,肌骨損傷康複的治療指導。
商業化方面,據科洛華團隊介紹,公司于今年年中完成産品後已正式啓動商業化,主要面向大陸、香港及東南亞患者,雖尚未完全鋪開市場,但在試運營點的患者購買率達到了 100%,已有患者提出了複購需求。
此外據介紹,在脊柱側凸這一重點疾病領域,科洛華已與相關保險公司就青少年脊柱側凸體檢篩查達成了長期合作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