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中國新聞】10 月 11 日,手機中國注意到,據倫敦分析公司 CCS Insight 預測,到 2028 年,具有自我修複功能的智能手機将開始大量面市。該公司表示,預計智能手機制造商将在五年内開始生産具有 " 自我修複 " 顯示屏的手機。
該預測是基于一種全新的材料技術,這種技術将使用納米塗層來制造自我修複的顯示屏。具體來說,這種納米塗層由一種特殊的材料組成,當它被劃傷或損傷時,會引發化學反應并産生一種新的材料,這種新材料在暴露于空氣時會發生反應并填補缺陷。
CCS 的首席分析師本 · 伍德表示:" 我們不是在談論被砸壞的屏幕奇迹般地恢複," 他強調," 這不是自我修複設備的意義所在。" 他指出,這種自我修複的特性更多的是關于設備表面的一種最小程度的修複能力,它可以自行修複一些小的劃痕和損傷,從而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
他還補充道:" 這是一個相當激進的設想,但我們認爲它有可能在未來五年内成爲現實。對于消費者來說,這将是一項非常令人興奮的功能,它可以在不犧牲性能的情況下提高設備的耐用性。"
這項技術的出現将對智能手機行業産生深遠的影響。目前,消費者需要定期更換手機屏幕,這既浪費資源,又增加了成本。使用這種自我修複材料制造的智能手機可以大大降低這些費用,同時減少電子廢棄物的産生。
然而,這種技術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和開發。伍德指出:" 這是一個巨大的挑戰,需要跨學科的合作和創新的材料科學。" 盡管如此,他認爲這種技術有可能在未來五年内實現商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