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年,小米發布了它們的首款産品—— MIUI,是第一個真正基于 Android 系統深度優化、定制、開發的第三方手機操作系統,在 13 年的發展中 MIUI 變得越來越完善、越來越人性化,也自然越來越「臃腫」。
早些年的 MIUI 可以說是集流暢和好用于一體的安卓第三方操作系統,但近些年它的評價卻有些變化,不少用戶認爲如今的 MIUI 功能太多、動畫卡頓、操作不流暢,早已不是第三方操作系統中的第一梯隊。
(圖片來源:小米官網)
歸根結底還是前兩代的 MIUI(MIUI 12 和 MIUI 13)跨度太大,一口氣塞入了太多新代碼新特性且優化不到位,導緻手機負載過高,使用體驗非常之拉胯。雖說 MIUI 14 及時給出了補救措施,用大刀闊斧的方式删除了不少無用的特性,更是将不可卸載的系統級應用減少到了 8 個,這都是精簡系統的關鍵要素。
但僅憑這些補救措施就想挽回 MIUI 的口碑還是有些心有餘而力不足,或許小米需要拿出更大的動作才能徹底打消市場對 MIUI 的擔憂。
(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恰巧,就在近日知名爆料博主 @數碼閑聊站表示,MIUI 14 是 MIUI 的收官之作,之後不會再更新任何大版本,至于原因想必大家也能猜到,小米真的要發布自己的操作系統了。
根據目前的種種爆料來看,MIOS 大概率與華爲鴻蒙的發布戰略一緻,也就是并不會對操作邏輯方面進行大改動,畢竟每一次改變都有可能影響到用戶的使用體驗,因此慢慢進行改變才是上策。所以我們可以确定的是,MIOS 相比起如今的 MIUI 并不會有太大的改變,例如更好用的全局小窗、App 彈窗消息、傳送門等等基本都是基于之前進行優化完善。
不知道大夥還記不記得,在前段時間的雷軍年度演講活動上,雷軍公布了關于小愛同學的一系列未來動作,例如将小愛同學接入到大模型當中(MIUI 14 已經開始内測),從而讓智能助手小愛同學擁有更強大的理解能力和知識儲備,簡單來說就是更聽得懂人話了。
(圖片來源:雷科技攝制)
另外在圖标、動畫、交互上也會有一定的小更新,讓整個操作系統操作起來更爲協調,而不是像如今一樣在某些場景有着嚴重的割裂感。
有意思的是,MIOS 極有可能會采用自研微内核架構,相比主流的宏内核設計,微内核擁有整體靈活性高、易于部署和可定制性高三大優勢,可以說是第三方操作系統轉向自研系統的「必經之路」,但這樣做的缺點是可能會導緻底層系統發生變化,在兼容性上可能會有所欠缺。
但作爲全新的系統版本,MIOS 前期一定會兼容安卓應用,不然很難說服小米用戶們繼續使用它們的手機。同時小米 MIOS 系統将于年底首次亮相,初期将應用于 AIoT 智能設備和大終端,這将爲小米用戶帶來更流暢、更高效的使用體驗。所以在接下來的市場中,小米 MIOS 的未來發展還是很被看好的,就看小米如何進行發力了。
最後也是最關鍵的一點,MIOS 的真正重點一定是增強生态方面的穩定和兼容性,會與現在的米家生态設備進行深度整合聯動,讓用手機操控各種米家産品的體驗更方便快捷。不過僅憑這一點就去做一個自主操作系統還是不太現實,在小雷看來,MIOS 的出現正是爲了給小米汽車鋪路。
近期關于小米汽車的傳聞也是越來越多,有外部消息稱小米汽車已經進入到試生産階段,也有人員表示小米汽車今年就會正式發布,在 2024 年正式開始量産。而這個時間點剛好與爆料的 MIOS 吻合,也很難不讓小雷把兩者聯系到一起,因此小雷大膽猜測小米汽車的車機系統正是 MIOS 中的一大重點。或許會将汽車和用戶手中的小米手機、耳機、平闆電腦等一衆小米設備進行聯動,讓手機化身成車機系統也是當下不少新能源廠商的主流方案。
根據數碼閑聊站的爆料和 MIUI 往年的發布時間來看,MIOS 應該會在年底進行首次亮相,初期會先放到各種 AloT 設備和大終端上進行試水,等到整體體驗都穩定時再陸續上線各種智能終端,因此小雷猜測其正式發布時間應該原本是 MIUI 15 的日子,也就是 2024 年 12 月左右。
很顯然,小米并不是手機市場中第一位研究自研操作系統的廠商,之前阿裏、騰訊也曾研發過屬于自己的操作系統,但結局大家都清楚,最後隻有華爲一家攜鴻蒙脫穎而出,足見自研操作系統的開發難度之大,就算真的研發出來了也很難讓消費者所接受。畢竟消費者有什麽理由放棄手中的安卓 / 蘋果手機去用你這個初出茅廬的新系統呢?
但國産手機廠商們不同,它們擁有巨大的用戶基礎,隻要不會影響到用戶的日常操作并帶來更多新奇且實用的功能,還是能讓消費者心甘情願地換成手機廠商們自研的操作系統。那麽問題來了,在安卓系統已經非常穩定且完善的當下,廠商們爲什麽要花時間和精力去開發一個操作系統呢?
(圖片來源:OPPO 官網)
其實原因也很簡單,如今的安卓系統确實很完善也很實用,但十幾年的超高速發展也給安卓系統留下了很多問題,根據業内人士透露如今安卓系統的代碼數量已經超過了一億行,如此巨大的「代碼山」很難讓谷歌再去重構整理。因此手機廠商們想要加入一些新特性或是新功能時就要面對這一堆棘手的代碼,與其一點一點去整理,不如自己重新搭建一個新系統。
當然這并不是手機廠商們自研操作系統的全部原因,最重要的原因大概還是爲了發展自己的生态系統,雖說 OPPO 和 vivo 在這一方面的建設比華爲小米要弱一些,但在未來一定會着重發展這一點。
小米會推出自主操作系統也是情理之中,畢竟小米是最先考慮開發自主操作系統的,在 2014 年做到國産第一、全球第三的時候,小米就在考慮基于當時剛剛發展起來的 Firefox 操作系統研發自主操作系統 MIOS,這比其他手機企業更早認識到這一點。
不過,小米 MIOS 不會馬上就發布,首先,小米自研系統不是手機專屬系統,而是像鴻蒙一樣,是一個全端系統,其中手機系統不是首發;其次,在 MIOS 手機系統亮相前,小米還需更新 MIUI 15,它可以視爲 MIOS 的雛形。所以在接下來的市場中,小米 MIOS 的未來發展還是很被看好的,就看小米如何進行發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