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細心的落楠發現自己 66 歲的媽媽最近變 " 悶 " 了。
之前性格爽朗的媽媽總是大大咧咧,可是最近漸漸很少再露出笑容,甚至會莫名生氣,覺得别人其實是在故意嘲笑、排斥自己。落楠不敢怠慢,趕緊帶着媽媽去了省會醫院的神經内科就診,做完一系列量表評分後,醫生懷疑媽媽可能得了阿爾茨海默症(AD),但需要進一步明确診斷。
神經内科醫生建議媽媽去核醫學科用新型分子影像探針獲得确診。在分子探針的幫助下,媽媽的 " 不開心 " 揭開了謎底。媽媽大腦的多個區域均伴有 18F-AV45 攝取增高,澱粉蛋白顯像呈陽性。原來媽媽之前的情緒障礙緻病來源就是早發 AD。
媽媽确診了,落楠心中的一塊石頭仿佛落了地。醫生也表揚了落楠," 你的媽媽還處于早期 AD,你能有這個敏感性帶她來早早檢查确診非常了不起,可以幫助我們後續臨床進一步制定治療用藥方案,同時也爲日後治療效果評估提供了影像基線。"
GE 醫療攜高精尖産品第六次參加進博會
精準治療的前提是精準診斷,影像數據沒有生命,卻能通過醫生的運用拯救生命。在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GE 醫療帶着多模态影像的代表性醫療重器——光譜數字 SIGNA PET/MR 和 ONE MI 精準診治解決方案亮相首展,以前沿影像學技術推動精準醫療,幫助更多的像落楠這樣的家庭。
探究 " 盡見五藏症結 " 的奧秘
《史記》中曾記載名醫扁鵲曾經遇見一位名叫長桑君的神醫,長桑君傳給扁鵲自己的醫術和藥方之後,扁鵲依其言喝藥三十日,可以透視物體," 以此視病,盡見五藏症結 "。
這近乎神話的記載道出了祖先對 " 精準醫療 " 的樸素願望,這一願望在現代科技的加持下正在分子層面成爲現實。
作爲現代醫學的一門新興學科,核醫學是醫療健康領域提供精準醫療解決方案的重要代表。它利用标記有放射性核素來診斷和治療疾病,在追溯疾病起源,判定疾病發展和個性化差異方面提供了諸多價值,也是早期發現疾病、評估疾病,把握治療先機、提升治療生存率的重要一步。
除了輔助臨床确診 AD 等神經病學,在腫瘤學和心髒病學等重大疾病領域,核醫學也正在憑借越來越先進的全線分子影像解決方案更早洞察疾病分子層面的信息。
2020 年 12 月,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準了镓 68-PSMA-11(68Ga-PSMA-11)作爲第一個用于男性前列腺癌——前列腺特異性膜抗原(PSMA)表達陽性病變的 PET 成像藥物。這是首款用于在前列腺癌男性患者中針對 PSMA 陽性病變進行 PET 成像的藥物,作爲一種新的成像方法,可更加精準地幫助醫生評估前列腺癌是否發生病變、擴散或轉移,大大降低前列腺癌的發病率。讓很多患者免受前列腺穿刺之苦。
支持 FDA 這一批準的是來自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UCSF)放射與生物醫學影像科教授 Thomas Hope 率領的科研學術團隊,而 Thomas 教授能完成相關臨床研究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其背後的一件診療 " 利器 ":被譽爲醫療科技 " 皇冠上的明珠 "、GE 醫療研發的搭載光譜診療系統 SIGNA PET/MR。
GE 醫療在進博會上展出光譜數字 SIGNA PET/MR
GE 醫療中國在進博會上首次展出搭載了 " 光譜診療系統 " 的國産 SIGNA PET/MR 設備,結合全面提升的 MR 硬件平台、TPU 重建系統,實現了全核素精準定量和全身全序列快速成像,爲包括神經退行性疾病、直腸癌、乳腺癌、前列腺腫瘤在内的多種臨床疑難雜症提供更全面的疾病狀态評估和更準确的治療指導。通過實時追蹤光子能譜," 光譜診療系統 " 能實時還原真實 PET 光子信息,在更短的時間内盡可能多地幫助臨床獲得更精細的結構、更多維的功能信息以及更精準的定量,還原病竈更本質、更全面的樣子。
同時,該系統已通過十餘種不同核素的測試實驗,本次進博會上,伴随光譜數字 PET/MR 亮相的還有 Gd-89、Cu-64、Y-90 等新型核素,爲肝髒惡性腫瘤、白血病、骨髓細胞瘤等重疾患者播撒新希望。
2016 年,中國緊跟全球前沿動向,将精準醫療計劃列入國家 " 十三五 " 科技發展重大專項。所謂精準醫療,其理念無非就是四個 " 恰當 ":在恰當的時間,給予恰當的判斷,給恰當的人,使用恰當的治療。精準醫療,影像先行,分子影像的未來會進入診療一體化的時代,惠及更多醫患。
從 " 察打一體 " 到 " 診療一體化 "
現代軍事上,無人機等 " 察打一體 " 武器的誕生徹底革新了戰争的傳統理念,改變了戰場的作戰模式。如果人類和疾病的對抗也是一場戰争的話,核醫學就是一個典型的 " 察打一體 " 作戰單位,隻不過 " 察打一體 " 的需求變成了 " 診療一體化 " 輸出。
核醫學科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它既可以當 " 偵察兵 ",也能當 " 攻堅隊 "。除了對疾病做出精準診斷外,它可以利用放射性藥物發射出來的射線消滅病變細胞,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随着越來越多的藥物公司對于新型放射性藥物的大量研發投入,近年來,放射性藥物的治療病種與治療數量明顯增加。從最早的針對甲狀腺癌的碘 -131 到針對胃腸胰腺神經内分泌腫瘤的镥 -177、針對肝癌的钇 -90、針對毛細血管瘤的磷 -32 ……核醫學診療過程中所使用的放射性藥物家族已經越來越龐大。
利用各種顯像技術與化療、放射性核素治療、介入治療等多種腫瘤治療手段聯合,實現腫瘤診斷與治療同步實施,通過綜合治療手段達到提高惡性腫瘤診療效果成爲臨床科研的攻關重點。有業内人士認爲,診療一體化可能是核醫學未來 20 年的主流。
戰争的打法越來越豐富,自然要對武器提出更高的要求。核醫學領域迫切需要更先進的設備幫助臨床獲得更精細的結構,更多維的功能信息,更精準的定量,從而幫助臨床更全面地評估疾病狀态,實現更準确的指導治療。這也意味着設備需要能夠提供更多新型核素以及更多維 MR 序列的精準成像。臨床不再滿足一些常規核素,在這一背景下,GE 醫療順勢提出了 ONE MI 精準診治解決方案。
ONE MI 精準診治解決方案是通過回旋加速器、化學合成儀、SPECT/CT、PET/CT(MR)及軟硬件結合等,形成了從核素生産、藥物合成、圖像數據采集到藥物應用、配套核素的核醫學生态系統完整閉環,包括示蹤劑生産設備、MI 示蹤劑、PET 和 SPECT 掃描儀、人工智能與數字化解決方案等,從而更早期、精準地預測疾病的分子狀态,讓臨床能夠發現更早期的病竈并制定個性化的診療方案。
爲了實現更多核素更精準成像,GE 醫療在中國推出核醫學分子影像設備系列産線,包括全新一代國産光譜數字 SINGA PET/MR 搭載光譜診療系統。這一診療系統的最大特點之一就是充分滿足臨床醫生的需求,可以适配用于各種核素。
從示蹤劑到治療,連接分子醫學的每一步。GE 醫療分子成像整體解決方案将不同的團隊的智慧成果,高效創新地聯系起來,幫助患者提供精确、個性化的疾病治療。
首提 " 無界創新 " 讓中國智慧反哺全球臨床
今年 4 月,GE 醫療宣布升級其在中國的戰略爲 " 全面國産、無界創新、合作共赢 ",這也是 GE 醫療獨立上市以來,首次針對中國市場的戰略升級,尤其是首次提出的 " 無界創新 " 戰略理念引發了行業的關注。
在 GE 醫療全球執行副總裁、中國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張轶昊看來,所謂 " 無界創新 " 就是針對中國醫療行業的挑戰,希望充分結合全球研發資源和智慧,實現以臨床需求爲導向的中國式創新。
作爲第一個将 PET/MR 國産化的國際企業,GE 醫療也在無界創新理念的引領下,力推更多的中國創新成果登上世界領先科技的舞台。今年,全新一代 " 光譜數字 PET/MR" 産線落戶到天津磁共振基地,啓動國産光譜數字 PET/MR 制造,很快國内外用戶就能享受到 " 中國智造 " 的高精尖全新一代設備。同時,GE 醫療還圍繞全球用戶搭建了 SIGNA MASTER 全球産學研醫生态圈,利用 SIGNA MASTER 平台分享最新技術、臨床、科研進展,探索新的合作與臨床轉化可能。
從 1897 年帶來中國曆史上第一台 X 光機到今天,GE 醫療已經成爲在中國醫療行業中國産化布局最早、成果最多的企業之一。尤其是近年來不斷推出的國産創新産品和解決方案,讓 GE 醫療中國銷售的國産産品占比達到了 78%。這個數字背後,既是 GE 醫療對中國經濟的韌性和大市場機遇的長期看好,也是多年來巨大的研發、生産投入和産業鏈培養。
2023 年 11 月,GE 醫療連續第六年參加進博會,近 30 款的展品數量,也達到曆屆最多。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這些包含全球創新智慧的醫療重器,從實驗室到展台,最終落地臨床,幫助到萬千像落楠媽媽這樣的患者,惠及了全人類的健康福祉。
(本文首發钛媒體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