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王晨婷
金融從業人員超過 35 萬人,占全市七成以上;金融行業人才占總就業人口比例從 2015 年的 6%,增長到如今的 8.9% ……
浦東新區正迅速成長爲金融中心區域。與世界主要金融中心相比,浦東在區域金融人才占比僅次于紐約的 11.5%,已超過倫敦的 8%,且遠超國際其他主要金融中心城市。
人才集聚正是浦東成爲金融高地的主要因素,這也是近年來浦東着力 " 築巢引鳳 " 的一個縮影。而作爲全國 GDP 總量最高的區縣,浦東在引才上做對了什麽?未來還将如何做?
12 月 6 日," 浦東國際人才港論壇 " 在張江舉辦。論壇以 " 引領 · 聚勢 · 躍升 " 爲主題,邀請著名專家學者、科學家、企業家、創新創業人才等齊聚一堂,就人才發展關鍵議題展開深度交流研讨。
浦東國際人才港論壇(圖源:時代周報 王晨婷 / 攝)
浦東人才地圖
從上世紀 90 年代開始開發,浦東新區在短短幾十年内,實現了從港口到世界級城市的蛻變。作爲中國改革開放的一張名片,浦東已成爲全國乃至全球城市發展的重要借鑒。
2022 年,浦東新區全年實現生産總值 16013 億元,經濟總量高于全國大多數市級區域。
人才正是浦東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動力。據統計,經過 30 年的開發開放,浦東新區已經成爲海内外高端人才集聚度最高的區域之一,現有人才資源總量超過 170 萬人,重點産業國際化人才占比超過 4%。
不滿足于此,今年,浦東新區人才新政明确提出要打造國際人才發展引領區,全面強化對全球高層次人才的吸引力,專門推出最新的 "1+1+N" 人才政策體系。
其中,第一個 "1" 即浦東人才 "25 條 ";第二個 "1" 是落實浦東人才 "25 條 " 的行動方案,包括 24 個專項任務;"N" 則是首批推出 " 明珠計劃 " 等共 11 項配套的專項人才政策。
" 這些政策體系在諸多領域實現了創新突破,在規格、力度和系統集成度上可以說是前所未有。"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院長、橫店集團管理學教席教授汪泓對時代周報記者說。
位于浦東新區的迪士尼樂園(圖源:時代周報 王晨婷 / 攝)
浦東需要怎麽樣的人才?根據創新人才的規劃,汪泓建議,要根據地域需求個性化定制人才戰略。按照區域劃分,她向時代周報記者講述了浦東各片區的布局:
臨港新片區以智能制造爲特色,推進數據便捷聯通,亟需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航空航天、航運等重點産業人才。
陸家嘴正着力打造 " 金融機構最集聚、金融人才最密集、要素市場最完備、資本集散功能最集中、金融科技應用最豐富、金融産業生态最優化 " 的上海國際金融中心核心區,和與中國國際地位相匹配的國際一流金融城,離不開金融領域的高端人才。
再以張江爲例,着力打造 " 科學特征明顯、科技要素集聚、環境人文生态、充滿創新活力 " 的國際一流科學城,要在集聚的産業人才上下功夫,需要廣納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智能裝備、文化創意等方面的人才。
" 今天,浦東打造國際人才港,不僅要将浦東打造成爲人才的‘聚寶盆’,還要成爲人才的‘搖籃’,不僅引入人才爲上海、爲浦東的發展貢獻智慧,更要輸出人才,幫助人才走出上海、走向國際,邁入更廣闊的舞台,展現上海、浦東的文化軟實力。建設具有核心競争力的國際人才港,全面打赢‘人才争奪戰’,爲浦東和上海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支撐和保障。" 汪泓在采訪中對時代周報記者說。
優化生活成本是引才關鍵
作爲落實上海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設、促進海内外人才交流融合的一項重要舉措,每年 12 月舉辦的浦東國際人才港論壇作爲平台吸引集聚各領域優秀人才。
" 現如今,管理和留住全球人才對于振興中國經濟和保持企業競争優勢至關重要。"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院長(歐方)杜道明在論壇中談到。
在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IMD)發布的《2023 年世界人才報告》中,中國總排名第 41 位,在教育質量、吸引全球人才的稅收制度、員工激勵等方面擁有競争優勢,但在招聘外國人才的數量、生活成本和公共教育支出方面相對較弱。
圖爲浦東新區東方明珠(圖源:時代周報王晨婷 / 攝)
在此背景下,浦東将如何繼續虹吸世界人才?
時代周報記者從論壇上了解到,在浦東 "1+1+N" 人才政策體系中," 明珠計劃 " 是首批推出的專項政策之一,面向全球引進一批站在國際科技前沿、引領科技自主創新的海外高層次人才,發現并培育一批具有引領作用或高成長潛力的創新創業人才。
今年 " 明珠計劃 " 吸引 3400 餘人申報,最終 800 餘人成爲浦東新區首批 " 明珠計劃 " 入選人才,推動分子之心、康方生物、商飛 5G 等一批高層次人才重大項目加速落地。
而爲提升生活成本尤其是住房方面的優勢,論壇舉辦的同日,浦東新區人才安居信息服務平台上線,幫助各類人才在浦東 " 好 " 租房,租 " 好 " 房。目前,浦東新區投入供應的人才安居租賃各類房源 9 萬餘套。
專家獻計國際人才聚集
除了政策加持,在整體戰略和當地人才培養等方面,浦東也仍有更進一步的空間。
以浦東最爲集聚的金融人才爲例,在汪泓看來,目前還存在金融人才需求分布不均的問題。大部分集中在傳統金融機構和原生證券領域,在數據化、科技化、衍生化等領域人才缺口很大。未來,要建立起全新的金融人才培養體系還面臨諸多挑戰。
教育與培訓領域,需要探索更加靈活的、針對性強的、供需關系更加明确的人才培養方式,而在全新領域的探索過程中,試錯和容錯機制的建立是金融人才培養體系持續完善的必要條件。浦東在容錯機制、風險評估方面還缺少更成熟的經驗。
" 此外,‘政府熱、市場冷’現象在一定程度上依然存在。随着金融市場的不确定性,風險管理變得尤爲重要。擁有能夠有效管理風險的人才,對于金融機構的穩健經營至關重要。作爲離錢最近的行業,金融業時常考驗從業者的人性,也往往容易出現權利尋租、滋生腐敗。關注社會責任,包括可持續發展和道德經營,這對于維護金融行業的聲譽和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 汪泓對時代周報記者說。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院長(歐方)杜道明在演講中。(圖源:中歐國際工商學院)
" 在人才吸引戰略和當地人才培養方面,浦東可以向新加坡學習。" 杜道明建議,浦東和新加坡有很多相似之處,都強調吸引全球人才。
他認爲,新加坡先進多樣的經濟、創新和技術,以及靈活的工作許可和優惠的簽證政策,使之成爲在吸引全球人才方面最具競争力的國家之一。此外,他希望浦東能在國際交流、住房、文化和生活質量等方面不斷提升,以促進上海成爲一個充滿活力的全球人才聚集地。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管理學教授李秀娟則認爲,在打造全球國際化人才中心的過程中,全球思維十分重要。全球思維就是各體理解并适應全球範圍内多元文化觀念和實踐的能力,也就是有跨文化的能力,包括全球的商業眼光,對多樣性開放的态度。
在她看來,跨文化團隊領導必須有較高的全球認同度,要意識到自己和他人跨文化時,相互之間的文化地位如何,而這種跨文化的能力是可以通過學習來培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