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品牌、中大型轎車,當這兩個關鍵詞走在一起的時候,通常有一件事是注定的:賣不動!
20 萬,已經是我們難以突破的天花闆。不過,這是好幾年前的實情,大家對于自主品牌的認可度還很低迷。在近些年的瘋狂輸出下,特别是新能源賽道,自主造車實力讓人刮目相看,幾十萬的自主電動車越來越多…… 20 萬的天花闆早已捅破!
貴不一定代表好,好且不貴那肯定會被叫好。前陣子飛凡 F7 正式上市,抛開下半年上市的 20.99 萬的基礎版(64kWh 磷酸鐵锂),它的門檻也就是 22.99 萬元。
這比起我們預計的 25 萬左右還要少上不少,要知道此前放出的預售價可是 28-35 萬元。上市前,有 " 這車要賣 20 出頭有好戲看 " 的聲音,結果人家飛凡還真這麽幹了……另外,飛凡 F7 支持車電分離,那這個購入門檻将會直接拉低到 14.59 萬元,香不香還看接不接受 " 電池月租 "~
這年頭真的卷上天際了,前有燃油車 MG7 孤注一擲,後有飛凡 F7 破釜沉舟。爲了 MG7 可以說他們把最好的東西都拿出來了,産品表現也差強人意,那麽飛凡 F7 呢?
不會讓人失望!
這是一台看着可能無感,開起來讓人爲之一驚的自主中大型純電轎車。
舒适有質感,是飛凡 F7 給人最深刻的印象。對于大小颠簸的過濾它都可以做到遊刃有餘,盡心盡責的将生硬沖擊進行柔化,并且動作又不會拖泥帶水,不是那種以 " 軟 " 服人的路線。畢竟在 2 噸多的自重下,懸架過軟必然會在抛跳、彎道等路況不會有太好的表現,而飛凡 F7 則是撐得住也拉得住這不輕的自重。
此外,大空間和不錯的靜谧性也很好地給飛凡 F7 舒适這門功課加了不少分。并且,後排靠背還能夠支持電動調節以及通風加熱(需選裝)。
說飛凡 F7 的底盤是有質感的,因爲它有那一股韌勁。有這樣的結果,少不了飛凡在底盤上舍得下功夫,比如鋁合金件、液壓襯套等的應用。所以即便在 20 寸輪圈和 40 扁平比面前,依然能夠柔化路面沖擊。
在有前雙插臂後多連杆的底盤配置下,我們并不會對這麽一台中大型轎車在運動、操控上有特别的想法,但它确實是一台好開的車。
可能方向盤尺寸不小,三九點握感有些過于飽滿,轉向響應也不算快,但不管是轉向反饋還是動力的釋放,它都可以跟你做到合拍,而不會有那種轉向、踏闆需要分别适應的情況。
當然,如轉向助力、動力響應、制動力等等,都可以根據自身喜好進行自定義,使得車子能夠更好地配合自己的駕駛風格。對于個人而言,飛凡 F7 的制動踏闆初段制動力來得比較快是稍微需要适應一下的地方。
飛凡 F7 後驅單電機最大功率 250kW,零百加速 5.7 秒,四驅雙電機最大功率 400kW,零百加速可以做到 3.7 秒。
後驅單電機版的動力已經很夠用,即便有着 2 多噸的車重,應付起來基本不帶喘氣的……這也得益于電機的輸出特性,讓這台中大型轎車的動力很跟腳說來就來,很容易讓人忘記這是一台長達 5 米的車子。
電池有 77kWh 和 90kWh 兩款,在 CLTC 工況下,77kWh 後驅續航 576km,90kWh 的後驅爲 666km、四驅爲 600km。
座艙内部采用了 3+1 的 RISINGMAX 巨幕 43 英寸三聯屏,搭載了 RISING OS 智艙交互系統,有高通骁龍 8155 芯片加持流暢性不用擔心。飛凡 F7 采用懷檔設計,節省了不少空間,并且車内按鍵寥寥無幾,諸多調節都被集成在了中控屏内,也很時髦地将後視鏡調節也整進了屏幕裏頭。不知道大家對此類操作持一個怎樣的态度?
飛凡 F7 搭載的 RISING PILOT 高階智駕系統,有采埃孚 Premium 4D 成像雷達、英偉達 Orin 芯片、800 萬像素高清攝像頭加持。高速領航輔助功能交付後即可開啓使用,而其所需的高精地圖是與百度牽手。
在高精地圖所覆蓋的高速路段體驗了一把飛凡 F7 的高速領航輔助,在車道保持、自主變道超車、下閘道、打燈變道等環節都能很好地完成。在變道超越慢車時,飛凡 F7 的動作很果斷且發揮穩定。不過,需要說明的是當天體驗的高速路段路況良好、車流量不大。
論綜合實力,飛凡 F7 有足夠的底氣,特别是底盤調校讓人印象深刻。22.99 萬的購入門檻也給足了誠意,它會是一個不錯的中大型純電轎車選擇。隻不過比起比亞迪漢、極氪 001 等對手,前期需要抗住品牌知名度帶來的壓力。扛過去了,那必将打開一個更廣闊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