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年 12 月,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從 2008 年起,将每年的 4 月 2 日定爲 " 世界自閉症關注日 ",以提高人們對自閉症患者及相關研究的關注。
每年的 4 月 2 日是世界自閉症關注日,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世界平均每 160 名兒童就有 1 名患自閉症障礙,根據過去 50 年間開展的流行病學研究,全球自閉症障礙流行率仍在增加。
(圖源:聯合國)
盡管自閉症兒童在外表上與常人無異,但對父母而言,他們仿佛活在自己的世界裏,近在咫尺又遙不可及,因此自閉症患者又被稱爲 " 星星的孩子 "。2006 年,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殘疾标準中,我國将其納入精神殘疾範疇。
緻病原因不明确
自閉症譜系障礙 ( ASD ) 在醫學上又被稱爲兒童孤獨症,該疾病的概念于 1943 年由美國約翰斯 · 霍普金斯大學專家萊奧 · 坎納首次提出,以社會交往障礙、溝通障礙和局限性、刻闆性、重複性行爲爲主要特征,是一種嚴重影響兒童精神健康的發育障礙。
(圖源:123RF)
盡管在生物學上可清晰地顯示出異常,但關于自閉症的緻病機理,目前仍是未知。
現有科學證據提示,可能有多種因素使部分兒童更易患自閉症障礙。其中遺傳因素是自閉症的主要病因,此外環境因素,特别是在胎兒大腦發育關鍵期接觸的環境因素,也會增加發病可能性。
數據顯示自閉症男性患者居多,五分之四的患者爲男性,其患病率與種族、地域、文化和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無關。
目前并無證據顯示麻疹、腮腺炎和風疹疫苗與自閉症障礙之間存在因果關系,也沒有證據顯示任何其它兒童期疫苗可能增加自閉症障礙風險。此前提示存在因果聯系的研究方法被發現充滿缺陷。
症狀多樣且複雜
自閉症的症狀比較複雜,且從輕到重差異很大,但都會在以下兩個方面有困難,并對兒童的功能造成損害。
存在社會溝通和互動困難
1. 難以參與到其他人中且難以分享觀點和情感
2. 非言語交往困難(如目光接觸、理解以及使用肢體語言和面部表情)
3. 難以發展、維持和理解人際關系
行爲、興趣或活動模式受限、重複
1. 重複的動作或言語
2. 刻闆遵守慣例和反對改變
3. 過于狹窄、強烈的興趣
4. 對身體感覺(如味覺、嗅覺、觸覺)的響應過度增加或減少
除以上核心症狀外,自閉症患兒還常存在情緒不穩定、沖動攻擊、自傷等行爲。認知發展多不平衡,音樂、機械記憶(尤其文字記憶)、計算能力相對較好甚至超常。
多數患兒在 8 歲前存在睡眠障礙,約 75% 的患兒伴有精神發育遲滞,64%的患兒存在注意障礙,36%~48%的患兒存在過度活動,6.5%~8.1%的患兒伴有抽動穢語綜合征,4%~42% 的患兒伴有癫痫,2.9% 的患兒伴有腦癱,4.6% 的患兒存在感覺系統的損害,17.3% 的患兒存在巨頭症。
這些複雜的症狀及伴随的疾病,使得自閉症的确診及早期發現更爲困難。
(圖源:123RF)
自閉症一般起病于 3 歲前,其中約 2/3 的患兒出生後逐漸起病,約 1/3 的患兒經曆了 1~2 年正常發育後的退行性起病。
美國兒童和青少年精神病學會指出,以下 7 點提示或許是自閉症的早期迹象:
六個月時還不會微笑
九個月時沒有發聲,微笑和互動的面部表情
十二個月時還沒有呀呀學語、指指點點或揮手的表現
十六個月不能講出單個的字
二十四個月時不能講出兩個詞的短語
發育退化
失去原有的語言或社交能力
目前尚無法治愈
目前自閉症尚無法治愈,但早期的治療幹預能讓自閉症兒童得到較好的康複。對自閉症患者的治療通常以教育幹預爲主,藥物治療爲輔。
教育幹預的目的在于改善核心症狀,同時促進智力發展,培養生活自理和獨立生活能力,減輕殘疾程度,改善生活質量,力争使部分患兒在成年後具有獨立學習、工作和生活的能力。
因自閉症患者存在多方面的發育障礙及情緒行爲異常,應當根據患兒的具體情況,采用教育幹預、行爲矯正、藥物治療等相結合的綜合幹預措施。
行爲療法
研究證明系統強化行爲治療法(如加強互動和有意義的交流),對自閉症患兒大有益處。精神心理醫生和教育工作者,通過行爲分析,系統地根據不同的行爲問題采取相對應的行爲治療,有助于在家中和學校管理患兒。
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有助于緩解症狀。有證據表明,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例如利培酮,阿立哌唑)有助于緩解行爲問題,例如儀式性、自我傷害性和攻擊性行爲。
其他藥物有時用于控制特定症狀,包括用于儀式性行爲的 SSRI,用于自身損傷和突發行爲的情緒穩定劑(例如丙戊酸鹽),以及用于注意力不集中的興奮劑和其他注意缺陷 / 多動障礙(ADHD) 。
需要注意的是,0~6 歲患兒以康複訓練爲主,不推薦使用藥物。若行爲問題突出且其他幹預措施無效時,可以在嚴格把握适應證或目标症狀的前提下謹慎使用藥物。6 歲以上患兒可根據目标症狀,或者合并症影響患兒生活或康複訓練的程度适當選擇藥物。
藥物治療對于兒童孤獨症隻是對症、暫時、輔助的措施,因此是否選擇藥物治療應當在充分考量副作用的基礎上慎重決定。且使用藥物前必須向其監護人說明可能的效果和風險,在充分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的前提下使用藥物。
飲食幹預
一些家長會嘗試通過飲食、胃腸道治療或免疫治療改善症狀,但沒有證據表明這些方法對自閉症有效。其他補充療法,如促進溝通、螯合療法、聽覺統合訓練以及高壓氧治療,均尚未證明有效。
家長在采取其他治療方法之前,應充分與專業醫生進行溝通,了解治療方法的預期效果及可能的風險。
總之,自閉症障礙會嚴重限制患者進行日常活動和參與社會的能力,往往對個人學業、社會成就及就業機會等方面産生巨大的負面影響。雖然一些自閉症患者經過治療幹預後,能夠獨立生活,但大多數自閉症患者需要終生護理。
除了疾病方面的痛苦,自閉症患者在社會上也往往承受更多的歧視,包括被不公正剝奪教育、衛生保健、及參與社區生活的權利,甚至面臨暴力、傷害和虐待的更大風險。
近幾年,我國對自閉症患者群體的社會支持力度也在不斷增加。2019 年 4 月 3 日,由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北京大學醫學部及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共同主辦 " 星寶藍書包 " 孤獨症公益項目啓動儀式,該活動旨在運用互聯網 + 技術,推進平台資源整合,推動社會對特殊兒童群體關注,助力國内孤獨症康複專業化發展。互聯網公益日益成爲自閉症群體社會支持的重要力量。
此外,我國還有自閉症兒童救助基金、北醫兒童發展中心、壹基金、大米和小米等組織在持續幫助和支持着自閉症患者群體。但和發達國家及社會發展期待相比 , 社會支持仍有許多的不足。因此對于自閉症患者群體,我們還需要做出更多的努力,給予更多的包容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