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領抖音從 0 到 1 的字節大将任利鋒,傳出了即将從 PICO 離職的消息。
近日有消息人士稱,任利鋒接近從字節離職,正在爲新項目尋找外部投資。字節内網仍然可以查詢到他的信息,但從今年 7 月開始,任利鋒已處于休假狀态。
任利鋒是抖音創始團隊的核心成員之一,爲這款短視頻 APP 成長爲擁有數億用戶的巨型内容平台立下汗馬功勞。2022 年 4 月,任利鋒被調往 PICO 擔任副總裁,負責内容生态。
一些字節員工并不看好這一人事任命。在職場社交平台脈脈上,一位認證信息爲 " 字節跳動員工 " 的用戶評論稱,任利鋒 " 本來就是被貶過去的 "。而任利鋒長時間休假,如今又傳出離職創業的消息,也側面反映他在 PICO 過得并不順利。
字節内部人士向字母榜(ID: wujicaijing)透露,目前任利鋒仍處于休假狀态,尚未離職。PICO 日常工作由任利鋒上級、PICO 創始人周宏偉負責,後者向字節副總裁、火山引擎負責人楊震原彙報。
無論是否離開字節,任利鋒淡出 PICO 或許已成定局。在擔任 PICO 管理層的一年多裏,這位字節内部評價頗高的年輕人,沒能幫助 PICO 打造繁榮的内容生态。
今年 9 月底,PICO 在一場開發者活動上展示了平台 APP 數量走勢圖:2021 年 10 月爲 98 款,2023 年 9 月爲 536 款。這并不是一條十分陡峭的曲線。而在近期報道中,PICO 被指正在醞釀新一輪裁員。
字母榜就上述信息向字節方面求證,截至發稿時未獲得有效回應。
在空降 PICO 之前,任利鋒 2020 年初調任西瓜視頻總裁,當年底提出 " 中視頻 " 概念,試圖在短視頻和長視頻之間開辟新市場。在其推動下,西瓜視頻得到字節大力扶持,花費重金挖角巫師财經等優質創作者,并簽下鄧超、虞書欣、孫燕姿等多位一線藝人。
但不惜成本的投入,最終沒能 " 大力出奇迹 "。字節披露的數據顯示,2019 年 7 月,西瓜視頻 DAU(日活躍用戶)達到 5000 萬;但根據市場調研公司 QuestMobile 的測算,2021 年 10 月,這一數字已經萎縮至 3079 萬。
善于從 0 到 1 的任利鋒,沒能帶領 PICO 和西瓜視頻沖出重圍。而字節以短視頻占據互聯網内容領域的鳌頭之後,同樣沒能跳出抖音劃定的圈圈。
2016 年上線的抖音,助力字節完成從圖文到短視頻的關鍵一躍,成爲與阿裏和騰訊比肩的巨頭," 新 BAT" 的格局日趨穩固。七年間,抖音超越微信,成爲中國網民日均使用時間最長的 APP;但随着網民滲透率的鑒定,它的增長正在放緩,而這也是整個短視頻行業的大勢所趨。
字節很早就開始嘗試新的内容形态,先是重金投入西瓜視頻,又花費巨資收購 PICO。但截至目前,字節對于中長視頻和 VR(虛拟現實)視頻的探索,遠不足以撐起新的内容生産與消費生态,而字節的業績和估值正承受着越來越大的壓力。
字節的新難題是:如何在保持抖音的體量和活力的同時,找到新的内容生态增長曲線。對于這一任利鋒的未竟之功,字節仍然需要繼續攻堅。
但抖音遭遇增長天花闆,早已是公開的秘密。
2020 年之前,高速增長的抖音不定期公布 DAU。2019 年 1 月,這一數字爲 2.5 億,同年 7 月增至 3.2 億;2020 年 1 月超 4 億。半年多後,抖音宣布 DAU 突破 6 億大關,坐穩短視頻平台頭把交椅。
從那時起,抖音再沒披露過這一核心數據。但從第三方數據來看,抖音的奔跑速度明顯慢了下來。
36 氪在 2021 年 11 月的報道中稱,當年 9 月抖音 DAU 增至 6.4 億,主要靠抖音極速版拉動。彼時亦有知情人士透露,2021 年上半年,字節來自抖音的廣告收入停止增長,同樣折射出整個平台的增長乏力。
抖音所處的短視頻行業,也已經逼近市場天花闆。
根據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數據,國内短視頻用戶網民滲透率從 2018 年 12 月的 78.2%,提升至 2022 年底的 94.8%,增量空間十分有限。
同一時間,短視頻人均單日使用時長從 92 分鍾攀升至 168 分鍾。但進入 2023 年,随着社會經濟生活恢複,人們開始減少刷抖音快手的時間。
根據快手财報,今年第一季度,快手每位日活躍用戶的日均使用時長爲 126.8 分鍾,比 2022 年第四季度減少 7.1 分鍾;第二季度爲 117.2 分鍾,再度下滑 9.6 分鍾。以此來看,抖音的用戶使用時長或許不容樂觀。
字節很早就開始未雨綢缪,加碼短視頻之外的内容形态,主要集中在 " 一老一新 "。" 老 " 的是西瓜視頻,主攻業已成熟的中長視頻;" 新 " 的是 PICO,面向方興未艾的 VR 賽道。
西瓜視頻和 PICO 一度成爲整個字節的寵兒。前者獲得了數十億元資金扶持,并由張楠、任利鋒等大将親自操盤;後者則被字節視爲落子元宇宙的關鍵籌碼,坊間傳聞其 " 身價 " 高達 90 億元,而抖音等業務闆塊也提供了品牌、内容和流量等諸多資源。
但如今來看,西瓜視頻和 PICO 雖有成績,但尚未取得戰略意義上的成功。
西瓜視頻試圖雙線作戰,一面采購劇集、自制綜藝,一面通過扶持和挖角優質創作者,構建 PUGC(專業用戶生産内容)生态。但在版權内容方面,西瓜視頻未能撼動愛優騰;而在 PUGC 内容上,它不僅比不過 B 站,也面臨着抖音 " 變長 " 之後的侵蝕。2022 年之後,西瓜視頻并入抖音,戰略地位大幅下降。
PICO 則面臨着行業不成熟、用戶太少的困擾。在 2022 年 10 月發布 PICO 4 時,周宏偉預計這款設備的銷量将達到 100 萬台;但到了 2023 年初,PICO 被曝出将全年目标下調至 50 萬台左右。
即便如此,這一目标仍然頗有難度。根據市場研究公司 IDC 的數據,今年上半年中國 AR/VR 頭顯出貨量爲 32.8 萬台,同比下滑 44%;PICO 占據 58.7% 份額,折合 19 萬台,僅相當于全年目标的 38%。
重金投入的西瓜視頻和 PICO 難以挑起大梁,其餘體量更小的業務,如網文、漫畫、音樂等,也不足以充當新的支柱。時至今日,字節内容生态仍然基本等同于抖音;倘若抖音無法打破增長瓶頸,字節的前進步伐也将受到拖累。
爲了找到新的增長動能,除了發展其他内容形态外,字節也在尋求激活抖音生态的内在潛力,而發力搜索和社交是最重要的動作。
同樣的邏輯适用于抖音。它在 2018 年 5 月上線第一個搜索入口;到 2020 年底,抖音的日均視頻搜索突破 4 億次,MAU(月活躍用戶)超 5.5 億。
過去近三年間,抖音搜索仍然保持快速增長。今年 9 月,抖音總裁韓尚佑表示,抖音日均搜索量近 2 年增長近 300%。
但同一時期,抖音 DAU 停留在 6 億多的區間,搜索功能并未帶來明顯的用戶增量。
針對抖音搜索的短闆,字節嘗試把搜索做成更有利于吸引新用戶的獨立 APP,先後上線頭條搜索、悟空搜索和閃電搜索,但均談不上成功。
目前,頭條搜索已更名 " 有柿 ",主打類似小紅書的生活内容社區;悟空搜索更名 " 小悟空 ",變身爲 AI 工具聚合服務;近期上線的閃電搜索,則試圖靠網賺模式吸引下沉市場用戶。
拉新能力比搜索更強的互聯網服務,自然是社交網絡。從 2019 年起,從陌生人社交到熟人社交,從視頻社交到元宇宙社交,字節幾乎把社交賽道所有玩法都試了一遍。
2019 年上線的短視頻社交 APP 多閃,以及興趣社交 APP 飛聊,被視爲字節在社交賽道的初試牛刀。尤其是多閃,在億級資金和抖音流量的助推下,MAU 一度超過千萬。但随着投入的減少,多閃很快沉寂,飛聊走向關停。
2020 年之後,抖音成爲字節社交的主要場景。它将社交列爲三大優先級方向之一,與電商和出海并列。抖音 APP 迅速上馬了一系列對标微信的功能,包括連線、視頻聊天、抖一抖、一起看、密友時刻、興趣匹配等,同時布局陌生人和熟人社交。
在元宇宙風起之後,抖音又做了元宇宙社交,包括虛拟形象 " 抖音仔仔 " 和虛拟空間 " 抖音小窩 ";字節則上線了元宇宙社交産品 " 派對島 ",社交産品矩陣十分豐富。
然而,字節和抖音在社交領域的嘗試,并未撼動微信的統治地位;其中不少産品,如飛聊、抖音小窩、派對島等,隻是昙花一現。開局風生水起的多閃,不斷轉型卻始終不溫不火;今年 9 月上線的最新版本,已經回歸 " 抖音聊天官方應用 " 這一基礎定位。
與搜索類似,抖音社交功能在轟轟烈烈之後,仍然隻是抖音 APP 的基礎功能組件。得益于抖音龐大的用戶基數,它的用戶量和活躍度未必很低,但顯然也稱不上吸引新用戶的殺手锏。借助搜索和社交給抖音注入增量的設想,并未變成現實。
字節的基本商業模式是内容流量變現。倘若内容生态止步不前,其營收增長自然會放緩,進而拖累公司估值。
10 月初洩露的一份字節财務報告顯示,2021 至今,字節業績增速顯著下滑。其中,2022 年營收爲 852 億美元,同比增長 38%,明顯低于 2021 年近 80% 的年增速;2023 年第一季度,進一步下滑至 34%。
與此同時,字節在資本市場上的估值繼續萎縮。根據股票回購價格計算,字節 2021 年估值約爲 4000 億美元,2022 年降爲 3000 億美元;截至最新一輪回購,降至 2230 億美元。
業績增長曲線趨緩,促使字節把更多資源投入到更容易賺錢的業務中,比如抖音近年來大舉布局的貨架電商,以及到店、酒旅、外賣、即時零售等生活業務。這也在客觀上讓抖音初步具備了 " 萬能 APP" 的樣貌。
相對應的,那些運營成本高昂的闆塊,包括西瓜視頻、PICO 等,則面臨着投入減少的挑戰。他們要麽被吸納至抖音體系内,要麽收縮戰線,頻繁裁員。
在告别了高投入、高增長後,字節内容生态對于抖音的依賴也在繼續加深。
目前,抖音貢獻了字節大部分的收入、利潤和估值。即便近年來增長放緩,字節仍然很難對它進行大手術,反而需要依靠各種子業務的堆疊,給抖音做加法,換取新的增量。
例如,在西瓜視頻未及預期之後,抖音今年 3 月推出興趣知識視頻平台 " 青桃 ",近期更名爲 " 抖音精選 ",聚合抖音站内中長視頻;幾乎同一時間,抖音還上線了在線音樂 APP" 汽水音樂 ",與抖音用戶體系完全打通。
這些新業務究竟成效如何,尚需時間檢驗;但在抖音試圖走别人的老路的同時,互聯網内容行業出現了新的變量——生成式 AI。
由 OpenAI 引領的生成式 AI 浪潮,在微軟、谷歌、Meta、百度、阿裏等公司的助推下,被視爲互聯網内容生産的劃時代工具。字節也在今年 8 月中旬上線 AI 聊天機器人 " 豆包 ",可以回答曆史、科學、技術、文化、地理等方面的問題,解釋詞語和概念,翻譯、生成文本、進行對話等。
不過," 豆包 " 及其他生成式 AI 尚處于發展初期,距離産出高質量内容,尤其是視頻内容,仍然差距甚遠。對于字節而言,生成式 AI 的遠水解不了近渴。
未來幾年,字節内容生态的基本盤仍将是抖音。但在抖音掀起的視頻化浪潮逐漸平緩、短視頻網民滲透率逼近天花闆的情況下,字節仍需要盡快在抖音之外,開辟新的内容形态和用戶增長閥門。
參考資料:
電廠,《抖音創始團隊成員任利鋒接近離職,PICO 或将成爲他在字節的 " 最後一站 "》
海克财經,《西瓜視頻困在局裏》
中國⽹絡視聽節⽬服務協會,《中國⽹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2023)》
Tech 商業,《字節跳動股票回購估值下跌四分之一,但最新季度利潤繼續增長》
科創闆日報,《PICO 開啓了首屆 XR 開發者挑戰賽 VR 内容不夠用了嗎?》